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6期
编号:10394833
白藓皮应用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6-0915-01

    临床应用白藓皮治疗皮肤病3000多例,取得较好疗效。白藓皮,味苦、性寒,入脾胃二经,以其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功专清利湿热,多用于湿热黄疸,风痹作痛及湿热疮毒、疥癣诸症。本人从医20多年来据《神农本草经》“主头风、黄疸、咳逆、淋漓……”,《本草纲目》“治一切热毒恶风”之说,知其非一般苦寒之品,且具辛散疏风之功。对于皮肤科瘙痒诸病,分别以风、湿、热、毒、虫为诱因。在临床中的应用做一介绍。

    瘙痒一症以风邪为首,故治疗时当以疏风为主要治法。白藓皮不但具有清热、燥湿、杀虫之功,而且具有散风祛邪作用,苦寒而不伤阴,大量使用安全可靠。临床多以白藓皮40g内服,另以白藓皮60~100g,水煎外洗患处,止痒、消肿效果极佳。

    1 皮肤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以瘙痒为主的感觉神经机能异常性皮肤病。它是由于湿热内蕴不得疏泄,或血虚生风所致。以阵发瘙痒、间歇加重、皮肤无原发皮疹为特点,一般分两型治疗。湿热型,主要与湿热内蕴致风邪内伏有关。处方:苦参15g,白藓皮40g,黄芩15g,金银花12g,全蝎5g,生甘草10g,水煎服。功在湿热既清,风邪尽去,瘙痒立止。对于血虚生风者,用当归饮子,加白藓皮30g以养血熄风。

    2 荨麻疹

    荨麻诊,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以周身起风团,痒甚剧为特征。本病是由于素体禀性不耐,外受风、寒、热邪,或脾胃

    运化功能失调,湿热内生所致。在临床应用中把急性荨麻疹责之为风邪外袭所致,慢性荨麻疹责之为肝脾失调引起。对于风邪外袭型所致,慢性荨麻疹治以疏风散邪,自拟疏风饮:荆芥10g,防风10g,白藓皮30g,蝉蜕10g。偏于风热者,加金银花20g;偏于风寒者,加生姜10g;偏于风湿者,加姜活10g。对于肝脾失调型,用逍遥散,加白藓皮30g以止痒。

    3 湿疹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皮疹多形性,明显的渗出倾向,易于复发、自觉瘙痒。中医文献有不同的命名,如湿疹、浸淫疮、四弯风等。认为内蕴温热,外热内生,外感风湿热邪是其病因,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急性湿疹以清利湿热为主,白藓皮亦作首选药物,取其清热燥湿、散风止痒之效。常用自拟胆草除湿止痒汤:龙胆草15g,白藓皮30g,蚤休30g,滑石20g,土茯苓20g,白蒺藜12g,地肤子20g,生甘草15g。对于反复发作,慢性经过,属血虚风燥者,治以养血润燥,用四物汤,加白鲜皮30g,以加强止痒之功。

    白藓皮之所以对瘙痒类疾病确有良效,不仅因为其苦寒燥湿,而且更能散风驱邪,尤其是后者,更扩大了其运用范围。

    作者单位:558000贵州省黔南州中医院皮肤病专科

    (编辑 张璇), 百拇医药(文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