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401784
急诊心理护理的几点误区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4-0381-02

    在多年急诊护理工作中,发现部分急诊护理人员对急诊心理护理不够重视,在认识方面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1 忽视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的作用

    有些急诊科护士认为急诊病人需要尽快抢救或诊治,心理护理则不是必须的,因急诊的任务特点及,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措施制止生命活动的终止或缓解急性发作的症状。但是,心理护理不能忽视。例如接诊一服毒病人,如仅是洗胃,使用对抗药物,病人的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则极可能拒绝治疗甚至再次自杀。再如接一诊消化道出血病人,就诊过程中病人呕吐出少量鲜血。此时,应嘱病人镇定,告诉病人少量呕血目前不会导致严重后果,避免病人对呕血感到恐惧、惊慌,从而导致大出血。

    2 忽视了非语言信息的作用

    有的急诊科护士认为,心理护理是在和病人交谈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病人的心理障碍,而忽诊工作需要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生命,没有时间做心理护理。况且,对于病情危重或有构音障碍者,也无法进行沟通。须知沟通的方法包括使用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交谈只是沟通的方法之一。由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质,在心理护理方面,尤其应当注意非语言信息的应用。护士冷静沉着的态度,整洁的衣着,娴熟的操作技术以及有条不紊的抢救程序,都是对病人有效的安慰。对于某些病情危重的人和被痛苦折磨得精疲力竭者,利用抚摸手或轻拍肩部等非语言手段与病人沟通,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护士衣着不整,态度冷漠,神情紧张,动作慌乱,则很容易给病人造成暗示,怀疑护士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认为自己病情危重,从而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加重病情。当然,只要时间允许,护士也应用语言信息和病人进行沟通。

    3 忽视了患者家属的心理需要

    有的急诊护士认为,护理的服务对象是病人,因而忽视了病人亲属的心理需要。事实上,病人亲属心理反应可能比病人还要复杂,很多人都表现出担忧、焦虑,情绪不稳定和易激惹现象。护士应充分理解患者亲属的心情,在认真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对患者亲属也要有同情心及耐心,态度要和蔼可亲,稳定其情绪。可简单向病人家属介绍患者病情,如“您的病人现在没有生命危险,请放心,我们会尽全 力抢救”。让患者亲属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保持急诊科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秩序,使急诊病人就诊,抢救能够顺利进行。另外,患者亲属的情绪对患者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患者亲属在抢救室门外大声哭泣,患者听到哭声造成暗示,认为自己病得很重,有些老年人可能表现出神情淡漠甚至拒绝治疗。此时,应安慰病人亲属,暂时请他(她)到别的房间休息,切不可因为一位病人来了许多陪护,对患者亲属有厌烦情绪,甚至和病人亲属发生争执。

    (收稿日期:2002-12-30)

    作者单位:250101山东济南济钢集团总公司职工医院

    (编辑晓 亮), 百拇医药(殷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