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3年第9期
编号:10398289
输血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9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9-0855-02

    输血是现代医学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输血和注射的血液制品也是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有十几种。其中最严重的是爱滋病和肝炎。

    1 常见的血源性疾病与病原体

    见表1。

    表1 输血传播疾病与病原体略

    2 输血相关疾病的预防

    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共同责任。临床医务人员应了解输血具有一定的风险,可能引起多种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疾病,严重时有致命危险。因而,输血的原则是保证输血安全和有效。其中安全又居首位。为预防及控制输血传播疾病,必须采取以下措施。2.1 严格筛选献血者和供血者 (1)提倡公民无偿献血,提高血液质量。(2)必须对供血者进行严格规范的体格检查,如:血压、心率、呼吸等。(3)必须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各项血液检查。供血者血液检查项目及标准见表2。
, http://www.100md.com
    表2 供血者血液检查项目及标准检查项目 标准略

    2.2 加强采供血活动和血液制品生产的管理 采血及输血使用的器械必须有生产单位和名称、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并在有效期内一次使用。用后消毒,毁形不得重复使用;血液的采集和血液制品的生产必须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采供血机构血液管理办法》进行,严禁非法的采供活动;对采出的血液必须进行检验,合格的血液才能供给临床。检验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发出,不得用于临床。

    2.3 对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 对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另一道防线。虽然对献血者严格筛选和血液在加工中严格操作,可大大提高血液质量和安全度,但不能完全控制病毒传播。这是因为在病毒感染初期,人体尚未产生相应抗体,或抗体水平甚低,未达到可检出水平;还有实验方法、试剂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的限制,以及人为差错的影响。有些可引起输血传播的病毒与微生物,尚无检测方法,或根本还没发现。因此,对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输血安全。血清蛋白经60℃、10h加热可灭活病毒,无传播肝炎的危险性。Cohn氏低温乙醇法制备的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一般也无传播肝炎的危险性。其他血浆蛋白制品均需作病毒灭活或病毒去除。
, 百拇医药
    2.4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输血有可能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与相关疾病的传播。因此在考虑对病人输血时,应当权衡利弊,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确定需要输血,要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一般认为自身输血是比较安全的,应当提倡。据有关报道,保存血要比新鲜血安全,例 如4℃保存72h以上的血无传播梅毒危险,4℃保存2周以上的血,可减少疟疾传播的危险。4℃保存10天以上的血可减少HTLV传播的危险。

    2.5 普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知识 各级各类卫生管理人员和广大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严峻形势,以及预防和控制血液传播疾病,尤其是预防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迅速普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知识,增强预防和控制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把预防工作贯穿于医疗卫生工作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田兆嵩.输血技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52-267.2 李阳.基础输血学.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1,400-401.

    作者单位:1 476000河南省商丘市中心血站

    2 河南省商丘市中心医院

    (收稿日期:2003-09-01)

    (编辑 刘娜), 百拇医药(宁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