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临床医学
编号:1039452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7例抢救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4-0309-0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其病死率不断下降,其病死率在不同国家、不同医院相差甚远,约为1%~19% [1] ,现将我院3年来抢救的27例DKA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DKA患者27例均符合1985年WHO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分型,1型8例,2型19例;男18例,女9例;年龄15~81岁,平均年龄51.7岁,其中60岁以上者15例,占55.5%。

    1.2 诱因及表现 11例有感染史(呼吸道5例,泌尿系感染3例,胃肠道感染3例),13例自行停服降糖药,3例输注葡萄糖过多,1例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及甜饮料。全部急诊入院,初期均有烦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11例;腹痛13例;呼吸急促伴低血压2例;低体温、尿量减少3例;昏迷5例。
, http://www.100md.com
    1.3 实验室检查 27例尿糖均在(+++)以上;尿酮(+++~++++),血糖平均23.8(16.7~52.3)mmol/L;血钠134(119~170)mmol/L,血钾3.7(2.5~6.0)mmol/L,尿素氮7.4(5.6~29.2)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7.6(6~24)mmol/L,血白细胞数12×10 9 (7.8~2.0)/L。

    1.4 方法 全部补液,均使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辅以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等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在治疗后4~12h血糖明显下降,酮症酸中毒得以纠正,一般3天后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

    2 结果

    本组27例中好转出院22例,死亡5例,均为55岁以上患者;其中死亡者死于水电解质紊乱2例,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3例。

    3 讨论
, 百拇医药
    目前认为DKA是一种“双激素病” [2] ,即一方面是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高血糖不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另一方面是对抗胰岛素分泌的升糖激素如胰升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等由于胰岛素及升糖激素分泌双重障碍,结果造成血糖进一步升高。同时脂肪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加速,游离脂肪酸水平增加,给酮体产生提供了大量前体,最终形成酮症酸中毒。由于检验水平的提高,目前对DKA的诊断并不困难,关键是及时抢救和预防。

    3.1 持续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早期合理使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若血糖>18mmol/L,则在生理盐水(若血钠高用平衡盐液)内加胰岛素静滴,按4~6U/h速度静滴。如2~4h后血糖值下降大于静滴前30%,则按原剂量持续滴注;如4h后已给足够液体血糖下降<30%,则增加胰岛素用量30%~100%。待血糖下降至13.9mmol/L时,应将胰岛素用量减至每小时1.0~2.0U,维持12h以上,并及时给予葡萄糖。一般按胰岛素:葡萄糖=1∶4~6给药,即5%葡萄糖液500ml加胰岛素4~6U,直至酮体消失,尿糖+)。当DKA基本纠正,患者可进食时,可用皮下注射。因为静脉滴注胰岛素代谢清除率高,作用难于持久,故停滴胰岛素后,应及时皮下注射。
, 百拇医药
    3.2 补液 是本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合理补液可迅速恢复血容量,防止心脑肾的低血容量而导致器官损害。DKA患者常有重度失水,失水量可达体重6%~10%,此时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良,致胰岛素不能有效地进入组织间液而发挥生物效应、纠正失水有助于血糖下降及酮体消除。输液量及速度要根据患者年龄、失水程度及心肾功能情况决定。成人DKA一般失水4~6L,如心功能正常,原则上4h补足失水量1/3~1/2以纠正细胞外脱水及高渗问题。最初4h为500ml/h,后4h为250ml/h,余液24h内输完。开始一般补给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溶液,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应使用5%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因为葡萄糖是消除酮体所必需。

    3.3 纠正电解质紊乱 通过输入生理盐水,使血容量增加、肾功能好转、尿量增加而增加了排钾;应用胰岛素,糖原开始积累,更需要钾。因此必须重视DKA患者的失钾问题。DKA时,细胞内钾外溢,随即由肾排泄,尽管血钾不低但整个体内缺钾;又因治疗开始后,大量输液引起原来就不太高的血钾稀释;且因酸中毒被纠正,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另一方面应用胰岛素使血糖进入细胞内,每克葡萄糖带入1.4mg钾;上述原因引起低钾血症,可导致四肢无力、腹胀、尿潴留等,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所以原则上治疗一开始即应补钾,一般以20‰~30‰浓度(1.0~1.5g/500ml),24h补钾6~8g,神志清醒者亦可口服补钾。如伴肾衰或尿量<30ml/h应先纠正肾衰,尿量增多后开始补钾。充分补钾的同时要注意血镁、血磷的纠正。糖尿患者呈负镁平衡,须注意补充 [2] 。我们常规在补钾后4h给予25%硫酸镁5ml肌注或静滴,以预防低镁血症的发生。如补钾后血清钾仍不升则提示低镁,应及时给予硫酸镁静滴。
, 百拇医药
    3.4 纠正酸中毒 DKA酸中毒为继发性酸中毒,在补液和应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代谢性致中毒可随代谢好转而得以改善和纠正,如血pH低于7.1,或血碳酸氢根低于5mmol/L(即相当于CO 2 -cp4.5~6.7mmol/L),给予碳酸氢钠50mmol/L(约5%SB84ml)稀释至等渗液(1.25%)后滴注,先快后慢。但血碳酸氢根浓度不宜超过10mmol/L。碱性药物不宜过早、过多应用,因补充碳酸钠过多过快,可产生不利影响。如脑脊液pH值反常降低(因二氧化碳透过血脑屏障的弥散度快于碳酸氢根)。血pH骤升使血红蛋白氧亲和力上升,而红细胞2,3-DGP升高和GHb含量下降则较慢,因而加重组织缺氧,有诱发和加重脑水肿的危险 [3] 。本组病人仅有7例严重酸中毒患者给予小量碱性药物。

    3.5 吸氧及支持治疗 急症时给予氧气吸入,有利于糖的代谢,补充足量的维生素B族,尤其是神经系统病变时,更为重要。

    3.6 其它 积极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各种感染与并发症,合理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抗心衰、抗休克、降颅压等综合措施都十分重要。
, 百拇医药
    3.7 积极预防DKA的发生 加强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的认识,坚持良好控制糖尿病,本组中13例就是因突然停用降糖药尤其是幼年型糖尿患者,骤停胰岛素极易诱发DKA,因此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糖尿病常识,掌握饮食控制,降糖药及胰岛素应用方法,对防止DKA的发生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邵孝洪,蒋朱明.急诊医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527.

    2 廖二元,赵楚生.内分泌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32;1537.

    3 陈敏章.中华内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230.

    作者单位:273500山东省邹城市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3-06-14) (编辑 纪永健), 百拇医药(王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