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401738
中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4-0352-01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笔者自拟中药“上感合剂”治疗201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例中,男105例,女96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1岁,病程最短2h,最长5天。其中卫分证138例,气分证52例,卫气同病11例,全部病例均有发热,腋温大多在38~39℃之间,符合西医“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并除外其他发热性疾病。

    1.2 治疗方法 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8例,对照组103例。基本方组成:连翘6~10g,大青叶6~10g,板蓝根10~15g,金银花6~10g,牛蒡子6~9g,黄芩10~15g,桑叶6~9g,薄荷3~6g,甘草2~3g,发热超过3天以上者薄荷改生石膏15~20g,加生地、芦根;风邪夹湿,纳呆者加苏叶、藿香;咳重者加苦杏仁、枇杷叶;咽喉红肿加菊花、玄参、岗梅根。根据年龄大小药量加减,每日1剂,用清水300ml先将药浸泡0.5g,煎15~20min,取汁分2~4次口服,一般3剂即可。治疗组全部仅用“上感合剂”治疗,对照组则在中药基础上加用抗生素、退热剂等西药辅助治疗。
, 百拇医药
    1.3 疗效判断 服药后2周热退,症状体征消失为有效;服药3天以上不退热、症状体征无改善者为无效。

    2 结果

    见表1~3。表1 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天)表2 疗效对比较 (例)

    上述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疗效总有效率比较,经X 2 检验,P>0.05,无明显差异。

    表3 不良反应比较 (例)注: Δ P<0.01

    3 病案举例

    患儿,男,2岁,发热半天,体温39.3℃,伴鼻塞流涕,干咳少痰,小便黄,纳呆、欲呕,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查体: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粗。临床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属外感内热,肺卫失宣,内邪夹湿。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化湿解表,清热和中。予以“上感合剂”加苏叶、藿香、菊花、玄参。服药1剂后,热退,原方继服两剂,症状体征消失,食欲增加,病愈。
, http://www.100md.com
    4 讨论

    小儿稚阳稚阴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易为外邪侵袭而病。当邪在卫分时,是小儿热病初起,若治不及时或正虚邪盛,则邪入气分。故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热病初阶段宜解表清热共施,表里同治,又因小儿脾虚易失运化及汗多沾身造成湿邪内停外侵,又要注意化湿解表,清热和中;若邪入气分时重剂清气,佐以凉营,以阻断邪热向纵深发展。该方中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表里双解;桑叶、菊花辛凉透表;苏叶、藿香、黄芩、薄荷取其辛湿辛凉同用,解表清热化湿共施,表里同治;桑叶、苏叶有宣肺止咳、防止邪伤肺气。从新近西医理论研究提示,方中大多数中药具有抗病毒、杀菌作用;诸药合用,既能抗炎、抗病毒,又有促进机体对内邪湿热解除,调整脏腑功能;诸药相伍,使其表解热退,湿去里和,诸证自愈。临床应用表明,中药“上感合剂”对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确有较好疗效,不仅能缩短病程、减轻症状,而且能减少西药如抗生素、退热剂等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由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感染居多,西医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尚不肯定,且药物有一定副作用,而疾病本身也属自限性疾病,临床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为了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儿科临床常出现滥用抗生素现象。本组病例观察结果,加用抗生素和退热剂治疗者,疗效与单用中药治疗无明显差异(P>0.05),而且增加药物不良反应(P<0.01)。故笔者认为,用中药治疗该病,可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并能减少滥用抗生素及退热药所造成的毒副反应。

    (收稿日期:2003-02-02)

    作者单位:536000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儿科

    (编辑罗 彬), http://www.100md.com(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