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2期
编号:10401535
腭咽成型手术困难插管的处理及麻醉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2-0129-02

    随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手术的增加,其困难插管的处理和麻醉方法的选择日益受到重视,现将我院近6年来的麻醉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6~2002年我院86例OSAS患者中于全麻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的15例,其中气管切开7例。病例中,男13例,女2例,年龄30~52岁,体重93.44±12.33kg;患者睡眠鼾声憋气数年并逐年加重,夜晚睡眠憋醒频发,每次约1min;查:双侧扁桃体Ⅱ°肿大,软腭和悬壅垂低垂,咽侧索肥厚,腭咽弓增厚,舌体较大,双侧鼻下甲肥大,间接喉镜见会厌及声带正常,咽部明显狭窄,Mullor(+)。术前行8h SpO 2 监测,最低为56%~70%,呼吸暂停时间>30s,OSAS诊断明确,其中合并高血压、心肌劳损患者6例。
, 百拇医药
    1.2 麻醉方法 对于低氧耐受力差的患者可先行适当的持续压通气治疗,提高睡眠时的血氧饱和度,调整全身状态,使患者耐受手术;术前常规给予肌注阿托品0.5mg,双鼻滴入可卡因、3%麻黄素收缩鼻粘膜血管。静注硫喷妥钠50mg/kg+芬太尼0.2mg+司克林0.1g快速诱导,经鼻插入6 # 螺纹管,插管困难的行环甲膜穿刺导入气管导管。术中芬太尼、万可松、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血压过高或出血患者必要时可行控制性降压。术毕咽部给予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局部注射,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拔管,术后常规吸氧。监护室备好吸引器、喉罩、口咽通气道等抢救用品。

    2 讨论

    2.1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欧洲人群鼾症发生率在16%~19%,日本为13%~16%,我国为13%~17%,OSAS发病率 欧洲国家为1.0%~7.1%,日本为1.3%~4.2%,我国为3.4%,还有学者认为,由于调查手段的限制,实际我国的发病率可能高达7%~13%,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OSAS作为一种源头性疾病,其复杂睡眠及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引起的低通气,而导致的低氧、高碳酸血症,严重者可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失衡,儿茶酚胺,肾素-力学改变,微循环异常等改变,造成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由于机体对这种改变反应有差异性,靶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经多元回归综合分析,现已提示OSAS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及脑中风等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研究提示的OSAS患者中5年病死率在11%~13%,246例8年随访呼吸暂停指数(AHI)≥20者病死率为37%,高于AHI<20者的4%。UPPP手术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睡眠状态下的气道梗阻现象,手术刺激强,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不合理的麻醉或镇静可加重病情,尤其是快速动眼睡眠期抑制了对低氧和高CO 2 的通气反应,降低咽喉张力,引起呼吸功能失调。术后局部水肿,易发生上呼吸道梗阻。
, 百拇医药
    2.2 麻醉体会:(1)OSAS患者多体态肥胖,颈短粗,下颌小,咽腔狭窄,插管困难;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合并高血压、心肌劳损患者多,代偿能力低,手术耐受力差。术前必须做到全面的了解患者状况及代偿能力,控制血压,改善心功能,对插管的难易程度和耐缺氧能力要有充分的评估。(2)对于有严重呼吸暂停及术前血氧监测较低,低氧耐受力差的可先行适当的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时可使上气道保持通畅,消除呼吸暂停,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降低,睡眠结构改善及降低血压及肺动脉高压,具有无创、高效性。(3)即使患者体重较重,麻醉诱导剂量尤其是镇静剂要酌情减量。术中麻醉要深,吸入麻醉可调性好,排除快,呼吸道干燥。(4)术中及时吸除残余血液,对于血压过高或出血患者必要时可行控制性降压;术后止血完善、咽部吸引要彻底,患者完全清醒恢复气道反射后方可拔管,拔管前咽部给予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防止喉水肿和咳嗽反射。术毕密切监视防止拔管后的呼吸梗阻,抢救措施完备。(5)我院以往术前先行气管切开,实践证明气管切开后长期刺激较大,患者术后不耐受烦躁,瘘口愈合较慢,并且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为了便于手 术,以经鼻插管为宜,有益于呼吸道管理。(6)对于声门可见度差,Mallampati分级Ⅲ级的,不可反复插管,以免术后拔管后再梗阻;对于清醒插管,不适合于合并有心脑血管病变的病人。

    (收稿日期:2002-12-24)

    作者单位:130021吉林长春解放军第461医院麻醉科

    (编辑一 坤), http://www.100md.com(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