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2期
编号:10401594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2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2-0184-02

    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常见急症之一,发病后如能得到及时合理治疗,大多经过1个月左右时间,病情便趋向稳定进入恢复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安无事,部分病人还可能再发心梗。因此,掌握老年人急性心梗恢复期特点,进行合理护理,对减少复发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笔者近几年来共护理6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梗56例,其中恢复期再发心梗者13例,占23.2%,现结合临床资料,总结一下心梗恢复期应注意问题及护理。

    1 恢复期应避免活动量过大

    老年急性心梗进入恢复期,坏死心肌通过组织修复已经纤维化,这种组织不像正常心肌组织富有弹性,如果瘢痕面积过大还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发生室壁瘤或心功能不全。在我院收治的病人中有2例平时不注意休息,探视人员过多,洗澡时间太长等活动量过大,而致病情加重,再次发生心梗。因此患病后应卧床休息1~4周,第4周后如病情稳定,可帮助病人离床,在室内逐渐活动,活动后如有心悸不适者应减少活动量,目前虽多主张早期离床活动,但老年急性心梗病人病情重,并发症多,故休息应适当延长,必要时选用安眠药。
, 百拇医药
    2 合理调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饱餐后因腹压上升,膈肌抬高,加之胃肠道扩张,血液需求量增加等因素,均加重心脏负担。因此,老年急性心梗恢复期病人,饮食少量多餐,进食不宜过饱,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基于老年人器官组织代谢的特点,适合老年人需要,要精工细做,瘦肉捣成肉末,烹制软焖,不宜过咸、过粘、过油腻,食盐摄入量要限制,鼓励病人多吃蔬菜、水果和纤维素多的食品,禁烟酒、咖啡、茶及其他刺激性物质。老年人对低血糖耐受力差,易感饥饿,根据病情变化及食欲变化可在睡前和起床后加一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加之老年人胃肠蠕动减弱,心肌梗死后因卧床活动量小,更易发生便秘。病人大便过度用力,致腹压上升,可诱发再次心梗。故应提高警惕。在本组收治病人中,有1例因饮食不当致严重便秘,排便费力,时间过久而导致再次心梗。因此,要提醒病人便秘时不要着急,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甘油灌肠导泻。

    3 做好精神护理,保持情绪稳定

, 百拇医药     发生过心梗的病人应防止过于激动和兴奋,以免再次诱发心梗。例如,有一位患者患病1个月,多数时间卧床休息,情绪平稳,病情恢复很快,但经心电图复查知道病情恢复较好后,很兴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逢人便说他心电图ST段返回基线,T波稳定,急于要求出院,当晚就致再次心梗。因此,我们体会:既要防止病人疑病,更要防止过度乐观及激动,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接受一切护理要求。实践证明,心梗病人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比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预后要好。

    4 保持良好的休养环境至关重要

    良好的休养环境对急性心梗病人的恢复至关重要,在护理上要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首先对探视人数和时间要严加控制,病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温度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其次要预防感冒及感染,以免诱发再次心梗。

    5 重视心理护理

    根据老年人心理特点,给予不同的引导方法,是十分重 要的。对于疑病心理,多见于抑郁质型的人,这种患者的病情本来已进入恢复期,仍怀疑是否真正好转,害怕复发,不敢下床适当活动。因此,我们主动与其谈心,设法消疑释虑,必要时可将化验结果拿到床前一起商讨,并告知不适当活动对疾病恢复非利而有害,适当活动能增加免疫力。对过度乐观外向型,我们既要理解,又要解释其影响疾病恢复的一面,使其保持稳定的心态和情绪,正确对待疾病,提高治愈信心。

    (收稿日期:2003-01-08)

    作者单位:255400山东淄博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

    (编辑使 臻), 百拇医药(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