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394579
糖尿病性大疱病8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4-0358-02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可损伤多个组织、器官,产生多种并发症。糖尿病性大疱病是糖尿病皮肤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1%,文献报道不多,本文分析了我院1985~1995年收治的8例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8例病人中男5例,女3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8岁,平均48岁,其中32~40岁2例,41~60岁3例,61岁以上者3例。按Welo分类标准明确分型,其中1型糖尿病5例,2型糖尿病3例。糖尿病病程5~20年,平均10.5年。基础血糖13~16mmol/L,平均血糖14.5mmol/L。发病前有明显皮肤撞击伤或碰伤史5例,无明显诱因者3例。

    2 方法与结果

    8例病人中有5例于发病后3~4天来诊住院,经有效控制,血糖在6~8mmol/L以下,并纠正代谢紊乱,改善患者的营养,其中3例因大疱较大,用无菌针穿刺抽液后局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软膏;另外2例因大疱较小,仅保持局部干燥。5例病人半月后大疱消失,仅2例遗留胫前色斑,其余3例均无痕迹。3例因未引起病人及家属注意,未能及时治疗,大疱经久不愈,经2~3个月后发生糖尿病性坏疽方才就诊,最后死于败血症1例,行高位截肢1例,并发化脓性感染1例,以有效地抗感染痊愈出院。

    3 讨论

    糖尿病性大疱发病多突然,无明显诱因及临床症状,不易发现,泡壁菲薄透明,张力高,内含透明浆液,无炎性红晕,好发于趾、指远端,手背、足背,其次发生于胸部腹部,大小及形态各异,可常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同时发生[1],不易与烫伤鉴别。该病多有长期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病变,发病前局部有外伤史,大疱的发生和糖尿病的皮肤神经营养障碍有关[2]。本文8例病人病程为5~20年,平均病程10.5年,基础血糖平均14.5mmol/L。8例病人有3例并发末梢神经炎,有外伤史5例,基本上与本文献报道相符。糖尿病性大疱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可能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是本病发病的基本因素[2]

    因糖尿病性大疱病有特异性临床表现,如果排除了烫伤性大疱,其诊断并不困难。本病可转变为腓前色素斑,也偶可发生糖尿病性坏疽,故糖尿病性大疱病也可成为糖尿病性坏疽的早期症状之一[1]。因此,糖尿病性大疱病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尤为重要,其治疗的关键是加强对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控制高血糖,纠正代谢紊乱,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2] ,局部或全身性抗感染治疗,局部保持干燥。本文8例病例中有5例获得早期诊断与治疗,均痊愈;有3例因未引起注意而引起糖尿病性坏疽、造成生命危险及截肢、严重感染等。可见,糖尿病性大疱病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新民.内分泌代谢疾病鉴别诊断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316-320.

    2 蒋国彦.实用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10-312.

    作者单位:435119湖北省大冶市第二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3-06-23) (编辑 李欣), http://www.100md.com(祝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