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4年第2期
编号:10402847
中药用量与疗效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2-0156-02

    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某些方剂,往往因一药用量的增减,而使其功能主治完全改变,如桂枝汤与桂枝加桂汤,药物组成相同,所不同者主要在于桂枝的用量,桂枝汤用桂枝三两,功能发表解肌,桂枝加桂汤用桂枝五两,功能平冲降逆。

    另外,桂枝汤与桂枝加芍药汤也然,此不赘述。由此可见探索药物的不同用量,对提高疗效,扩大临床应用的范围,有着相当现实的意义,兹就对当归、川芎的用量与疗效的关系简述如下。

    1 当归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功能补血活血,适用于血虚血瘀诸证,然而当归在复方中,小剂量应用则补血,大剂量应用则活血。如当归补血汤即由黄芪30g,当归6g组成,后世在应用补血的总方四物汤时,当归用量也不超过10g;归脾汤、八珍汤中,当归的用量仅3g。而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作用治疗脱疽的四妙勇安汤,当归的用量竟达60g,主要是取其活血止痛;治妇女产后瘀血内阻的恶露不行,小腹疼痛的生化汤,当归的用量为24g,也取其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之效能。再如治妇人胎前产后气郁血瘀诸疾的佛手散,当归用二至三两者,乃取其活血之用,使瘀去新生、血有所归。

    由此可见,当归用于活血,剂量宜大,可用至15g以上。前人谓其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不足。故重用则行血之力更甚。若用于补血,剂量宜轻,3~9g即可。血虚者每致阴虚,阴虚则生虚热,当归气味辛温而主动,重用则每致动血,切不可重用,否则适得其反,病家服后每致口干、烦躁、失眠、头晕更剧,甚则鼻衄。

    2 川芎

    本品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 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因此,只要结合临床辨证,配伍得当,确实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药物剂量的大小确实与临床疗效关系密切,因此中药调剂工作人员在调配处方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调剂的工作程序,称量要力求准确,以免影响疗效。

    (收稿日期:2003-12-06)

    作者单位:364000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药剂科

    (编 辑 小川), http://www.100md.com(陈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