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t综合征针灸治疗神经电生理的研究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8-0695-02
Hunt综合征,又称亨特综合征,由Ramsay-Hunt(1907年)首先报道,临床上并不鲜见,为带状疱疹病毒侵害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引起严重的面肌瘫痪伴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疼痛性疱疹,多留有面瘫、面肌痉挛或异常联带运动等较严重的后遗症。自1998年起,我们应用针灸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Hunt综合征,研究面神经电生理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针灸可促进Hunt综合征患者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功能的恢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Ⅰ组:Hunt综合征针灸治疗组21例;Ⅱ组:Hunt综合征普通治疗组20例,为1998~2002年神经科和针灸科门诊、住院患者,面肌瘫痪均为单侧完全性,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1.2 临床资料 Ⅰ、Ⅱ组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 [1] ,病程≤3天;排除糖尿病、脑卒中、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未经治疗。两组西医治疗(略)相同;针灸治疗:Ⅰ组在西医治 疗基础上于病程第10天起行温针灸疗法 [2] ,取穴翳风、牵正、颊车透地仓、水沟、太阳、阳白、攒竹、迎香、合谷、风池。每次取4~5穴,采用浅刺法,不捻转,得气后留针20min,然后在每个穴位上艾灸,穴位微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3 神经电生理检查 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瞬目反射(BR),检测仪为上海海神医疗电子仪器厂出品的M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测诊仪。检查方法:刺激电极选在眶上切迹,记录部件选在眼轮匝肌眶下部;每次检查共记录5组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成组设计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处理治疗后1个月两组之间的差异,按检验水平(0.05)判断差异有无显著性。
, 百拇医药
2 结果
见表1。
表1 治疗1个月时瞬目反射时间(ˉx±s,ms)略
治疗前两组瞬目反射(BR)均呈面瘫侧传出型阻断,R1、R2均消失,治疗后1个月瞬目反射R1、R2出现,以Ⅰ组恢复较好,统计处理示,两组R1、R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Ⅰ组面神经电活动恢复明显优于Ⅱ组。
3 讨论
神经电生理检测是现代医学正确评估面神经损害、功能状态和预后最精确的客观方法 [3] 。而通过电刺激眶上神经引出瞬目反射(BR),其中早期同侧R1,正常潜伏期约为10ms,后期双侧为R2,潜伏期约为30ms。若神经髓鞘脱失,则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而轴突变性,则波幅降低。BR由三叉神经输入,脑干中继以及面神经输出共同构成的反射弧,可检测到包括面神经近侧的膝状神经节在内的面神经全部,可作为评价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的最精确、最客观的现代科学依据。Hunt综合征主要是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大多数患者在罹患早期已出现面神经髓鞘脱失或神经纤维变性,病位深,临床体征明显,病情较重,预后不容乐观,属重型面瘫 [4] ,单靠西医治疗 疗效有限,长期的临床实践及古今文献普遍认同针灸治疗面瘫有效,但缺乏神经电生理的客观证据,本文研究发现,Hunt综合征患者,若刺激病侧同侧R1、R2潜伏期延长或消失,对侧(健侧)R2正常;刺激健侧同侧R1、R2潜伏期正常,对侧(病侧)R2延长或消失,则表示传出型障碍(面神经病变)。治疗后1个月复查,两组瞬目反射R1、R2出现,由表1可见,两组R1、R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加用针灸治疗的Ⅰ组面神经电活动恢复明显好于未加针灸治疗的Ⅱ组。Hunt综合征早期即有面神经髓鞘脱失或轴突变性,甚至存在受累膝状神经节神经细胞坏死 5] ,其时神经膜的渗透性增加,并有脱极现象 [4] ,正确地选穴、适中的针刺强度,均有利于神经膜内外阴阳离子恢复平衡,渐趋生理状态;同时温针疗法和艾灸亦能改善面神经的微循环,保证供血供氧,有助于面神经麻痹的修复。反之亦然,过频超重的针刺激,会使面神经细胞疲劳,大大降低了神经之兴奋性,局部组织呈持续充血状态,某种程度上加重了炎症神经的水肿,有碍面瘫的恢复。总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循证医学的确立,中西医的相互渗透、日益结合,针灸治疗面瘫有效已被公认 [6] ,我们通过现代神经电生理研究发现,针灸对Hunt综合征亦有疗效,并被神经电生理的客观检测———瞬目反射(BR)有力科学证实,BR是一简便、精确、客观的方法,对疗效和预后的评估有很大价值。另外,只要掌握好针灸的时机、方法,祖国医学治疗面瘫的疗效是可靠的,有客观科学依据可循的。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1.
2 高维滨,李忠和,林磊明,等.神经病中医新疗法,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143-145.
3 卢祖能,曾庆杏.实用肌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38.
4 管遵惠,郭翠萍,丁丽玲.针灸治疗面瘫无效病例原因的分析与方法.中国针灸,2002,22(3):197.
5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94-295.
6 方美善,冯桂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时机选择.中国针灸,2001,21(7):405.
