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人群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09-0848-02
人工流产仍是目前非意愿性妊娠后要求终止妊娠的一种补救方法。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人口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大多数妇女都采取了有效的避孕措施,使我国的人口总体增长数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由于本市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人工流产率也随之有所增长,特别是未婚妊娠者的比例较高。如何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已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为进一步了解人工流产原因,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便降低人工流产率,现将2600例人工流产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于2000~2002年间,自愿要求在本院施行人工流产的2600例早孕患者。停经在37~69天之间,术前各项检查均无异常,经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者,得到有效治疗后。年龄最小17岁,最大47岁,按年龄分为3组,17~25岁1640例,占63.08%;26~35岁840例,占32.31%;36~47岁120例,占4.61%。
, 百拇医药
1.2 职业及文化程度 无业人员820例,占31.53%;个体经营者290例,占11.15%;服务性行业710例,占27.30%;工人605例,占23.26%;干部175例,占6.73%。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05例,占11.37%;高中540例,占20.77%;初中1440例,占55.38%;小学267例,占10.27%;文盲48例,占1.85%。
1.3 婚姻状况 已婚人工流产者1580例,未婚人工流产者1020例,未婚先孕者占39.23%。
1.4 孕产次 已育妇女836例,其中生育1胎780例,生育2胎54例,生育3胎2例;未育妇女1764例,包括已婚妇女744例。第1次行人工流产者1180例,占总人数的45.38%,2次以上人工流产者584例,占人工流产总数的22.46%,最多1例为第9次妊娠。1.5 人工流产原因 见表1。
表1 2600例人工流产原因(略)
, 百拇医药
从2600例人工流产者原因分析中显示,不懂避孕和没有避孕器具者852例,占人工流产总数的32.77%。这些人群,年龄偏小,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受到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所限制。
正确选用避孕方法很重要,这样可以减少许多意外妊娠者。对放环者要定期随访,及早发现环位下移或环脱落,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 讨论
人工流产虽然是一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也是一种较为安全、简便的终止妊娠的手术,但对受术者本人或再次妊娠均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精神方面的负担是沉重的。术中和术后引起的并发症也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据文献报道,人工流产手术后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1%~7.2% [1] 。统计我院人工流产手术并发症,人流综合征12例,占0.46%;宫颈粘连25例,占0.096%;月经失调者40例。由此可见,手术的创伤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特别是多次人工流产者,造成的宫颈宫腔粘连的机会大大增加,对再次妊娠时胎盘粘连的发生率为10.5%,产后出血及宫缩无力也明显增多 [2] 。远期并发症为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及习惯性流产等。
, http://www.100md.com
2.1 原因分析 近年来人工流产手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平均年增长2.9% [3] ,造成人工流产数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流动人口多。外来人员人工流产1885例,占总人工流产数的72.5%,外籍未婚者比本市未婚人工流产者高出35%。(2)文化素质较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32%,初中以下1755例,这些人群中大多数缺乏避孕常识,又不懂自我保护。(3)未婚先孕者多。本组未婚先孕者占39.23%,这群人年龄偏小,工作条件及生活环境受到一定限制,他们不懂如何采取避孕措施,或没有避孕器具,或采用了不正规的避孕方法,也有些人抱着侥幸心理而没有采取避孕措施。(4)未育人工流产者多,占总人工流产数的67.84%。其原因除未婚先孕外,无业人员及低收入者居多,无经济能力抚养下一代也是人工流产增多的原因之一。
2.2 预防措施 为让广大妇女更多地了解到人工流产给妇女身心健康带来的各种危险性,各级妇幼保健部、计划生育指导站及街道计生部门应紧密配合,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让妇女们能有自己的权利和人格,而不成为生儿育女的工具,让所有的女同胞都享有生殖健康服务,让妇女的权益和地位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提高。为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
, http://www.100md.com
2.2.1 加强对女性青少年及婚前女青年的性教育 提高青年人的文化修养,可通过学校和媒体等教育形式,让青少年和未婚女青年了解到怎样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避免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正确对待有关性的问题,接受性知识的教育,要有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培养女性的自强自立精神,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发挥女性的自身价值。正确地对待爱情和婚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减少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的发生率。
