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瘢痕癌6例临床分析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09-0814-01
烧伤瘢痕癌是烧伤瘢痕组织发生的恶性变。Marjolin于1828年最早在烧伤瘢痕溃疡中发现了瘢痕癌,描述了这种溃疡的特点和过程。我科自1993年6月~2002年6月共收治烧伤瘢痕癌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5~70岁。烧伤瘢痕形成至发现癌变间隔时间10~40年,平均31年。部位均位于小腿,胫前2例、内侧3例,外侧1例。原因:自行瘢痕愈合4例,刃厚点状植皮后瘢痕形成2例。病变范围:1cm×1cm~4cm×5cm。均为溃疡型,无区域淋巴结肿大,未发现远处转移。
1.2 治疗和结果 术前每日浸泡清洗创面,碘伏纱布包扎。手术在远离溃疡2~3cm处做切口,完整切除瘢痕及部分正常组织,常规快速冰冻病理切片确诊病变性质并明确切口周围及基底切除彻底,无病变组织残留。4例基底达深筋膜,植大张中厚皮片覆盖,2例肌腱外露,用异种皮覆盖7天后更换自体大张中厚皮片移植覆盖,植皮均一期成活。术后石蜡切片均为鳞状细胞癌,切缘及基底部均未见癌细胞。术后外观及功能满意,未放化疗,随访1~3年未见复发。
, 百拇医药
2 讨论
2.1 本病特点 (1)烧伤瘢痕癌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少数为基底细胞癌。一般发展缓慢,先在瘢痕处破溃后出现溃疡,或由小丘疹逐渐扩大破溃,在长期不愈的溃疡边缘上,逐渐隆起,有角化增殖或乳头样增生变化,部分有疼痛症状。(2)由于其基底为坚硬的瘢痕组织,血管极少,淋巴管道也被瘢痕闭塞,故扩散较慢。癌细胞很少向下层的结缔组织中浸润,因此这种癌变可长期局限于原发部位。有时 在溃疡的一处有恶性癌变,而其他部位仍为正常肉芽组织或慢性炎症 [1] 。
2.2 发病机制 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为:(1)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细胞增生、突变形成癌变;(2)过度增生的瘢痕中缺乏淋巴引流,免疫识别延迟,削弱了抗肿瘤反应;(3)瘢痕组织内血管稀少、表皮脆弱,不能抵抗致癌因子的作用;(4)热力损伤可改变细胞内DNA,引起突变。
2.3 治疗 本病对放化疗不敏感,手术切除是公认的理想治疗方法。切口位于创缘外2~3cm,底部达深筋膜或深筋膜下,最后切除范围要以病理切片为标准。移植大张中厚皮片覆盖创面。若切除后创面肌腱裸露,可先行异种皮覆盖,再更植自体皮。本组6例术后均未放化疗,随访1~3年未见复发。
, 百拇医药
2.4 预防 (1)对于烧伤后时愈时溃的不稳定性瘢痕,特别是溃疡经久不愈,可能是癌前变化的征兆,应及时将瘢痕连同溃疡一并切除,植皮修复创面,是预防癌变的最好措施。(2)瘢痕反复破溃,经久不愈,短期内生长迅速,创面增大,边缘隆起,颜色灰暗,恶臭的创面,高度怀疑恶变的可能性,应尽早病灶切除,术中常规冰冻切片,明确诊断,同时判断切除范围是否彻底,而不主张术前多次活检,易延误治疗,并促进扩散 [2] 。(3)注重烧伤的早期积极处理,早期切削痂,大张或网状中厚皮覆盖创面。刃厚皮片植皮及深二度创面自行愈合者,术后要用弹力绷带压迫包扎半年,定期随访。积极处理瘢痕溃疡,早期切除,植皮或皮瓣覆盖,常规切除瘢痕送病理检查,避免漏诊。
参考文献
1 郭恩覃.现代整形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1.
2 刘晓雪,岑英,刘勇.烧伤瘢痕溃疡癌12例分析.华西医学,2001,16(4):441-442.