作者单位:226001江苏省南通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
(收稿日期:2003-09-08)
(编辑 夫凡), 百拇医药(邵良)
Hunt综合征,又称亨特综合征,由Ramsay-Hunt(1907年)首先报道,临床上并不鲜见,为带状疱疹病毒侵害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引起严重的面肌瘫痪伴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疼痛性疱疹,多留有面瘫、面肌痉挛或异常联带运动等较严重的后遗症。自1998年起,我们应用针灸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Hunt综合征,研究面神经电生理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针灸可促进Hunt综合征患者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功能的恢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Ⅰ组:Hunt综合征针灸治疗组21例;Ⅱ组:Hunt综合征普通治疗组20例,为1998~2002年神经科和针灸科门诊、住院患者,面肌瘫痪均为单侧完全性,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1.2 临床资料 Ⅰ、Ⅱ组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 [1] ,病程≤3天;排除糖尿病、脑卒中、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未经治疗。两组西医治疗(略)相同;针灸治疗:Ⅰ组在西医治 疗基础上于病程第10天起行温针灸疗法 [2] ,取穴翳风、牵正、颊车透地仓、水沟、太阳、阳白、攒竹、迎香、合谷、风池。每次取4~5穴,采用浅刺法,不捻转,得气后留针20min,然后在每个穴位上艾灸,穴位微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3 神经电生理检查 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瞬目反射(BR),检测仪为上海海神医疗电子仪器厂出品的M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测诊仪。检查方法:刺激电极选在眶上切迹,记录部件选在眼轮匝肌眶下部;每次检查共记录5组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成组设计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处理治疗后1个月两组之间的差异,按检验水平(0.05)判断差异有无显著性。
, 百拇医药
2 结果
见表1。
表1 治疗1个月时瞬目反射时间(ˉx±s,ms)略
治疗前两组瞬目反射(BR)均呈面瘫侧传出型阻断,R1、R2均消失,治疗后1个月瞬目反射R1、R2出现,以Ⅰ组恢复较好,统计处理示,两组R1、R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Ⅰ组面神经电活动恢复明显优于Ⅱ组。
3 讨论
神经电生理检测是现代医学正确评估面神经损害、功能状态和预后最精确的客观方法 [3] 。而通过电刺激眶上神经引出瞬目反射(BR),其中早期同侧R1,正常潜伏期约为10ms,后期双侧为R2,潜伏期约为30ms。若神经髓鞘脱失,则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而轴突变性,则波幅降低。BR由三叉神经输入,脑干中继以及面神经输出共同构成的反射弧,可检测到包括面神经近侧的膝状神经节在内的面神经全部,可作为评价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的最精确、最客观的现代科学依据。Hunt综合征主要是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大多数患者在罹患早期已出现面神经髓鞘脱失或神经纤维变性,病位深,临床体征明显,病情较重,预后不容乐观,属重型面瘫 [4] ,单靠西医治疗 疗效有限,长期的临床实践及古今文献普遍认同针灸治疗面瘫有效,但缺乏神经电生理的客观证据,本文研究发现,Hunt综合征患者,若刺激病侧同侧R1、R2潜伏期延长或消失,对侧(健侧)R2正常;刺激健侧同侧R1、R2潜伏期正常,对侧(病侧)R2延长或消失,则表示传出型障碍(面神经病变)。治疗后1个月复查,两组瞬目反射R1、R2出现,由表1可见,两组R1、R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加用针灸治疗的Ⅰ组面神经电活动恢复明显好于未加针灸治疗的Ⅱ组。Hunt综合征早期即有面神经髓鞘脱失或轴突变性,甚至存在受累膝状神经节神经细胞坏死 5] ,其时神经膜的渗透性增加,并有脱极现象 [4] ,正确地选穴、适中的针刺强度,均有利于神经膜内外阴阳离子恢复平衡,渐趋生理状态;同时温针疗法和艾灸亦能改善面神经的微循环,保证供血供氧,有助于面神经麻痹的修复。反之亦然,过频超重的针刺激,会使面神经细胞疲劳,大大降低了神经之兴奋性,局部组织呈持续充血状态,某种程度上加重了炎症神经的水肿,有碍面瘫的恢复。总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循证医学的确立,中西医的相互渗透、日益结合,针灸治疗面瘫有效已被公认 [6] ,我们通过现代神经电生理研究发现,针灸对Hunt综合征亦有疗效,并被神经电生理的客观检测———瞬目反射(BR)有力科学证实,BR是一简便、精确、客观的方法,对疗效和预后的评估有很大价值。另外,只要掌握好针灸的时机、方法,祖国医学治疗面瘫的疗效是可靠的,有客观科学依据可循的。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1.
2 高维滨,李忠和,林磊明,等.神经病中医新疗法,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143-145.
3 卢祖能,曾庆杏.实用肌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38.
4 管遵惠,郭翠萍,丁丽玲.针灸治疗面瘫无效病例原因的分析与方法.中国针灸,2002,22(3):197.
5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94-295.
6 方美善,冯桂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时机选择.中国针灸,2001,21(7):405.
作者单位:226001江苏省南通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
(收稿日期:2003-09-08)
(编辑 夫凡), 百拇医药(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