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2期
编号:10399199
慢乙肝、肝硬化血清HA、LN、IV-C及TNF、IL-6测定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HA(透明质酸)、LN(层粘蛋白)、Ⅳ-C(Ⅳ胶原)及TNF(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对肝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44例慢乙肝、31例肝硬化患者血清HA、LN、Ⅳ-C、AFP及TNF、IL-6含量并与32例正常对照组相比。结果 六种药盒血清含量均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血清HA、LN、Ⅳ-C、AFP、TNF含量明显高于慢乙肝组(P<0.01),失代偿期高于代偿期;慢乙肝组活动性较非活动性升高。慢乙肝患者血清IL-6含量明显高于肝硬化(P<0.01),活动性患者较非活动性有增高趋势。结论 HA、LN、Ⅳ-C、AFP含量与肝功及病程相关。血清Ⅳ-C含量可反映肝脏活动性损害和早期诊断肝硬化。测定HA、LN、Ⅳ-C及AFP、TNF、IL-6对慢乙肝及肝硬化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 肝病 HA LN Ⅳ-C TNF IL-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2-1818-03
, 百拇医药
    本文对44例慢乙肝、3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HA(透明质酸)、LN(层粘连蛋白)、Ⅳ-C(Ⅳ型胶原)及TNF(肿 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AFP测定,旨在探讨其对肝病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肝病组 75例(男45,女30),其中肝功异常、具有肝炎临床症状、经血清病原学检查后确诊的44例慢乙肝患者;经生化、B超、CT确诊后住院的31例肝硬化患者。

    1.1.2 对照组 32例(男22,女10)为经我院体检除外肝、肾、心血管等疾病,肝功正常,血清病原学阴性的健康正常人。

    1.2 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药盒HA、LN、Ⅳ-C为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提供;TNF、IL-6为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AFP为北京401所提供。测量仪器为北京261厂提供FT-630G10探头测量仪。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计算机软件PEMS处理,经Q检验 用ˉx±s表达。

    2 结果

    六种药盒血清含量均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乙肝组血清HA、LN、Ⅳ-C、AFP、TNF含量明显高于慢乙肝组(P<0.01);肝硬化组IL-6含量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1),活动性患者IL-6含量较非活动性患者有增高趋势。

    2.1 HA、LN、Ⅳ-C、TNF、IL-6检测结果 见表1。

    2.2 肝功状况、AFP与HA、LN、Ⅳ-C检测范围比较 见表2。

    表1 HA、LN、Ⅳ-C、TNF、IL-6检测结果 (略)

    表2 肝功状况、AFP与HA、LN、Ⅳ-C检测范围比较略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近年来,应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肝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1] 。从表1看出:44例慢乙肝和31例肝硬化,血清HA、LN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人相比P<0.01,其中肝硬化组明显高于慢乙肝组(P<0.01)。从表2看出:慢乙肝组活动性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者;肝硬化组失代偿期明显高于代偿期。说明该二项检测对判断肝病的病程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指标,其随慢性肝炎活动性病变及肝硬化程度而显著增加,可作为肝活性纤维化损伤的定量指标,如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好 [2] 。有学者报道:LN在血清中的含量变化,是反映肝脏活动性损害和早期诊断肝硬化的良好指标,肝组织中LN大量出现可能预示着晚期肝硬化的出现 [3]

    Ⅳ-C型胶原是存在于肝细胞外间质的五种胶原蛋白之一,正常时只占肝胶原总量的0.1%,但在肝纤维化时与肝组织中纤维程度呈平行关系 [1] 。慢乙肝和肝硬化患者血清Ⅳ-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说明由于肝 组织实质性损伤、Ⅳ-C过量合成及降解入血增多,使Ⅳ-C含量增多。其中肝硬化患者明显高于慢乙肝患者(P<0.01),肝硬化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隔形成,其纤维化程度较高,故肝硬化患者血清Ⅳ-C含量明显增高。Ⅳ-C在肝纤维化时出现较早,肝硬化代偿期,只要肝功有异常改变,Ⅳ-C则有变化,因此能较好地反映慢性肝病早期纤维化趋势。
, 百拇医药
    TNF、IL-6是一类由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分泌的具有调节细胞功能的细胞因子,是参与机体炎症、免疫反应和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介质,且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有报道证实,细胞因子与肝纤维化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4]

    本文检测的44例慢乙肝和31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NF、IL-6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组相比P<0.01。我们认为,由于患者体内存在有持续肝炎病毒感染和高含量的免疫复合物合并肠道内革兰阴性细菌感染,释放LPS入血有关 [5] 。这些因素可刺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内皮细胞等产生IL-6和TNF。TNF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正常情况下具有抗肿瘤、抗感染等作用,对机体有用。但如持续释放或产生过多或与其他的细胞因子的关系失调,也可引起机体的发热、休克、恶病质、组织器官出血性坏死等反应,甚则参与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本文检测结果显示,31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NF明显高于慢乙肝组(P<0.01),尤其在失代偿期明显高于代偿期。进一步说明肝硬化时肝脏受病毒感染后能导致或促进单核细胞合成和释放TNF,以及患者体内的内毒素免疫复合物促进机体大量分泌TNF。
, http://www.100md.com
    本文检测的44例慢乙肝患者血清IL-6含量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1),由于慢性肝病时,体内病毒持续感染和免疫复合物长期存在或内毒素的经常作用,刺激体内淋巴细胞的活性,产生大量的免疫介质,使血清IL-6含量明显增加。由于肝细胞也能产生IL-6,加之TNF对IL-6的产生具有正调节作用。同时由于肝脏的损伤对这些细胞 因子的清除力降低,致使血清浓度持续升高,反过来进一步加重肝脏的炎性反应,同时刺激细胞外基质的分泌,产生并加重肝纤维化进程。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Ⅳ-C及TNF、IL-6对慢乙肝及肝硬化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峰,孔宪涛.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中华内科杂志,1994,33(1):58.

    2 陈登登,吴平,陈贻胜,等.胃肠病学和肝病杂志,1997,6(4):324.

    3 高峰,孔宪涛,谢映华,等.临床肝胆病杂志,1995,11(1):36.

    4 荆俊杰,张静,杨守京.细胞因子-白介素6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临床肝胆病杂志,1997,13(4):177.

    5 何浩明,姜秀云,吴惠毅,等.乙肝患者血清中抗大肠杆菌水平的观察.临床肝胆病杂志,1991,7(2):102.

    作者单位:650031云南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编辑 李年令), http://www.100md.com(黄维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