2.2.2 加强对已婚妇女的避孕宣传教育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Barzelatto首先提出了生殖健康应涉及的计划生育、孕产妇保健、婴幼儿保健和性传播疾病的控制这4个方面。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有1300万妇女妊娠是非意愿性的。育龄期的妇女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双重责任,精神上和心理的压力往往超过男性,她们要给家庭带来欢乐和满足,又要担心妊娠带来的恐惧和不安,这就需要对育龄期妇女进行生殖保健的健康教育,让已生育和无生育的妇女选择有效、安全的避孕措施,可通过社区、街道的常识宣传栏和婚前检查时的避孕宣传资料,让每个已婚妇女了解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和紧急避孕的预防知识。本组中不懂避孕和没有避孕器具的占32.77%,怕麻烦不采取措施的占16.04%,抱侥幸心理的占25.41%。如果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得细致,使每个妇女都享有生殖健康的保健服务,育龄期妇女才能调节好家庭与事业,人与人之间,夫妻之间的和谐,才能有效保障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
, http://www.100md.com
2.2.3 加强对流动人口及文化层次较低人群的宣传教育
本文的特点为外来人口多,文化素质较低者多。由于工 作、生活条件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些外来流动人员无法接受到有关性知识和避孕常识的再教育,与城市人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刚来城市不久的单身女青年,她们没有约束,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或由于生活原因,没有他人的关心和照顾,感到寂寞,经不住诱惑,就与他人未婚同居。这就提示了有关部门在加强城市管理建设的同时,对所居住地的流动人口———特别是无业人员、个体户、酒店服务员等职业人群进行素质教育及避孕知识方面的宣传。街道计划生育部门应了解所管辖区内流动人员的计划生育情况,有针对性地督促与具体落实相结合,让他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等方面得到帮助,正确处理好性爱关系,才能降低高危人群的人工流产率,才能保护每个妇女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党生,张芬.未产妇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及卵巢功能恢复.中华妇产科杂志,1989,24:160.
2 姚家生,习赋蓉.初孕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时母胎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6:49-50.
3 杨月琴.人工流产4586例分析.中国妇幼保健,1993,8:51.
作者单位:200231上海市徐汇区长桥医院
(收稿日期:2003-07-21)
(编辑晓 亮), 百拇医药(金福娣)
人工流产仍是目前非意愿性妊娠后要求终止妊娠的一种补救方法。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人口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大多数妇女都采取了有效的避孕措施,使我国的人口总体增长数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由于本市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人工流产率也随之有所增长,特别是未婚妊娠者的比例较高。如何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已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为进一步了解人工流产原因,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便降低人工流产率,现将2600例人工流产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于2000~2002年间,自愿要求在本院施行人工流产的2600例早孕患者。停经在37~69天之间,术前各项检查均无异常,经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者,得到有效治疗后。年龄最小17岁,最大47岁,按年龄分为3组,17~25岁1640例,占63.08%;26~35岁840例,占32.31%;36~47岁120例,占4.61%。
, 百拇医药
1.2 职业及文化程度 无业人员820例,占31.53%;个体经营者290例,占11.15%;服务性行业710例,占27.30%;工人605例,占23.26%;干部175例,占6.73%。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05例,占11.37%;高中540例,占20.77%;初中1440例,占55.38%;小学267例,占10.27%;文盲48例,占1.85%。
1.3 婚姻状况 已婚人工流产者1580例,未婚人工流产者1020例,未婚先孕者占39.23%。
1.4 孕产次 已育妇女836例,其中生育1胎780例,生育2胎54例,生育3胎2例;未育妇女1764例,包括已婚妇女744例。第1次行人工流产者1180例,占总人数的45.38%,2次以上人工流产者584例,占人工流产总数的22.46%,最多1例为第9次妊娠。1.5 人工流产原因 见表1。
表1 2600例人工流产原因(略)
, 百拇医药
从2600例人工流产者原因分析中显示,不懂避孕和没有避孕器具者852例,占人工流产总数的32.77%。这些人群,年龄偏小,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受到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所限制。
正确选用避孕方法很重要,这样可以减少许多意外妊娠者。对放环者要定期随访,及早发现环位下移或环脱落,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 讨论