(收稿日期:2003-07-10)
(编辑一 坤), http://www.100md.com(杨玉昌)
烧伤瘢痕癌是烧伤瘢痕组织发生的恶性变。Marjolin于1828年最早在烧伤瘢痕溃疡中发现了瘢痕癌,描述了这种溃疡的特点和过程。我科自1993年6月~2002年6月共收治烧伤瘢痕癌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5~70岁。烧伤瘢痕形成至发现癌变间隔时间10~40年,平均31年。部位均位于小腿,胫前2例、内侧3例,外侧1例。原因:自行瘢痕愈合4例,刃厚点状植皮后瘢痕形成2例。病变范围:1cm×1cm~4cm×5cm。均为溃疡型,无区域淋巴结肿大,未发现远处转移。
1.2 治疗和结果 术前每日浸泡清洗创面,碘伏纱布包扎。手术在远离溃疡2~3cm处做切口,完整切除瘢痕及部分正常组织,常规快速冰冻病理切片确诊病变性质并明确切口周围及基底切除彻底,无病变组织残留。4例基底达深筋膜,植大张中厚皮片覆盖,2例肌腱外露,用异种皮覆盖7天后更换自体大张中厚皮片移植覆盖,植皮均一期成活。术后石蜡切片均为鳞状细胞癌,切缘及基底部均未见癌细胞。术后外观及功能满意,未放化疗,随访1~3年未见复发。
, 百拇医药
2 讨论
2.1 本病特点 (1)烧伤瘢痕癌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少数为基底细胞癌。一般发展缓慢,先在瘢痕处破溃后出现溃疡,或由小丘疹逐渐扩大破溃,在长期不愈的溃疡边缘上,逐渐隆起,有角化增殖或乳头样增生变化,部分有疼痛症状。(2)由于其基底为坚硬的瘢痕组织,血管极少,淋巴管道也被瘢痕闭塞,故扩散较慢。癌细胞很少向下层的结缔组织中浸润,因此这种癌变可长期局限于原发部位。有时 在溃疡的一处有恶性癌变,而其他部位仍为正常肉芽组织或慢性炎症 [1] 。
2.2 发病机制 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为:(1)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细胞增生、突变形成癌变;(2)过度增生的瘢痕中缺乏淋巴引流,免疫识别延迟,削弱了抗肿瘤反应;(3)瘢痕组织内血管稀少、表皮脆弱,不能抵抗致癌因子的作用;(4)热力损伤可改变细胞内DNA,引起突变。
2.3 治疗 本病对放化疗不敏感,手术切除是公认的理想治疗方法。切口位于创缘外2~3cm,底部达深筋膜或深筋膜下,最后切除范围要以病理切片为标准。移植大张中厚皮片覆盖创面。若切除后创面肌腱裸露,可先行异种皮覆盖,再更植自体皮。本组6例术后均未放化疗,随访1~3年未见复发。
, 百拇医药
2.4 预防 (1)对于烧伤后时愈时溃的不稳定性瘢痕,特别是溃疡经久不愈,可能是癌前变化的征兆,应及时将瘢痕连同溃疡一并切除,植皮修复创面,是预防癌变的最好措施。(2)瘢痕反复破溃,经久不愈,短期内生长迅速,创面增大,边缘隆起,颜色灰暗,恶臭的创面,高度怀疑恶变的可能性,应尽早病灶切除,术中常规冰冻切片,明确诊断,同时判断切除范围是否彻底,而不主张术前多次活检,易延误治疗,并促进扩散 [2] 。(3)注重烧伤的早期积极处理,早期切削痂,大张或网状中厚皮覆盖创面。刃厚皮片植皮及深二度创面自行愈合者,术后要用弹力绷带压迫包扎半年,定期随访。积极处理瘢痕溃疡,早期切除,植皮或皮瓣覆盖,常规切除瘢痕送病理检查,避免漏诊。
参考文献
1 郭恩覃.现代整形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1.
2 刘晓雪,岑英,刘勇.烧伤瘢痕溃疡癌12例分析.华西医学,2001,16(4):441-442.
(收稿日期:2003-07-10)
(编辑一 坤), http://www.100md.com(杨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