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12期
编号:10397085
医院内环境中非发酵菌感染情况的初步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内环境中非发酵菌的感染情况,分析其与医院内感染的联系,以引起临床的重视。方法 利用法国梅里埃ATB细菌分析仪对本院内环境进行非发酵菌鉴定。结果 本医院内环境中,医护人员双手及空气的非发酵菌感染情况最严重,检出率分别为43.1%和20.5%。在送检的612例标本中,共检测出非发酵菌104例,检出率为17.0%;假单胞菌属最多,占58.7%,其次为不动杆菌属,占26.9%。其中,检出最多的菌种是嗜麦芽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分别占19.2%和14.4%。结论 医院内环境中非酵菌的感染情况以医护人员双手及空气最严重;非发酵菌感染以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最多。

    关键词 医院内环境 非发酵菌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12-1137-02

    非发酵菌多为环境常居菌,并大多为条件致病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1]。国内外关于非发酵菌的生物特征、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的报道较多[2~4],但标本多取自临床患者的血、尿、腹水液等。而本研究的标本均取自医院各内环境,国内未见相同报道。
, http://www.100md.com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医院各内环境,包括空气、自来水、门把手、各种医疗器械及设备、病人的用具及医护人员双手等。

    1.2 仪器与试剂 法国梅里埃ATB细菌分析仪及全部进口配套试剂由法国bioMerieux公司提供。

    1.3 取材方法

    1.3.1 空气标本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在室内的四角及中央各一个,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15min,盖好。

    1.3.2 自来水标本 以灭菌干燥采样管采10ml标本送检。

    1.3.3 医护人员双手标本 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医护人员双手每个手指掌面往返涂抹1次。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
, 百拇医药
    1.3.4 其它标本 将内径为5cm×5cm的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的表面,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空心处涂抹10次(往返为1次),移动规格板,按同样方法涂抹采样,连续采样4次,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

    1.4 分离鉴定 取材后标本接种于血平板,涂片后作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阴性杆菌者,挑单个菌落接种于克氏双糖铁琼脂(KIA)。凡斜面生长良好而底层穿刺生长不良,并且两部分均不产酸者,利用法国梅里埃ATB细菌分析仪进行非发酵菌鉴定。

    2 结果

    (1)从送检的612例标本中共检出非发酵菌104例,检出率为17.0%(104/612)。非发酵菌的感染情况以医护人员的双手及空气最为严重,检出率分别达到43.1%(44/102)和20.5%(18/88)。另外,门把手、各种医疗器械和设备、病人用具及治疗台面等感染情况也较严重。非发酵菌的检出情况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非发酵菌的检测率 (略)

    (2)在检出的104株非发酵菌中,假单胞菌属61株,约占58.7%(61/104),不动杆菌属28株,占26.9%(28/104),其它莫拉氏菌属10株,土壤杆菌属2株,黄杆菌属2株,产存碱杆菌属1株。其分布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医院各内环境中,以医护人员双手的非发酵菌检出率最高,达43.1%;其次为空气,达20.5%。此外,门把手、各种医疗器械设备、病人的用具、治疗台面等的感染情况也比较严重,提示临床上的内感染与以上各内环境密切相关,临床科室应予以重视,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表2 104株非发酵菌的鉴定结果与分布(略)

    3.2 在检出的104株非发酵菌中,以假单孢菌属最多,共检出61株(58.7%),其次为不动杆菌属28株(26.9%),其它4个菌属:莫拉氏菌属10株、土壤杆菌属2株、产碱杆菌属1株及黄杆菌属2株共占14.4%(15/104),检出的最多的菌中是嗜麦芽假单胞菌,占19.2%(20/104);其次为恶臭假单胞菌,占14.4%(15/104);而以往文献报道均以铜绿假单胞杆菌为主(49%~72%)[5~7]。但本次检出的104株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仅检出7株,占6.7%(7/104)。说明本院内环境中,非发酵菌感染并非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李仲兴.诊断细菌学,香港:黄河文化出版社,1992,375-385.

    2 Edwin H L,.Mmanual clinical Microiology,3rd ed,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Washington DC,1980,263-317.

    3 Fingold SN.Bailey and Scott’s Diagnostic Microibiology,6th ed Mosby,stLouis1982,249.

    4 何世元.应用Vitek-Ams鉴定非发酵菌的初步探讨.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4,(3):154-155.

    5 郑月娥.412株非发酵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2,(3):164-165.

    6 赵必均.403株非发酵的分离与鉴定.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89,(1):34-35.

    7 马子行.非发酵菌的生物学特征:Roch O/F管和Hugh-Gilardi鉴定法的评价.上海医学,1985,(12):691-692.

    作者单位:529030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编辑罗 彬), http://www.100md.com(黄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