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2001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0396461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魏艳萍
第1页

    参见附件(65KB,1页)。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11-1048-01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也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首位,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65.2% [1] ,尤其婴幼儿常见,这与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密切相关。在小儿肺炎的护理过程中应从整体出发综合实施,完善的护理,积极相应的控制炎症,可降低死亡率,防止发生窒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常规护理

    保持病房的清洁和空气新鲜,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可以预防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保持室温在20~22℃之间,相对湿度在55%~60%之间,减少陪护人员及探视人员,每天定期消毒。对于重症患儿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最好能够分室居住,准备好各项抢救措施,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监护。

    2 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

    婴幼儿的鼻腔短,喉腔狭窄、软,软骨柔软缺乏弹性组织支持,口径小、短,粘液腺发育不完善,纤维运动较差,整个呼吸道粘膜血管丰富,所以其呼吸道易发生感染。感染大多是炎性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导致气道堵塞,甚至窒息死亡,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护理小儿肺炎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可以总结为三勤,即勤拍背,勤吸痰,勤定时或不定时雾化吸入。

    2.1 坚持雾化吸入 为了避免发生气道阻塞并使痰能顺利排出,坚持定时给患儿雾化吸入,可以消炎、镇咳、祛痰、解痉,起到稀释、软化痰液的作用。局部治疗使痰液易咳出。雾化用药有α-糜蛋白酶(松解粘蛋白使痰液软化)、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减轻局部水肿),也可以是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因人而异。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应注意患儿面色、呼吸情况(有无缺氧),如出现呼吸困难加剧、面色青灰、口唇紫绀,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给予拍背、吸痰、吸氧等处理。

    2.2 勤拍背 经常性地拍背,利用排痰。在患儿咳嗽时将其上身向下倾斜与地面呈45~90°自下向上,两侧分别进行,以空心掌反复拍10min左右。使痰液顺利排出,利于改善通气功能。

    2.3 勤吸痰 给患儿雾化吸入,拍背然后吸痰。由于患儿自身的关系可以使用吸引器,吸痰时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并尽快用一次性吸痰管接电动负压吸引器,吸管插入时中断负压,到位后边吸边旋转边提抽。吸痰时应注意负压不宜过大,先吸口腔再吸鼻腔,以免粘液回流到咽后部吸入气道。清理痰液时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可反复清理但操作要轻巧,压力控制要适宜,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超过10s)。重度患儿应吸氧2~3min然后再吸痰。

    除以上外还可以给患儿勤翻身,增加换气功能。等患儿病情好转时可以增加活动,使分泌物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肺炎的护理中,如果切实做好以上几点,一般不会发生其它的严重并发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5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