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3年第2期
编号:10394724
妇科疾病瘀血舌象与血浆α-颗粒膜蛋白相关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2-0137-03

    中医认为妇女一生以血为主、以血为用。女性的这种生理特点决定了妇女所患疾病多与瘀血有关。而“血化于液,液化于气”,以及“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等中医理论高度概括了气血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凡妇人之病,多是气血郁结”,当受到致病因素的刺激,就容易出现气血失调,导致血行瘀滞的病理改变。故对妇科疾病与血瘀关系的研究显得很重要。而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瘀血舌象临床上很常见,现代研究表明血浆中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升高,标志血小板活化,活化后的血小板通过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而致血液循环发生改变,故它对瘀血的发生有一定的预见性,是反映瘀血舌象形成的早期敏感指标,故本文从妇科疾病的角度对瘀血舌象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观察了子宫肌瘤、盆腔炎患者共30例,病例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病房,其中子宫肌瘤8例,盆腔炎22例,在3位主治医师的指导下,确定为瘀血舌象的共18例,非瘀血舌象的共12例分别设立为子宫肌瘤瘀血舌象组(A)、慢性盆腔炎瘀血舌象组(B)、慢性盆腔作 炎非瘀血舌象组(C)。
, http://www.100md.com
    1.2 诊断标准

    1.2.1 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子宫肌瘤、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颁发,1993年第一辑)的诊断标准及其他有关资料 [1] 。

    1.2.2 瘀血舌象 ①其诊断至少有3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认可。②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活血化瘀研究专业委员会1986年11月在广州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定的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及其他有关资料 [2] 。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瘀血舌象中医诊断;②经B超检测2次以上,及妇科检查,确定为子宫肌瘤或符合慢性盆腔炎诊断的患者;③不在排除之列的住院患者。符合以上三项的患者纳入观察病例。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并发症;②精神病患者;③年龄在18周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凡资料不全影响观察、判断者,或不按要求给予配合者。
, 百拇医药
    1.5 实验室指标的观测 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测定:全部病例取静脉血2ml,置于含2%EDTA-Na 2 抗凝剂的试管中,抗凝剂与全血为1∶9抗凝,分离血浆后置-20℃冰箱保存。血浆α-颗粒膜蛋白双抗夹心放免试剂盒由苏州医学院提供,其组成有:包被抗体:SZ-511支、GMP-140、St、 125 I-S 12 临用时用加入PBS-0.5%BSA5ml,buffer1×5,临用时蒸馏水作1∶5稀释、20×PBS,临用时用蒸馏水作1∶20稀释、放免小杯。具体操作过程如下:①包被抗体:取SZ-51抗体1支,用6ml buffer溶解,将SZ-51包被在放免小杯上(100μl/孔),4℃过夜。②封闭:第2天,将放免小杯用PBS-0.05%Tween-20(200μl/孔),每次间隔5min,日3次,然后加入PBS-1%BSA,200ml/孔,封闭,4℃过夜。③加样:将上述放免小杯同上洗涤3次,然后加入标准:取GMP-140,St一支,加入PBS-0.5%BSA0.5ml溶解(此即为160ng/ml),再倍比稀释(5次),80,40,20,10,5ng/ml,100μl/孔,其余孔加入待测血浆100μl/孔,37℃2h,空白孔加入100μl PBS-0.5%BSA。④加标记抗体:将上述放免小杯,同上洗涤6次,然后加入 125 I-S 12 ,100μl/孔,37℃,1.5h或室温3h。⑤测定:将上述放免小杯,同上洗涤6次,甩干后在γ-免疫计数仪上测定cpm值。
, http://www.100md.com
    计算:以标准品各点浓度为横坐标,以其相应各点的cpm值为纵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画一标准曲线(直线),被检血浆浓度,可在标准曲线上查得。1.6 统计方法 数据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不能用方差分析,故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瘀血舌象,非瘀血舌象的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3。

    表1 子宫肌瘤瘀血舌象、慢性盆腔炎瘀血舌象GMP-140检测结果比较 (略)

    表2 子宫肌瘤瘀血舌象、慢性盆腔炎非瘀血舌象GMP-140检测结果比较(略

    表3 慢性盆腔炎瘀血舌象、慢性盆腔炎非瘀血舌象GMP-140检测结果比较(略)

    上述结果显示:子宫肌瘤瘀血舌象组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慢性盆腔炎非瘀血舌象组;慢性盆腔炎瘀血舌象组GMP-140含量也明显高于慢性盆腔炎非瘀血舌象组;而子宫肌瘤瘀血舌象组GMP-140含量与慢性盆腔炎瘀血舌象组GMP-140含量相比较,差异不显著。
, 百拇医药
    3 讨论

    GMP-140是一种分子量为140KD的颗粒膜蛋白,贮存于血小板的α-颗粒和血管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e小体,当细胞活化时,GMP-140迅速分布于细胞膜表面,在调节血小板与白细胞以及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相互的作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且血浆中GMP-140是目前所知最能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的特异指标,可作为检测血栓前状态的一种分子标志物,血小板在正常血液循环中处于静止状态,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血小板被激活时可以释放出多种分子标志物如血栓素、GMP-140等,在各种血小板表面标志物中GMP-140在正常全血中表达最少,故它能作为评价体内血小板是否活化及其程度的一种指标 [4~7] 。

    大量的文献报道 [3] ,血瘀证患者血液处于高度“浓、粘、凝、聚”状态,其存在着血小板功能的异常,而GMP-140是反映血小板活化能力,聚集程度的指标,以这一指标来反映血瘀证本质是比较敏感的,而且血小板激活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使血流缓慢,组织缺氧反映于舌,成为瘀血舌象。
, 百拇医药
    为了了解GMP-140与瘀血舌象的关系,我们选择了妇科疾病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子宫肌瘤瘀血舌象组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慢性盆腔炎非瘀血舌象组;慢性盆腔炎瘀血舌象组GMP-140含量也明显高于慢性盆腔炎非瘀血舌象组;而子宫肌瘤瘀血舌象组GMP-140含量与慢性盆腔炎瘀血舌象组GMP-140含量相比较,差异不显著,这一结果提示瘀血舌象患者血浆GMP-140含量明显高于非瘀血舌象患者,并且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8] ,而且本课题的结果也初步表明由于血瘀证的形成与血小板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而血浆GMP-140含量能客观反映血小板的破坏及活化程度,故它对瘀血的发生有一定的预见性,是反映瘀血舌象形成的早期敏感指标,同时亦表明了瘀血舌象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但结果显示GMP-140含量与具体的病种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无直接相关性,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第1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颁发,1993,71.
, http://www.100md.com
    2 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血瘀证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3):129.

    3 石志芸,李晓明,陈剑秋,等.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检测在“病”与“证”的特异性联系.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1):35-36.

    4 郝文学.血栓与抗栓酶,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87.

    5 施赛珠,陈剑秋,张茂华,等.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研究糖尿病血瘀症.中医杂志,1997,38(4):233-235.

    6 蔡钦朝,汪琼华,吴云智.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内分泌功能的观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2):61-62.

    7 邓常青.脑血栓形成血瘀证患者前列腺素和凝血象变化的观察.辽宁中医杂志,1990,(7):42-43.

    8 李晓明,施赛珠,牛惠志,等.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测定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血瘀证中的临床意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6):344-346., http://www.100md.com(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