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394573
针药结合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4-0364-02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5岁,以右侧小腿肿胀疼痛,活动不利1h为主诉就诊。患者1h前乘车,下车后觉右侧小腿胀紧不适,但能行走,及至家后数分钟右侧小腿迅速高起、绷紧、自觉发热,不能伸直及行走。当时无发热、恶寒,无胸闷、心悸、气短,无喘促及咯血,未经治疗,而急来诊治。既往有高血压史2年,血压维持在140~150/90~95mmHg;否认糖尿病史,否认近日外伤感染史,查体:T36.5℃,P78次/min,BP140/90mmHg;神清,颈软,心、肺、腹正常。右侧小腿皮肤绷紧光亮,浅静脉怒张,皮肤略发红,温度升高,触之坚实、胀紧,腓肠肌压痛(+),Homan征(+),左侧小腿周径20cm,右侧小腿周径34cm,辅助检查缺如,初步诊断深静脉(静脉)血栓形成。

    2 中医诊治

    舌诊:苔黄略腻,舌淡红;脉诊:弦略数。辨证:此为湿热与瘀血互结发为脉痹。处置:刺血、火针。(1)三棱针刺委中穴及肿胀处血络出血,三棱针行速刺,火针深刺(1~3寸)肿胀部位。(2)刺后出暗黑色瘀血50ml左右,随即肿势渐消,旋即复起,又行刺血、火针2次,共出血约150ml;余思之,此为发痛急性期,当有此过程,遂嘱患者3日后痛势退,肿胀当减。

    处方:生甘草50g,饭前3次分服5剂。

    二诊:3日后复诊,果然肿胀之小腿已消大半,唯窝处可触及鸡卵大包块1个,质韧,不能移动,压之痛甚,且肿消之处可见散在花斑状瘀斑。处置:仍行火针深刺,再用毫针“五虎擒羊”式隔日1次,10次后右小腿完全恢复正常,随访1年半未复发。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论之当属“脉痹”范畴,当时由于条件所限,不能行彩超检查,但患者无外伤感染史及发热、恶寒,且发病急骤,可以排除深部化脓性感染,可以拟诊为该病。笔者认为该病最重要的病机为“湿热瘀血阻滞脉道,血不利则为水,发为水肿,肿胀,疼痛”。本例显系瘀血为重,当务之急,“宛陈则除之”、“实则泻之”故采用北京贺普仁教授所谓“强通之三棱针,温通之火针”泻血150ml,对机体无碍,却对患处血运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且火针深刺或刺到刚刚形成的血栓之中,血得热则行,再适当配以清热解毒 之甘草,故奏效迅捷。

    至于二诊中包块笔者认为其必是血栓凝结之处,用火针深刺其上,又用“五虎擒羊”式针法(即直1旁4,五针分别刺至病灶中心,留针半小时,主用于各种包块)。助其消散,故数日康复。

    深思:现代人认为西医治急症快,而中医慢,诚然,中医之汤剂缓不济急,然笔者认为快之最捷者莫过于针术也,正如中医界泰斗邓铁涛教授有所感悟“立杆见影者,针术也”,针炙用于急症确可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作者单位:121100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民医院内科

    (收稿日期:2003-07-18) (编辑 何蓓),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