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8期
编号:10398035
穴位注射加中药治疗胃下垂80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8-0729-01

    笔者近几年来以穴位注射加中药治疗胃下垂8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均为门诊病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25~65岁,平均43岁;病程25天~4年,平均1.5年。全部病例均经X线钡检确诊。X线钡检见胃张力低蠕动减缓,胃小弯在髂嵴连线下2~3cm58例,3~6cm22例。全部患者为瘦长体型,有中上腹部疼痛,腹胀平卧后减轻,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嗳气等自觉症状。中医辨证中气虚弱型58例,中虚气滞型15例,脾胃虚寒型7例。

    1.2 治疗方法 (1)穴位注射:选双侧胃俞、足三里。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穴位。注射器抽取胎盘组织液2ml,维生素B 6 2ml,以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后将针头迅速刺入穴位皮下,缓慢推进,待出现酸麻胀重等针感时,抽无回血即可将药液注入1ml。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和溢液,隔日注射1次,10次为1疗程。(2)中药治疗: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黄芪30g,党参30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10g,升麻5g,柴胡5g,当归10g,陈皮10g;气滞甚者加砂仁5g,蔻仁5g,枳实10g;偏寒者加吴萸3g。肉桂3g,淡干姜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天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以临床症状以及X线钡检为判断指征。痊愈:自觉症状消失,X线钡检胃恢复正常位置。有效:临床症状减轻,X线钡检胃位置有所上升,但未完全恢复正常位置。无效:自觉症状未减轻,或经X线钡检胃下垂位置与治疗前相同。

    2 结果

    经1~3个疗程治疗,痊愈5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3岁,1999年10月5日初诊,中上腹部坠痛1年余,腹胀,平卧后减轻、全身乏力、嗳气、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脉细弱,X线上消化道钡剂检查诊为胃下垂(胃小弯在髂嵴连线下4cm),中医辨证:中气虚弱,内服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g,党参30g,白术15g,茯苓15g,升麻5g,柴胡5g,薏苡仁30g,葛根10g,甘草5g;每日1剂。同时双侧胃俞、足三里穴位注射胎盘组织液和维生素B 6 ,隔日1次,共治疗40天,诸症消失,X线上消化道钡剂复查胃位置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

    4 体会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多因劳累负重,饥饱失常,暴饮暴食等日久损伤脾胃,中气不足、固摄无力,致使胃体松弛而渐下垂。对此病一直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试用穴位注射加中药治疗疗效尚满意。用胎盘组织液和维生素B 6 穴位注射胃俞、足三里,除药物发挥本身的药理作用外,且针和药液对穴位刺激通过经络反射和经络的循行路线、迅速而持久的调整胃的生理功能,可致使松弛的胃平滑肌收缩有力,促进蠕动,消除胃的病理状态。胃下垂多属虚证,常见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内服,可使中气不足气虚下陷的胃下垂恢复正常。以上两种方法合并使用,相辅相成,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对基层医院不失是一种经济、简便、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单位:226531江苏省如皋市石庄中心医院

    (收稿日期:2003-09-10)

    (编辑 洋洋), 百拇医药(曹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