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治风剂 > 平熄内风 > 天麻钩藤汤
编号:10398320
天麻钩藤饮加减在老年心脑疾病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0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0-1541-02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而且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越来越小。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所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多因情绪激动、暴怒伤肝、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灼阴伤,以致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阳化风、肝风上扰而发病,故用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滋阴清热,治疗心脑疾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高血压 患者,男,58岁,1996年3月1日诊。患者高血压病8年,病情反复发作,这次因与儿子生气后,突然眩晕,起立和行走时眩晕加重,伴有头痛、头胀、失眠、烦躁、易怒、肢体麻木、口干、神疲乏力、大便干燥、小便黄、舌红、苔黄少津,脉弦细数,BP23.4/15.6kPa。患者发病后口服复方降压片、芦丁、地巴唑等药,疗效不佳。辨证属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故投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天麻、山栀、杜仲、牛膝、益母草各12g,钩藤(后下)、黄芩、桑寄生、茯神、夜交藤各15g,石决明、生赭石、生龙牡各30g(先煎),元参20g,大黄(后下)9g。服药4剂后眩晕、头痛、头胀明显好转,肢体麻木减轻,情绪稳定,BP20/13.0kPa,随上方加减服用12剂后诸症基本消失,BP16.9/10.4kPa。
, 百拇医药
    1.2 脑梗塞 患者,男,63岁,1995年8月3日诊。患者于10天前自感右侧肢体轻度麻木,经当地医院诊为受风,服用防风通圣丸后疗效不佳。于当天晨起时,自觉右侧肢体沉重无力,不能任步;言语含糊不清,伴头晕目眩、失眠、急躁易怒,急来我院就诊。查体:BP24.7/14.3kPa。口角左歪,流涎,右手握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级,舌质红,紫暗,苔薄黄,脉弦涩,头部CT提示,左基底节脑梗塞,脑内多发性腔隙性梗塞,此证属肝阳化风,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脉络痹阻,筋脉失养。方取:天麻钩藤饮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天麻、夜交藤、益母草、栀子、川牛膝、川芎、当归、地龙、甘草各12g,钩藤(后下)、杜仲、茯神、黄芩、赤芍各15g,服药14剂后,右侧肢体活动功能明显改善,麻木明显减轻,言语较前畅利,头已不晕,在原方上加减服20剂后,诸症消失,停药后嘱患者继续锻炼恢复。

    1.3 脑出血 患者,女,54岁,1998年1月4日诊。患者1个月前因下岗后着急生气,自感头痛、头胀,午饭后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呕吐,面赤身热,烦躁不安,在当地医院急诊入院,入院后经CT诊断为脑出血,经1个月治疗后,病情稳定,神志清楚,出院后随即来我院诊治。来时查体:BP20/13.0kPa,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时有流涎,右侧肢体瘫痪,右上肢肌力0,右下肢肌力Ⅰ级,伴有眩晕、视物昏花,时有头痛、头胀、烦躁易怒、口干,自感悲伤欲哭,右侧肢体深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征阳性,舌红,苔黄少津,脉弦细数。辨证属肝肾阴虚,肝风内动,风中脏腑,气虚血瘀,经络痹阻,筋脉失养所致。投以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2g,钩藤15g(后下),石决明30g(先煎),杜仲、栀子、川牛膝、川芎、地龙、甘草各12g,黄芩、黄芪、赤芍、山萸肉、枸杞子、补骨脂、伸筋草各15g,熟地20g。服药10剂后,右侧肢体活动明显恢复,能自行下床行走,上肢恢复较差,语言较前好转,头晕、头痛明显减轻,BP18.5/12.1kPa。上方加减配合针灸治疗,2个月后,诸证基本消失。停药后嘱其改善饮食结构,稳定情绪,锻炼恢复。
, 百拇医药
    1.4 脑萎缩 患者,女,71岁,1997年3月16日诊。患者3个月前,自感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头昏欲睡、失眠多梦。6日后,头晕目眩加剧,逐渐少语,就诊前1周,小便失禁,纳呆多寐,遂来我院诊治。发病后,脑CT报告脑萎缩,诊时查体,表情痴呆,语声低微,言语蹇涩,问不应答,行走不便,嗜睡,小便失禁,舌红紫,苔黄腻,脉沉弦细。此乃肝阳化风,痰阻脑窍,气虚血瘀,治拟平肝熄风,益气活血通络,兼以涤痰开窍。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半夏、栀子、坤草、远志、甘草各12g,钩藤15g(后下),白术、黄芩、丹参、赤芍、石菖蒲、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桑螵蛸各15g,石决明30g(先煎)、黄芪30g。服药12剂后,精神明显好转,颜面渐有表情,小便能自控,主动与旁人谈话,头晕目眩消失,继续服药20天能在家人陪同下散步。

    1.5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 患者,男,63岁,1994年11月13日诊。患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病史8年,长期不规则的服用速效救心丸、丹参片、冠心苏合丸、硝酸甘油等药。近因家务劳累,加之生气,天气变冷,自觉头晕加重,心前区疼痛如针刺,痛时向左腋下放射,疼痛时重时轻,伴有胸闷憋气,善叹息,每因情绪激动后症状加重,失眠心悸气短,活动时气喘加重,神疲乏力,舌胖质淡,苔白腻,脉沉弦涩,BP20/13.0kPa,心率68次/min,律不齐。辨证属于肝风内动,心气不足,胸阳被遏,瘀阻脉道,治拟镇肝熄风,益气通阳化瘀。方用天麻钩藤饮加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天麻12g,钩藤12g(后下),杜仲、牛膝、薤白、桂枝、柴胡、桃仁、乳没、甘草各12g,夜交藤、全瓜蒌、丹参、桔梗、枳壳、元胡、灵脂各15g,黄芪30g。服药7剂后眩晕、心前区疼痛明显减轻,胸闷憋气好转,在上方加减,连服20剂后,诸证消失。
, 百拇医药
    1.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患者,女,60岁,1996年7月12日诊。3年前因头晕,右上肢麻木,当地X线诊断为颈椎病,曾服壮骨关节丸、骨仙片等药,症状无有好转。近日来,头部胀痛难忍,轻者绵绵不休,时有头晕欲仆,双上肢麻木,有时行走需人搀扶,伴有恶心欲吐,头颈转动时上述诸症加重,面色晦暗,舌淡,边有瘀点,苔薄,脉涩,BP18.4/ 11.9kPa。X线见颈椎4、5、6椎后缘呈增生改变,多普勒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证属肝阳化风,痰浊内阻,经脉不通。治拟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半夏、杜仲、川牛膝各12g,钩藤15g(后下),白术、丹参、陈皮、朱茯神各15g,石决明30g(先煎),蜈蚣3条。服药5剂后头晕、头痛、上肢麻木减轻,头颈能正常转动,上方加减连续服用14剂后,诸症消失。

    2 讨论

    笔者近年来应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根据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的原则,虽然是六种不同的疾病,但成因都是由于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阳化风、肝风内动所致。故用天麻钩藤饮为主方以平肝熄风,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均有平肝熄风之效;配以山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偏亢;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合而用之可使肝热得清,肝风得熄,诸证自愈,根据患者特殊情况,随证加减,疗效更佳。

    作者单位:300400天津传统医药研究所

    (收稿日期:2003-10-11) (编辑 李阳), 百拇医药(陈发喜)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治风剂 > 平熄内风 > 天麻钩藤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