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13期
编号:10397371
环丙沙星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年7月 第3卷 第13期 2003年第13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13-1219-02

    环丙沙星系自1978年在喹诺酮结构中引入氟原子合成第三代氟喹诺酮诺氟沙星后又相继在伊氟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之后,在1983年合成的可与三、四代头孢媲美的广谱、高效抗生素,系目前喹诺酮类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

    1 药物动力学及作用机制

    1.1 药代动力学 环丙沙星是母环1位具有环丙基的喹啉羧酸类衍生物,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较高,体内分布广泛,静脉给药,可迅速广泛分布于肝、肾、肺、前列腺、脑脊液、胆汁及骨组织中,在组织中的浓度可高于血药浓度。主要经肾小管排泄。

    1.2 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DNA旋转酶,干扰细菌DNA转录、复制和重组,导致DNA合成障碍而使细胞死亡,为速效杀菌剂。
, http://www.100md.com
    2 临床应用

    环丙沙星抗菌谱广,对G - 菌的抗菌活性在体外是喹诺酮类中最强的药物。尤其是对阴沟肠杆菌、淋球菌。对G + 菌的抗菌活性,也比前述三代本类药物增强,尤其对金葡菌。另外,对厌氧菌、绿脓杆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2.1 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 环丙沙星与其他抗生素之间交叉耐药性小,与β-内酰胺类无交叉耐药性,故可作为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替换药。王卫东等报道,用环丙沙星治疗28例用青霉素等抗生素疗效不佳的呼吸道感染,有效率达93%,治疗18例尿道感染,有效率达100% [1] ,认为可作为尿道感染的首选药物。因环丙沙星在呼吸道和肺组织中浓度是血浓度的数倍,临床上常作为治疗肺部感染的主要药物。上海第一医院周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的新观念座谈会上指出在COPD轻、中度呼吸道感染时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而对产酶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也可选用氟喹诺 酮类药物 [2] 。吴智兰报道,用环丙沙星与头孢氨噻钠对照治疗老年性肺部感染100例,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84% [3] ,差异有显著性,认为环丙沙星是治疗老年性肺部感染的理想药物。
, 百拇医药
    2.2 联合治疗肺结核 环丙沙星与抗结核药联用对非典型的分支杆菌具有协同作用,彭昭国报道有效率为78.95% [4] 。但利福平为肝药酶诱导剂,而喹诺酮类具有较强的肝药酶抑制作用,合用后导致喹诺酮的抗菌作用活性降低甚至消失。

    2.3 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差的主要原因是前列腺体外有一层类脂膜,常用抗菌药物不易渗透进入前列腺组织,药物浓度低。环丙沙星脂溶性好,离解常数高,在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液中有较高的药物浓度,以原形从尿液排出。张军杰报道,口服环丙沙星胶囊0.4g,1日2次,6周为1疗程,观察8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7.65% [5]

    2.4 治疗耐药性伤寒 环丙沙星口服吸收好,易渗入细胞内且在胆汁中药物浓度高,对伤寒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王延茗报道,用环丙沙星0.4g/d,分2次口服,14天为1疗程,治疗耐药性伤寒25例,均经1个疗程而治愈 [6] ,认为环丙沙星可作为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之一。
, 百拇医药
    2.5 治疗急性菌痢 环丙沙星具有强大的抗生素后效应(PAE),即抗生素的有效浓度使细菌受到抑制,而当抗生素血药浓度降到有效浓度以下后的一段时间内细菌仍然处于被抑制状态的作用。田晖报道,用环丙沙星片0.8g/d,1次口服,疗程3~5天,治疗急性菌痢21例,总有效率为90.5% [7]

    3 不良反应

    随着临床上广泛应用环丙沙星,不良反应也屡见报道,现概述如下:最常见为胃肠道反应及失眠、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也有一些产生发热、皮疹和瘙痒在内的过敏反应。尚不乏有粒细胞缺乏症、过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精神错乱等严重毒副反应。经实验研究可使幼年动物软骨合成障碍,所以14岁以下儿童及哺乳期、妊娠期妇女禁用此药。此外,环丙沙星不宜与氨茶碱、抗酸剂和非甾体抗炎药合用。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头孢哌酮钠存在配伍禁忌。

    4 与其它抗生素合用
, 百拇医药
    4.1 与氨基苷类 这两类通过抑制DNA回旋酶并阻碍细胞壁粘肽的合成而造成双重作用方式,以发挥其协同作用,尤其对大肠杆菌引起感染。

    4.2 与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可阻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而造成细菌细胞壁缺损,而使喹诺酮更好的发挥杀菌作用。

    4.3 与磺胺嘧啶 明显增加环丙沙星抗绿脓杆菌和金葡菌的作用。

    4.4 与万古霉素、呋喃妥因 增加肾毒性,与氯霉素、红霉素导致效用降低,同时对肝、肾及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可能进一步加重。

    (注意:与氨基苷类及磺胺类合用都增加肾毒性,只有在重症感染及耐药时,利大于弊才能联用。)

    环丙沙星抗菌谱广,杀菌力强,疗效显著,尤其在治疗 下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及不合理用药,耐药菌株,耐药率也在逐年上升。临床医师在应用环丙沙星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给予足量治疗,尽量避免预防性感染性疾病长时间给药。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王卫东.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注意事项.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1,26(2):47-49.

    2 李仲兴.诊断细菌学,济南:黄河文化出版社,1992,195-198.3 吴智兰,李惠平,徐红梅,等.下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菌血清分析型与临床.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10):584.

    4 彭昭国.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耐药性.全国细菌耐药与抗感染化疗药物合理应用艺术会议论文集,2001,238-239.

    5 张军杰.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实用外科杂志,1998,8(1):120.

    6 王延茗.老年人肺部感染痰菌检查及抗生素治疗的选择.实用新医学杂志,2002,5(6):68.

    7 田晖.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治疗.河北医学,1999,5(4):20-22.

    作者单位:064200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

    (编辑 使臻), http://www.100md.com(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