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临床医学
编号:10395758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的良性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4月 第4卷 第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8-1190-02

    近年来,曾有人提出心肌缺血预适应(IP)现象,认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前多次发作不稳定心绞痛可使缺血处于IP状态。而此状态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会产生良性影响。本文收集了92例心肌梗死前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AMI患者梗死面积、并发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992年1月~2000年12月住院的心肌梗死前有心绞痛发作的AMI患者92例,男64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62岁。

    1.2 诊断标准和分组 根据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两组。92例患者均符合WHO AMI诊断标准,接受常规住院治疗。其中76例接受溶栓治疗。92例均有心绞痛发作为IP组,其中男64例,女28例,平均年龄(62.0±8.5)岁。同期住院98例AMI患者梗死前未有心绞痛发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0例,女38例,平均年龄(63.0±9.5)岁。62例接受溶栓治疗。两组年龄及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
, http://www.100md.com
    1.3 观察指标 (1)心肌梗死面积大小的确定:小面积心肌梗死包括前间壁、局限前壁、高侧壁、下壁和非Q波型心肌梗死。大面积心肌梗死包括广泛前壁、下壁+右室或其它两个壁以上者。(2)CK和CK-MB峰值:选择24h内入院的患者,每4h测一次心肌酶,连续测6次,取其CK和CK-MB最高值为其峰值;(3)严重心脏并发症(包括kollipⅡ以上泵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速、室颤、LownⅢ以上室早);(4)梗死后心绞痛;(5)住院病死率。

    1.4 统计学处理 临床统计及检测结果以ˉx±s表示,组间率的比较用χ 2 检验,P<0.05为统计学有差异。

    2 结果

    IP组心肌梗死范围较对照组小。根据有:(1)小面积心肌梗死发病率高。(2)心肌酶峰值较对照组低(P<0.05)。

    两组比较IP组kollipⅡ以上泵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和住院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心律失常方面,IP组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百拇医药
    表1 两组梗死面积的比较(略)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比较 (略)

    3 讨论

    我们观察92例IP患者,采用心肌梗死壁多少和CK、CK-MB峰值来评估梗死面积,结果表明:小面积为47例(51.1%),大面积为45例(4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可以肯定,IP组患者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早在1986年,Murry [1] 等首次提出了IP概念,系指反复短暂的缺血发作,可使心肌在持续性缺血中得到保护,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IP的心脏保护作用表现为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肌超微结构,促进心肌功能恢复。曾有学者发现梗死前有心绞痛者比梗死前无心绞痛的梗死面积缩小33% [2] ,而我们的观察结果与此相符。

    曾有人发现,AMI前有心绞痛发作者左心室在重建过程中有较好的左室泵血功能。IP能改善梗死的心脏收缩功能 [3] 。我们观察的92例IP组结果表示其kollipⅡ以上泵衰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 百拇医药
    而在梗死后心绞痛方面本文的92例IP组中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在IP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缺血进一步得到改善的结果。另外,IP组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此,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

    IP对缺血心肌的保护机制方面,有人 [4] 认为心肌缺血可促使大量腺苷的释放,因此激活A 1 受体,对心肌代谢进行调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与此同时,心肌细胞对能量的需求减少,ATP消耗及糖代谢速度的减慢,IP对心肌细胞承受能力得到增强,因此起到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我们观察的结果也显示出IP在降低住院病死率方面亦有显著性。此方面IP对限制梗死面积的扩大,保护梗死后心肌功能等密切相关。

    故此,IP有缩小梗死面积,保护梗死后心肌功能,减少 梗死后心绞痛发作,降低心梗的短期病死率,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Murry CE,Jenning RB,Reimer KA.Precondi tloning with ischemia:a delay of lethal cell injury in ischemic myocardium.Circulation,1986,74(2):11-24.

    2 吴伟,于波,解辉.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及预后的影响.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1997,17(8):467.

    3 张元春,李玉光,宋卉,等.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影响.广东医学,1999,20(3):175.

    4 Granger,CB.Adenosine for myocardial protec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 J Cardiol,1997,79(12A):44.

    作者单位:1 15002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2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

    (编辑 小川), http://www.100md.com(朱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