人工流产虽然是一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也是一种较为安全、简便的终止妊娠的手术,但对受术者本人或再次妊娠均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精神方面的负担是沉重的。术中和术后引起的并发症也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据文献报道,人工流产手术后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1%~7.2% [1] 。统计我院人工流产手术并发症,人流综合征12例,占0.46%;宫颈粘连25例,占0.096%;月经失调者40例。由此可见,手术的创伤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特别是多次人工流产者,造成的宫颈宫腔粘连的机会大大增加,对再次妊娠时胎盘粘连的发生率为10.5%,产后出血及宫缩无力也明显增多 [2] 。远期并发症为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及习惯性流产等。
, http://www.100md.com
2.1 原因分析 近年来人工流产手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平均年增长2.9% [3] ,造成人工流产数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流动人口多。外来人员人工流产1885例,占总人工流产数的72.5%,外籍未婚者比本市未婚人工流产者高出35%。(2)文化素质较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32%,初中以下1755例,这些人群中大多数缺乏避孕常识,又不懂自我保护。(3)未婚先孕者多。本组未婚先孕者占39.23%,这群人年龄偏小,工作条件及生活环境受到一定限制,他们不懂如何采取避孕措施,或没有避孕器具,或采用了不正规的避孕方法,也有些人抱着侥幸心理而没有采取避孕措施。(4)未育人工流产者多,占总人工流产数的67.84%。其原因除未婚先孕外,无业人员及低收入者居多,无经济能力抚养下一代也是人工流产增多的原因之一。
2.2 预防措施 为让广大妇女更多地了解到人工流产给妇女身心健康带来的各种危险性,各级妇幼保健部、计划生育指导站及街道计生部门应紧密配合,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让妇女们能有自己的权利和人格,而不成为生儿育女的工具,让所有的女同胞都享有生殖健康服务,让妇女的权益和地位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提高。为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
, http://www.100md.com
2.2.1 加强对女性青少年及婚前女青年的性教育 提高青年人的文化修养,可通过学校和媒体等教育形式,让青少年和未婚女青年了解到怎样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避免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正确对待有关性的问题,接受性知识的教育,要有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培养女性的自强自立精神,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发挥女性的自身价值。正确地对待爱情和婚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减少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的发生率。
2.2.2 加强对已婚妇女的避孕宣传教育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Barzelatto首先提出了生殖健康应涉及的计划生育、孕产妇保健、婴幼儿保健和性传播疾病的控制这4个方面。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有1300万妇女妊娠是非意愿性的。育龄期的妇女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双重责任,精神上和心理的压力往往超过男性,她们要给家庭带来欢乐和满足,又要担心妊娠带来的恐惧和不安,这就需要对育龄期妇女进行生殖保健的健康教育,让已生育和无生育的妇女选择有效、安全的避孕措施,可通过社区、街道的常识宣传栏和婚前检查时的避孕宣传资料,让每个已婚妇女了解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和紧急避孕的预防知识。本组中不懂避孕和没有避孕器具的占32.77%,怕麻烦不采取措施的占16.04%,抱侥幸心理的占25.41%。如果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得细致,使每个妇女都享有生殖健康的保健服务,育龄期妇女才能调节好家庭与事业,人与人之间,夫妻之间的和谐,才能有效保障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
, http://www.100md.com
2.2.3 加强对流动人口及文化层次较低人群的宣传教育
本文的特点为外来人口多,文化素质较低者多。由于工 作、生活条件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些外来流动人员无法接受到有关性知识和避孕常识的再教育,与城市人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刚来城市不久的单身女青年,她们没有约束,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或由于生活原因,没有他人的关心和照顾,感到寂寞,经不住诱惑,就与他人未婚同居。这就提示了有关部门在加强城市管理建设的同时,对所居住地的流动人口———特别是无业人员、个体户、酒店服务员等职业人群进行素质教育及避孕知识方面的宣传。街道计划生育部门应了解所管辖区内流动人员的计划生育情况,有针对性地督促与具体落实相结合,让他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等方面得到帮助,正确处理好性爱关系,才能降低高危人群的人工流产率,才能保护每个妇女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党生,张芬.未产妇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及卵巢功能恢复.中华妇产科杂志,1989,24:160.
2 姚家生,习赋蓉.初孕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时母胎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6:49-50.
3 杨月琴.人工流产4586例分析.中国妇幼保健,1993,8:51.
作者单位:200231上海市徐汇区长桥医院
(收稿日期:2003-07-21)
(编辑晓 亮), 百拇医药(金福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