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3年第5期
编号:10396964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14例诊治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5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7-0622-01

    头外伤后数小时内(一般2~14h)脑组织弥漫性肿胀,病人昏迷深,GCS评分低,是重度颅脑损伤后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分析总结14例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断、治疗、护理经验,探讨此类疾病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1990年10月~2001年7月共收治颅脑外伤病人694例。发生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人14例,占2%。本组男12例,女2例,年龄8~72岁,平均年龄42.5岁。受伤原因:车祸撞伤8例,坠落伤3例,跌伤2例,打击伤1例;其中减速伤8例,加速伤4例,旋转性损伤2例。意识状态:伤后均有原发性昏迷,伤后抽搐2例,呕吐窒息4例;呈持续性昏迷12例,有中间清醒者2例。入院时深昏迷3例,昏迷4例,浅昏迷7例。瞳孔:患者入院时双瞳孔无明显差异8例,双瞳孔不等大6例。光反射消失3例,减弱7例,灵敏4例。GCS评分:入院后GCS评分3分3例,全部死亡;4~6分4例,死亡1例;6~8分4例,死亡1例;8~12分3例,全部好转。CT:本组均在伤后8h内行CT检查,其中(1)两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肿胀,脑室受压变小,基底池消失,中线结构无偏移2例。(2)两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肿胀伴脑挫裂伤,脑内小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结构无明显偏移者4例。(3)半球性脑肿胀合并薄层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6例。(4)半球性脑肿胀合并脑挫裂伤或胼胝体出血2例。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对半球性脑肿胀合并薄层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病人,如出现脑疝表现或CT中线结构移位>1.0cm,行手术治疗。采用额颞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必要时行额极、颞极切除内减压,去骨瓣外减压。对两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脑肿胀多采用保守治疗,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可行双侧额颞骨瓣开颅外减压。

    2 结果

    保守治疗5例,死亡2例,死亡率40%;手术治疗9例,死亡3例,死亡率33.3%。

    3 讨论

    3.1 诊断及分类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诊断主要依靠CT扫描。根据CT征象把脑肿胀分为两类:(1)急性全脑弥漫性肿胀,伴有或不伴有脑挫裂伤,脑内小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白质CT值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脑池和脑室明显受压甚至消失,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2)急性大脑半球弥漫性肿胀,常伴有硬膜外、硬膜下血肿或脑挫裂伤,中线结构明显偏移,且血肿量与中线移位程度不成比例。
, 百拇医药
    3.2 发生机制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发生机制目前认为[1]:(1)外力(尤其是旋转性外力)使桥脑蓝斑、中脑网状结构、丘脑和下丘脑等血管运动中枢受损,导致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后麻痹,引起脑血管扩张,脑血容量增加,全脑弥漫性膨胀,脑体积增大,脑肿胀,继尔颅内压升高,静脉回流受阻,水分渗出,脑水含量增加,形成脑水肿。(2)头外伤后患者呕吐、误吸致呼吸道梗阻,患者抽搐、呼吸抑制、休克等原因致脑组织缺氧,影响神经细胞代谢,细胞膜系统功能障碍,ATP生成减少,使神经细胞内、外的钠、钾、钙离子交换障碍,细胞内高钠、钙超载等,导致细胞内水肿,全脑弥漫性肿胀。(3)头外伤使血脑屏障受损、破坏,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伤渗出增加,积聚于血管周围和细胞间隙,致半球性脑肿胀。

    3.3 治疗 对全大脑肿胀,CT扫描无明显占位,中线结构无明显偏移者,以保守治疗为主,其基本措施有[2]:(1)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气管切开,充分给氧,正确使用过度换气,必要时使用呼吸机。(2)强力脱水治疗:20%甘露醇250ml,速尿20~40mg每4~6h1次交替使用。(3)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及早应用:地塞米松首次3~5mg/kg,静注。以后1mg/kg每6h1次,连续3天后每日20~40mg静脉滴注,连续5~7天。(4)头部重点降温,人工冬眠低温治疗。(5)大剂量巴比妥药物适当应用。(6)脑营养药物的应用。(7)加强支持治疗,可给静脉高营养,胃肠功能恢复者及早鼻饲营养。(8)中药颅脑逐渐汤胃管注入,每日2次。(9)加强对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对全脑肿胀、中线无明显移位病人保守治疗过程中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可行手术治疗,双侧去骨瓣减压。对大脑半球性脑肿胀合并薄层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病人。如出现脑疝表现或CT中线移位>1.0cm,尽早行手术治疗,采用额颞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充分暴露额叶前中部和底面,外侧裂、颞极、颞叶底部。清除额极和颞极底部的挫裂伤灶和脑内血肿,可用脑压板上抬颞叶以复位颞叶钩回疝。必要时行额极、颞极切除内减压。术中如减压充分,脑组织无膨出,脑搏动良好,可回复骨瓣;若脑膨出较轻,可行浮动骨瓣;若脑挫伤严重,脑膨出明显,则不缝合硬膜去骨瓣减压。
, http://www.100md.com
    3.4 预后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具有伤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特点。尤其是伤后即深昏迷,短时间内出现脑干功能衰竭者,无论手术或保守治疗,其预后都很差。对伤后昏迷不深,有手术指征尽早手术,额颞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必要时行内外减压,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董吉莱,江基尧,朱诚,等.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防治.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46.

    2 胡飞,王建一.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37例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257- 258.

    作者单位:125100辽宁省兴城市人民医院脑外科

    (收稿日期:2003-05-20) (编辑刘 娜), 百拇医药(张国宏 赵国江 李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