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农垦职工高血压调查及治疗方法探讨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15-1432-03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而多发的心血管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改变,社会因素变化,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也明显增加。有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趋向年轻化,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近40年平均每10年上升50% [1,2] 。国内外有关高血压监控和防治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我们以广东农垦广州地区职工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了解该企业职工高血压发生情况,探讨该企业职工高血压综合治疗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据2000年广东农垦统计资料显示:广东农垦广州地区有职工7219人,其中女2914人,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91人进行调查,其中男1115人,女776人,年龄18~92岁,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见表1)[3] 。
, 百拇医药
2 结果
调查总人数1891人,发现高血压250例,占总调查人数的13.27%。男女病例分别为152例及98例。高血压发生率与年龄成正比,<29岁组发生率1.9%,>70岁组发生率达49.66%。1级高血压及其亚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 绝大多数(218:32,见表2)。在高血压危险因素调查中,以肥胖、高脂高盐饮食及遗传因素多见,男性高血压患者多有吸烟史。250例患者中有84人不知自己患有高血压,43人从未测量过血压,以体力劳动者为多。在已知自己患有高血压的166人中,有39人从未治疗或仅间断、短时服用降压药,有57人间隔2个月以上才测量一次血压。离退休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及文化程度较高者对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相对较高,并经常(<1个月)测量血压。表1 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 表2 广东农垦广州区职工高血压情况调查表年龄(岁) 注:有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塞的高血压患者,血压<180/110mmHg仍计为3级高血压 按高血压水平,针对有无糖尿病及心、脑、肾等疾病分别予不同的治疗措施,分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身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具体内容如减重、限盐、低脂饮食、增加及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戒烟限酒、监测血压等高血压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高危个体进行重点干预。加强对高血压检出者的随访和管理。该方法主要针对1级高血压及亚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进行。对2级、3级高血压及经过非药物治疗3个月血压仍>150/95mmHg者进行药物治疗。使用降压药的原则是采用最小剂量以获得最好疗效而不良反应减至最少。最好使用1日1次有持续降压作用的药物。经不断调整用药类型和剂量,坚持服用3个月效果不明显者,则采用 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应用。250人中有173人坚持每日服药并定期或不定期复测血压;19人服药1周~3个月,因复测血压在正常高值以下或服药后头痛、咳嗽等不适而自行停止治疗;47人已无任何不适、测量血压不便或经济困难等理由未进行任何治疗;1人患有动脉导管未闭,2人妊娠分娩后血压降至正常故不建议药物治疗;6人因辞工失去联系。在坚持服药治疗的173人及自行停止服药的19人中,59岁以上离退休老人、机关工作人员和知识分子居多。所用药物多为每日服用1次的钙拮抗剂、ACEI、ARB或利尿类复方制剂。联合用药多发生在59岁以上及2级、3级高血压者。表3 各年龄段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类型情况 (略) 注:以上为坚持服药和自行停止服药的高血压患者总数 配合加强社区干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等,1年以后绝大部分患者血压降至139/89mmHg以下,但在劳累、情绪波动、失眠、中度以上体力劳动后血压波动较大。47人血压持续在149/90mmHg以上,其中9人波动在160/100mmHg左右。4人经三级甲等医院检查后诊为“高血压肾病”或“糖尿病肾脏病变”。坚持治疗的173人至2003年2月未发生脑卒中危急事件,1位76岁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该企业随机抽查的1891人中,高血压发生率为13.27%,高于我国1991年高血压普查11%的水平 [4] 。高血压在39岁以后发生率上升明显,70岁以上老人近50%患有 不同程度的高血压,与国内孙宝贵调查结果相似 [5] ;提示该企业职工整体生活水平较高及老年人比例较大。治疗方面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加强社区干预等措施基础上,针对患者个体血压及心、脑、肾情况,采用不同类型、不同剂量、不同药物联合等合理方法,1年后大多数人可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可见,大力倡导科学生活方式,采用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高血压及其心、脑等严重事件的发生可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吴英恺.迎接全国高血压日.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6(5):209.
2 刘国仗.高血压的诊断与分类.中华内科杂志,1999,38(8):572.
, http://www.100md.com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中华内科杂志,2000,39(2):140-144.
4 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协作组.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工作总结.高血压杂志,1995,3(增刊):1.
5 孙宝贵.不同年龄段高血压的特征及治疗.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3,30(3):166.
