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3年第12期
编号:10400377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年第1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12-1101-01

    急性脑梗塞是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如果在缺血组织出现不可逆损害前溶栓,使梗塞血管再通,可以减少缺血性损害。低分子肝素可改变血液粘度,促进血液流动,增加细胞表面电荷,从而增强抗凝聚、抗血栓作用。我科3年来用低分子肝素加常规治疗与不加肝素常规治疗96例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1998~2001年所收治96例,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疗标准,并经CT证实为脑梗塞。条件:发病72h之内,年龄<65岁,血压不超过192/100mmHg,无意识障碍,无高颅压,抗凝治疗前,向家属交待抗凝目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出血问题,家属同意签字后方可加肝素治疗。我们将入选9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男38例,女8例。对照组男39例,女7例。两组平均年龄:治疗组61.3岁,对照组60.7岁。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将入选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按常规治疗,5%葡萄糖250ml加维脑路通0.8%加胞二磷胆碱0.5%静点,每日1次,1个疗程为14天。若有脑水肿或症状较重者加甘露醇静点,高血糖时或糖尿病者加用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符合用肝素条件,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或无出血迹象者可选用低分子肝素0.5U,皮下注射1日2次。

    1.3 疗效判定 (1)治愈:神志清,语言流利,能独立行走,患者肢体肌力恢复到4~5级。(2)好转:主要体征显著恢复,患肢肌力提高2级以上。(3)无效:主要体征无改善,肌力治疗前后无改变。

    2 结果

    治疗组48例中治愈18例(37.5%),好转28例(58.33%),无效2例(4.17%),治愈好转率96.8%。对照组48例中,治愈4例(8.33%),好转27例(56.25%),未愈17例(35.43%),治愈好转率64.5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低分子肝素对血凝过程中的中枢环节Xa具有抑制作用,使血凝受到障碍。肝素还可以防止血小板粘附、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故用于血栓性疾病。以往用于心血管疾病较多,近年来,低分子肝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应用,越来越被临床医师所重视和应用。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达90%。注射后3h可达抗凝高峰。持续时间10h,故多在每次注射后6~8h采血检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低分子肝素具有分子量小,抗血栓强的作用,生物利用率高,血浆半衰期长,对血小板影响小的特点,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率低 [1] 。本组所收治48例治疗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出现出血性脑梗塞。笔者认为,选择好用药适应证,对于患者以后生存质量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肝素治疗时间72h之内效果更佳,一般监测下用3~7天。低分子肝素不仅具有抗凝抗血栓,还具有降低血脂,降低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的作用 [2] 。因此低分子肝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有较好的前景。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李小祥,李耐之.低分子量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药学进展,1994,18(1):6-10.

    2 郭怀莲.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1996,4(3):185-186.

    (收稿日期:2003-09-03)

    作者单位:1050011河北省石家庄铁路中心医院

    2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编辑晓 亮), 百拇医药(刘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