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电监测导联电极放置部位的探讨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2-1841-01
心电监测是重要的生命监测手段之一。儿科监护仪常应用三条导联线,分别与相应的LA,RA,LL三个电极相接,进行监测。多年来对三个导联电极放置部位各异,所得示波图形有差异,不利于心电图诊断分析。为了从心电监测中获得与心电图标准导联类似的图形,及早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心电图变化,给临床抢救和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采用心电图标准导联Ⅱ为对照,选择改良爰氏三角法和阻抗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2年1~12月住院患儿200例,男112例,女88例,年龄1~12岁。其中肺部疾病而无心脏疾患99例,心律紊乱49例,先天性心脏病52例。
2 方法
改良爰氏三角法(简称改良法)心电监测导联电极放置部位如下:LA-连接胸骨下电极,RA-连接左侧锁骨下电极,LL-连接左下肢部电极。阻抗法心电监测导联电极放置部位:LA-连接胸骨下电极,RA-连接左侧腋前线肋缘下电极,LL-连接右侧腋前线肋缘下电极。使用三导心电图机描记心电图,导联电极放置部位:LA-连接右上肢电极,RA-连接左上肢电极,LL-连接左下腹电极。
, 百拇医药
三种方法均选择心电导联Ⅱ,行速25mm/s,记录1min心动周期。
3 结果
对200例患儿同时应用改良爰氏三角法,阻抗法及心电图标准导联法Ⅱ导联所描记心电图形进行比较观察。改良法与心电图标准导联比较,两者在Ⅱ导联P-QRS-T波形态、时间、电压、频率、节律和异常波形,十分相似。阻抗法与心电图标准导联法比较,前者在Ⅱ导联的P波图像不清,QRS波形态不一,ST段下降或提高,T波相似。P-QRS-T时间、频率、节律相似,电压偏高,异常波形有差异。
将200例患儿按年龄分组,新生儿40例,~3岁93例,~6岁45例,~12岁22例。应用改良法和阻抗法,分别与心电图标准导联法Ⅱ导联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应用改良法和阻抗法均不受年龄因素影响。
将200例患儿按疾病分为肺部疾病,心律紊乱,先天性心脏病三组。应用改良法和阻抗法,分别与心电图标准导联法的Ⅱ导联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改良法和阻抗法均不受疾病因素的影响。
, 百拇医药
4 讨论
改良爰氏三角法结合儿科特点,并根据爰氏三角法学说,将右上肢(RA)、左上肢(LA)、左下肢(LL),定为三点,连接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心电监测时,将监护仪的三条导联线分别与相应的LA、RA、LL三个电极相连,可以选择显示出标准导联心电图。改良后的爰氏三角法,是将监护仪的三条导联线,分别与相应的左锁骨下(替代左上肢),右锁骨下(替代右下肢),左下腹部(替代左下肢)三个电极相连,因此也可以选择显示出类似标准导联(Ⅰ、Ⅱ、Ⅲ)心电图。
选用改良爰氏三角法优于阻抗法。(1)可获得标准导联心电图类似的监测结果。特别是Ⅱ导联,心电图的P-QRS-T波基线稳定,图像清晰,波幅适度,监测图像准确,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电极放置部位合理。上胸部皮肤薄且平坦,肌电干扰小,电极片易于固定,可保证心电监测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且不影响医生对患儿的心、肺部位的检查和治疗。(3)可同时监测呼吸频率和呼吸运动图。改良爰氏三角法是一种迅速、准确地为儿科患者进行心电监测的最佳方法。采用该监测方法,减少了以前多样化导联电极部位选择的繁琐,避免心电监测中技术误差,适于临床人员记忆操作。各种型号监护仪均可用此法。
作者单位:213003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 李年令), 百拇医药(李静)
心电监测是重要的生命监测手段之一。儿科监护仪常应用三条导联线,分别与相应的LA,RA,LL三个电极相接,进行监测。多年来对三个导联电极放置部位各异,所得示波图形有差异,不利于心电图诊断分析。为了从心电监测中获得与心电图标准导联类似的图形,及早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心电图变化,给临床抢救和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采用心电图标准导联Ⅱ为对照,选择改良爰氏三角法和阻抗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2年1~12月住院患儿200例,男112例,女88例,年龄1~12岁。其中肺部疾病而无心脏疾患99例,心律紊乱49例,先天性心脏病52例。
2 方法
改良爰氏三角法(简称改良法)心电监测导联电极放置部位如下:LA-连接胸骨下电极,RA-连接左侧锁骨下电极,LL-连接左下肢部电极。阻抗法心电监测导联电极放置部位:LA-连接胸骨下电极,RA-连接左侧腋前线肋缘下电极,LL-连接右侧腋前线肋缘下电极。使用三导心电图机描记心电图,导联电极放置部位:LA-连接右上肢电极,RA-连接左上肢电极,LL-连接左下腹电极。
, 百拇医药
三种方法均选择心电导联Ⅱ,行速25mm/s,记录1min心动周期。
3 结果
对200例患儿同时应用改良爰氏三角法,阻抗法及心电图标准导联法Ⅱ导联所描记心电图形进行比较观察。改良法与心电图标准导联比较,两者在Ⅱ导联P-QRS-T波形态、时间、电压、频率、节律和异常波形,十分相似。阻抗法与心电图标准导联法比较,前者在Ⅱ导联的P波图像不清,QRS波形态不一,ST段下降或提高,T波相似。P-QRS-T时间、频率、节律相似,电压偏高,异常波形有差异。
将200例患儿按年龄分组,新生儿40例,~3岁93例,~6岁45例,~12岁22例。应用改良法和阻抗法,分别与心电图标准导联法Ⅱ导联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应用改良法和阻抗法均不受年龄因素影响。
将200例患儿按疾病分为肺部疾病,心律紊乱,先天性心脏病三组。应用改良法和阻抗法,分别与心电图标准导联法的Ⅱ导联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改良法和阻抗法均不受疾病因素的影响。
, 百拇医药
4 讨论
改良爰氏三角法结合儿科特点,并根据爰氏三角法学说,将右上肢(RA)、左上肢(LA)、左下肢(LL),定为三点,连接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心电监测时,将监护仪的三条导联线分别与相应的LA、RA、LL三个电极相连,可以选择显示出标准导联心电图。改良后的爰氏三角法,是将监护仪的三条导联线,分别与相应的左锁骨下(替代左上肢),右锁骨下(替代右下肢),左下腹部(替代左下肢)三个电极相连,因此也可以选择显示出类似标准导联(Ⅰ、Ⅱ、Ⅲ)心电图。
选用改良爰氏三角法优于阻抗法。(1)可获得标准导联心电图类似的监测结果。特别是Ⅱ导联,心电图的P-QRS-T波基线稳定,图像清晰,波幅适度,监测图像准确,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电极放置部位合理。上胸部皮肤薄且平坦,肌电干扰小,电极片易于固定,可保证心电监测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且不影响医生对患儿的心、肺部位的检查和治疗。(3)可同时监测呼吸频率和呼吸运动图。改良爰氏三角法是一种迅速、准确地为儿科患者进行心电监测的最佳方法。采用该监测方法,减少了以前多样化导联电极部位选择的繁琐,避免心电监测中技术误差,适于临床人员记忆操作。各种型号监护仪均可用此法。
作者单位:213003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 李年令), 百拇医药(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