作者单位:1510507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广东燕岭医院
(编辑一 坤), 百拇医药(杨达华)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而多发的心血管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改变,社会因素变化,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也明显增加。有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趋向年轻化,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近40年平均每10年上升50% [1,2] 。国内外有关高血压监控和防治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我们以广东农垦广州地区职工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了解该企业职工高血压发生情况,探讨该企业职工高血压综合治疗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据2000年广东农垦统计资料显示:广东农垦广州地区有职工7219人,其中女2914人,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91人进行调查,其中男1115人,女776人,年龄18~92岁,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见表1)[3] 。
, 百拇医药
2 结果
调查总人数1891人,发现高血压250例,占总调查人数的13.27%。男女病例分别为152例及98例。高血压发生率与年龄成正比,<29岁组发生率1.9%,>70岁组发生率达49.66%。1级高血压及其亚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 绝大多数(218:32,见表2)。在高血压危险因素调查中,以肥胖、高脂高盐饮食及遗传因素多见,男性高血压患者多有吸烟史。250例患者中有84人不知自己患有高血压,43人从未测量过血压,以体力劳动者为多。在已知自己患有高血压的166人中,有39人从未治疗或仅间断、短时服用降压药,有57人间隔2个月以上才测量一次血压。离退休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及文化程度较高者对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相对较高,并经常(<1个月)测量血压。表1 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 表2 广东农垦广州区职工高血压情况调查表年龄(岁) 注:有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塞的高血压患者,血压<180/110mmHg仍计为3级高血压 按高血压水平,针对有无糖尿病及心、脑、肾等疾病分别予不同的治疗措施,分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身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具体内容如减重、限盐、低脂饮食、增加及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戒烟限酒、监测血压等高血压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高危个体进行重点干预。加强对高血压检出者的随访和管理。该方法主要针对1级高血压及亚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进行。对2级、3级高血压及经过非药物治疗3个月血压仍>150/95mmHg者进行药物治疗。使用降压药的原则是采用最小剂量以获得最好疗效而不良反应减至最少。最好使用1日1次有持续降压作用的药物。经不断调整用药类型和剂量,坚持服用3个月效果不明显者,则采用 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应用。250人中有173人坚持每日服药并定期或不定期复测血压;19人服药1周~3个月,因复测血压在正常高值以下或服药后头痛、咳嗽等不适而自行停止治疗;47人已无任何不适、测量血压不便或经济困难等理由未进行任何治疗;1人患有动脉导管未闭,2人妊娠分娩后血压降至正常故不建议药物治疗;6人因辞工失去联系。在坚持服药治疗的173人及自行停止服药的19人中,59岁以上离退休老人、机关工作人员和知识分子居多。所用药物多为每日服用1次的钙拮抗剂、ACEI、ARB或利尿类复方制剂。联合用药多发生在59岁以上及2级、3级高血压者。表3 各年龄段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类型情况 (略) 注:以上为坚持服药和自行停止服药的高血压患者总数 配合加强社区干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等,1年以后绝大部分患者血压降至139/89mmHg以下,但在劳累、情绪波动、失眠、中度以上体力劳动后血压波动较大。47人血压持续在149/90mmHg以上,其中9人波动在160/100mmHg左右。4人经三级甲等医院检查后诊为“高血压肾病”或“糖尿病肾脏病变”。坚持治疗的173人至2003年2月未发生脑卒中危急事件,1位76岁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该企业随机抽查的1891人中,高血压发生率为13.27%,高于我国1991年高血压普查11%的水平 [4] 。高血压在39岁以后发生率上升明显,70岁以上老人近50%患有 不同程度的高血压,与国内孙宝贵调查结果相似 [5] ;提示该企业职工整体生活水平较高及老年人比例较大。治疗方面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加强社区干预等措施基础上,针对患者个体血压及心、脑、肾情况,采用不同类型、不同剂量、不同药物联合等合理方法,1年后大多数人可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可见,大力倡导科学生活方式,采用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高血压及其心、脑等严重事件的发生可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吴英恺.迎接全国高血压日.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6(5):209.
2 刘国仗.高血压的诊断与分类.中华内科杂志,1999,38(8):572.
, http://www.100md.com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中华内科杂志,2000,39(2):140-144.
4 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协作组.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工作总结.高血压杂志,1995,3(增刊):1.
5 孙宝贵.不同年龄段高血压的特征及治疗.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3,30(3):166.
作者单位:1510507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广东燕岭医院
(编辑一 坤), 百拇医药(杨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