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401783
脑出血患者恢复期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4-0381-01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常伴有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是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经过系统治疗后,常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给病人带来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现就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脑出血病人中,对30例恢复期病人进行护理总结。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7~71岁,平均57.6岁,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17例,脑叶出血8例,脑室出血5例。其中手术治疗13例。预后情况按日常生活能力标准判定,完全恢复工作7例,生活自理11例,生活半自理9例,卧床不起3例。

    2 护理体会

    2.1 基础护理 由于部分病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甚至卧床不起,因此,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应不怕脏,不怕累,为病人勤翻身,给患者改变体位,减少局部持续受压。勤按摩,经常更换被褥,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发生,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防止口腔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预防呼吸道感染。同时注意调节饮食,多食蔬菜水果,有便秘者,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或保留灌肠,保持大便通畅,可减少肠内毒素吸收,改善微循环,也有助于神志恢复。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有条件者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预防继发感染。若有持续导尿患者,应定期更换导尿管,并注意无菌操作,减少泌尿系感染机会。

    2.2 心理护理 由于脑出血是突然发生的,病人及家属均无思想准备,并且经积极治疗后恢复又较缓慢,部分病人反应迟钝,不能言语或言语不清,肢体活动欠佳,自觉对家庭和社会是一种负担,产生自卑感,情绪低落,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甚至绝望,拒绝治疗和护理。此时,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护理人员在护理和照顾病人时,要细心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利用一切机会与病人交谈,用自己的言语、行为和表情去影响并改变病人的错误认识,给病人鼓励和支持,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和恐惧。并且因势利导,有效地为病人排忧解难,使其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并给患者介绍脑出血的基本知识,说明本病易复发,强调预防的重要性,避免情绪激动,过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精神紧张等。并宜进低盐、低脂饮食。要戒烟戒酒,祛除病人的忧虑情绪,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

    2.3 对功能恢复的护理 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给予按摩,并使上、下肢做内收、外展、屈伸动作,防止肢体废用性萎缩,合并失语病人要鼓励病人说话,尽可能指导病人进行一些体育疗法、娱乐疗法。使他们对恢复健康充满信心,保持乐观态度,不得性急,要循序渐进,很快就会恢复。

    收稿日期:2003-01-17)

    作者单位:277516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峄庄分院

    (编辑晓 勇), http://www.100md.com(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