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肺癌诊断中HRCT的作用分析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8-0735-02
周围性肺癌在原发性肺癌中发生率较高,其早期的检出和准确定性可明显提高该病治愈率。而普通CT[CCT]表现有时缺乏特异性,使周围性肺癌与其它肺良性结节较难区别。我们自1997年至今对32例周围性肺癌在CCT基础上进行HRCT检查,以探讨其在周围性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前景。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32例周围性肺癌,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在30~85岁,平均年龄57.5岁。其中主要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或无痰、咯血、胸痛、消瘦等。
1.2 方法 采用PHILIPS AVCT机首先以10mm层厚、10mm层距,自肺尖平扫至肺底,然后以病变为中心HRCT扫描:矩阵512、FOV420、层厚2mm、层距4mm、120kV、110mA,扫描时间2s,共5~10层。观察时取肺窗窗位-700HU、窗宽+1000HU,纵隔窗窗位+30HU、窗宽+500HU。
, 百拇医药
2 结果
32例周围性肺癌中肿块直径在2cm以上者13例,直径≤2cm者19例;其中腺癌23例,鳞癌6例,其它(鳞腺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3例。其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是肿物周围存在毛刺,具有分叶征象,边缘可见供血血管,肿物内出现泡性低密度区或空洞以及支气管充气征。见表1。
表1 32例肺癌的CT表现 例(%)略
3 讨论
许多研究表明肺内良恶性结节具有不同的内部结构及边缘形态,所以对周围性肺癌的内部结构及边缘形态特点的综合分析,有助于对其正确的定性。HRCT有利于识别周围性肺癌细微形态学表现,能反映其病理学基础。
一般认为由于水肿或瘤细胞浸润可导致小叶间隔增厚,肿瘤浸润小血管周围的小细支气管及淋巴管可致使小支气 管粘液性扩张和小血管的扩张,在HRCT上形成起自肿瘤并向周围放射状伸展的细、短条状影,即毛刺征。这与肺结核倒向一边的齿梳样毛刺不同,据文献报道此征在腺癌发生率为93.9%;肿瘤的收缩或生长速度不同,在HRCT上可表现为肿块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面局部不清或毛糙的花瓣样凸起,即分叶征;瘤体内残存的未受累肺泡及细支气管等肺支架结构,则是空泡征构成的病理基础。此征多见于直径<3cm的周围性肺癌,空泡直径为1~2mm,在本组病例中空泡征HRCT上的显示率高于CCT近2倍;细支气管肺泡癌由于肿瘤在细支气管及肺泡表面生长,但管腔通畅,形成支气管充气征;这些征象确切反映了周围性肺癌的病理特征,对其定性诊断起着关键作用。
, 百拇医药
HRCT优于普通CT,主要在于:(1)征象显示率高。这是由于普通CT取10mm层厚与层距,显示病灶的层面少,有时并非病灶中心层面,而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多比较细腻。有时只存在于2~3mm的层面上,而HRCT的薄层扫描及骨算法重建,则提高了征象显示率。该组病例CCT和HRCT病变特征显示率的不同也正说明这一点。(2)病变检出能力高。普通CT扫描由于层厚、层距大,加之呼吸不均匀,导致较小肺癌漏扫或仅扫到病灶边缘层面,使征象显示不完整、不确定,这是造成漏诊、误诊的重要原因。而HRCT以病灶为中心,薄层厚螺旋扫描,则避免了上述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本组病例中HRCT对于肿瘤与周围血管联接关系的检出率较CCT偏低,是由于CCT10mm层厚扫描造成部分容积效应,把肿瘤周围的血管误释为血管连接,HRCT可避免这种假阳性结果,从而使肿瘤与血管的关系更加精确,但HRCT扫描也可能将正常的血管表现类似于结节影像,而我们在HRCT之前采用CCT扫描,则可避免此类混淆。
在CCT基础上的HRCT检查以其较高的图像征象显示率及检出率,可以全面准确的反映肿瘤内部结构及肿瘤-肺交界面的病理特征,后者甚至大致符合大体病理形态,有利于病变综合分析,大大提高了周围性肺癌的早期检出率和定性准确率,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提高周围性肺癌病人的生存率,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作者单位:118000丹东铁路医院CT室
(收稿日期:2003-08-30)
