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中药治疗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9-0816-01
带状疱疹即中医所谓的“缠腰火丹”、“缠腰蛇”,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神经痛及沿肋间神经走行的成簇分布的小疱疹、渗出性皮疹。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中药疗法有其独特的效果,最主要的是其经济、简便、易行,现简述如下。
(1)六神丸: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消炎作用。视皮损大小,取适量六神丸(一般为30~100粒),研成细末,用醋或凉开水调成糊状,敷于病灶上。若疱疹溃烂流水,可用干粉直接撒于疮面上,每日1次,一般3~5次可愈。
(2)蜈蚣:取蜈蚣3条,放入醋中浸泡10h后取出,于瓦片上焙干研成细末。用此醋液先擦疱疹之两头,再擦中间。用香油或烧酒调和蜈蚣粉成糊状,敷于患处。
(3)菊花叶捣成汁后调白糖擦抹患处。
(4)海螵蛸研成粉后用醋调和均匀,抹于患处。
(5)云南白药:该药具有活血消肿、止血止痛的功效,将该药用白酒调和成糊状,均匀地涂抹于患处,每日3次,1周后,90%的患者皮疹可结痂愈合。
(6)七厘散:具有祛瘀、止痛、收敛的作用,用其加食醋调和,抹于患处,每日2次,并日服七厘散1g,1周后病人多可痊愈,且不留疤痕。
(7)大黄:具有泻下、泻热之功效,故有治疗热毒疮疡的作用。用大黄研成细末,凉开水调和,将水疱刺破后,将药糊涂于患处。
(8)雄黄:既有治疗疮毒疮痛、抑制皮肤真菌生长之作用,又有消炎止痛功效。雄黄研成细末后加白酒调成糊状,抹于患处。
(9)板蓝根:对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用板蓝根注射液外涂患处,每日3~4次,有水疱者先将其刺破,5~10日后,大部分患者可痊愈。
(10)柿子叶:用鲜柿子叶适量捣烂取汁,涂于患处,稍干后再涂一遍,每日3~5次,1周后大多数患者可痊愈。
作者单位:361001福建厦门海军92674部队医院
(收稿日期:2003-05-19)
(编辑 罗彬), 百拇医药(张明)
带状疱疹即中医所谓的“缠腰火丹”、“缠腰蛇”,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神经痛及沿肋间神经走行的成簇分布的小疱疹、渗出性皮疹。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中药疗法有其独特的效果,最主要的是其经济、简便、易行,现简述如下。
(1)六神丸: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消炎作用。视皮损大小,取适量六神丸(一般为30~100粒),研成细末,用醋或凉开水调成糊状,敷于病灶上。若疱疹溃烂流水,可用干粉直接撒于疮面上,每日1次,一般3~5次可愈。
(2)蜈蚣:取蜈蚣3条,放入醋中浸泡10h后取出,于瓦片上焙干研成细末。用此醋液先擦疱疹之两头,再擦中间。用香油或烧酒调和蜈蚣粉成糊状,敷于患处。
(3)菊花叶捣成汁后调白糖擦抹患处。
(4)海螵蛸研成粉后用醋调和均匀,抹于患处。
(5)云南白药:该药具有活血消肿、止血止痛的功效,将该药用白酒调和成糊状,均匀地涂抹于患处,每日3次,1周后,90%的患者皮疹可结痂愈合。
(6)七厘散:具有祛瘀、止痛、收敛的作用,用其加食醋调和,抹于患处,每日2次,并日服七厘散1g,1周后病人多可痊愈,且不留疤痕。
(7)大黄:具有泻下、泻热之功效,故有治疗热毒疮疡的作用。用大黄研成细末,凉开水调和,将水疱刺破后,将药糊涂于患处。
(8)雄黄:既有治疗疮毒疮痛、抑制皮肤真菌生长之作用,又有消炎止痛功效。雄黄研成细末后加白酒调成糊状,抹于患处。
(9)板蓝根:对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用板蓝根注射液外涂患处,每日3~4次,有水疱者先将其刺破,5~10日后,大部分患者可痊愈。
(10)柿子叶:用鲜柿子叶适量捣烂取汁,涂于患处,稍干后再涂一遍,每日3~5次,1周后大多数患者可痊愈。
作者单位:361001福建厦门海军92674部队医院
(收稿日期:2003-05-19)
(编辑 罗彬), 百拇医药(张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感染性皮肤病 > 疱疹 > 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