(编辑 刘娜), http://www.100md.com(李明新)
周围性肺癌在原发性肺癌中发生率较高,其早期的检出和准确定性可明显提高该病治愈率。而普通CT[CCT]表现有时缺乏特异性,使周围性肺癌与其它肺良性结节较难区别。我们自1997年至今对32例周围性肺癌在CCT基础上进行HRCT检查,以探讨其在周围性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前景。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32例周围性肺癌,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在30~85岁,平均年龄57.5岁。其中主要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或无痰、咯血、胸痛、消瘦等。
1.2 方法 采用PHILIPS AVCT机首先以10mm层厚、10mm层距,自肺尖平扫至肺底,然后以病变为中心HRCT扫描:矩阵512、FOV420、层厚2mm、层距4mm、120kV、110mA,扫描时间2s,共5~10层。观察时取肺窗窗位-700HU、窗宽+1000HU,纵隔窗窗位+30HU、窗宽+500HU。
, 百拇医药
2 结果
32例周围性肺癌中肿块直径在2cm以上者13例,直径≤2cm者19例;其中腺癌23例,鳞癌6例,其它(鳞腺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3例。其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是肿物周围存在毛刺,具有分叶征象,边缘可见供血血管,肿物内出现泡性低密度区或空洞以及支气管充气征。见表1。
表1 32例肺癌的CT表现 例(%)略
3 讨论
许多研究表明肺内良恶性结节具有不同的内部结构及边缘形态,所以对周围性肺癌的内部结构及边缘形态特点的综合分析,有助于对其正确的定性。HRCT有利于识别周围性肺癌细微形态学表现,能反映其病理学基础。
一般认为由于水肿或瘤细胞浸润可导致小叶间隔增厚,肿瘤浸润小血管周围的小细支气管及淋巴管可致使小支气 管粘液性扩张和小血管的扩张,在HRCT上形成起自肿瘤并向周围放射状伸展的细、短条状影,即毛刺征。这与肺结核倒向一边的齿梳样毛刺不同,据文献报道此征在腺癌发生率为93.9%;肿瘤的收缩或生长速度不同,在HRCT上可表现为肿块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面局部不清或毛糙的花瓣样凸起,即分叶征;瘤体内残存的未受累肺泡及细支气管等肺支架结构,则是空泡征构成的病理基础。此征多见于直径<3cm的周围性肺癌,空泡直径为1~2mm,在本组病例中空泡征HRCT上的显示率高于CCT近2倍;细支气管肺泡癌由于肿瘤在细支气管及肺泡表面生长,但管腔通畅,形成支气管充气征;这些征象确切反映了周围性肺癌的病理特征,对其定性诊断起着关键作用。
, 百拇医药
HRCT优于普通CT,主要在于:(1)征象显示率高。这是由于普通CT取10mm层厚与层距,显示病灶的层面少,有时并非病灶中心层面,而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多比较细腻。有时只存在于2~3mm的层面上,而HRCT的薄层扫描及骨算法重建,则提高了征象显示率。该组病例CCT和HRCT病变特征显示率的不同也正说明这一点。(2)病变检出能力高。普通CT扫描由于层厚、层距大,加之呼吸不均匀,导致较小肺癌漏扫或仅扫到病灶边缘层面,使征象显示不完整、不确定,这是造成漏诊、误诊的重要原因。而HRCT以病灶为中心,薄层厚螺旋扫描,则避免了上述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本组病例中HRCT对于肿瘤与周围血管联接关系的检出率较CCT偏低,是由于CCT10mm层厚扫描造成部分容积效应,把肿瘤周围的血管误释为血管连接,HRCT可避免这种假阳性结果,从而使肿瘤与血管的关系更加精确,但HRCT扫描也可能将正常的血管表现类似于结节影像,而我们在HRCT之前采用CCT扫描,则可避免此类混淆。
在CCT基础上的HRCT检查以其较高的图像征象显示率及检出率,可以全面准确的反映肿瘤内部结构及肿瘤-肺交界面的病理特征,后者甚至大致符合大体病理形态,有利于病变综合分析,大大提高了周围性肺癌的早期检出率和定性准确率,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提高周围性肺癌病人的生存率,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作者单位:118000丹东铁路医院CT室
(收稿日期:2003-08-30)
(编辑 刘娜), http://www.100md.com(李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