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4年第2期
编号:10402848
中医对亚健康的预防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2-0152-03

    亚健康是指非病非健康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活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免疫力降低,出现身倦乏力,易感冒,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焦虑,记忆力下降,人际关系不协调等。由于亚健康的症状不典型,或表现错综复杂,一般没有病理体征,实验室辅助检查未发现异常,故该现象还没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往往只简单地认为与工作疲劳有关,很少作系统的防治,但长期的亚健康状态未得到纠正,则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

    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情志不畅,劳逸过度等因素导致脏腑气血阴阳暂时失去相对平衡,但尚未发展为疾病的中间状态。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发病前的预防工作,它不仅确立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而 且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疾病发生、流行的原则及措施,这与近代学者提出的亚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中医学的未病先防,不是被动消极地对治病邪气的防避,而是主动积极地对机体正气的保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把预防寓于养生之中。未病先防的方法很多,有针对人体正气的,如饮食调养、情志调摄、运动锻炼、婚育卫生等;有针对邪气的,如顺应四时、隔离避毒、针药防邪等。现结合亚健康的原因、表现,对中医的防治亚健康的措施作出小结。
, 百拇医药
    1 顺应四时

    在众多的防病养生法中,中医学从人与自然这个整体出发,把顺应四时放在诸法之首。因为在漫长的生活岁月中,人类已经形成了与四时气候相应的生理节律。如果打乱或破坏这些生理节律,就会削弱或损坏人体的正气,给病邪的侵入创造条件。自然界的气候存在着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四季寒暑的变迁,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津液也有相应的盛衰改变,即使在一日之中,人体的阴阳之气也有类似四时的变化。故应根据四时气候特点,调适人体的起居动静。《内经》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张景岳指出“人应以春温之气养肝,以夏热之气养心,以长夏之气养脾,以秋凉之气养肺,以冬寒之气养肾”。《摄生消息论》谓“春日融和,当眺目园林亭阁,以畅生气,不可兀坐,以生抑郁……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冰、冷粥……秋间不宜吐并发汗,冬三月,宜服山药酒一二杯,以迎阳气”。除了四时的摄养,还应重视晨昏的调护。为了资助阳气的发生,清晨宜多去户外活动,吐故纳新,导引肢体,舒展筋骨,流通气血,旺盛生机。傍晚日落,阳气开始潜藏,卫外能力减弱,要注意防寒保暖,减少活动,按时入睡。同时应利用气候因素,进行身体锻炼,如日光浴、空气浴,及耐寒锻炼。
, 百拇医药
    2 调理饮食

    中医养生学的调理饮食,包括避免饮食失调和饮食疗法两方面。饮食失调包括饥饱失常、饮食偏嗜和饮食不洁等方面。饮食卫生包括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两方面。现在人们经常饮用桶装纯净水、蒸馏水等,需注意保障水源、饮水机不受污染。讲究食品卫生,一是提倡熟食,禁食生鱼、野味等含寄生虫卵等多秽毒之物。二是禁食污染不洁或腐败变质的食物,包括过食含防腐剂或由激素催熟的食品。饥饱失常是指饮食过饥或过饱,过饥则饮食摄入量不足,气血化源匮乏,久之则精气虚少为病。相反,过饱或暴饮暴食,则容易损伤脾胃,饮食停滞,酿生痰饮、积聚等证。饮食偏嗜是指偏嗜五味和偏嗜肥甘厚味。饮食五味可以资养脏腑气血,若偏食某味过久,又会造成脏气偏盛,破坏脏腑之间的平衡,过食酸伤肝,过食苦伤心,过食甘伤脾,过食辛伤肺,过食咸伤肾,应特别注意不偏嗜咸味,这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偏嗜肥甘厚味对人体的危害更大,且可以化热壅满,酿生浊毒,现代临床上常见的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多与过食肥甘厚味有关。饮食还应注意定时定量,调适寒温,才能保养脾胃。其次,通过合理的饮食疗法,亦能达到治病强身抗衰老的目的。亚健康的人群通常有腹胀不舒、食欲不振的表现,可食用莲药鸡金粥(莲子、淮山、鸡内金与梗米同煮)、腐竹白果粥等;心肝两虚,心烦不眠者,可食用酸枣仁粥(酸枣仁、熟地与梗米同煮)、柏子仁炖猪心等;心脾两虚,心悸健忘者,可用元肉汤;忧思过度,心中烦乱者,予小麦、大枣煮粥;肝阳上亢,头晕头胀痛,有高血压倾向者,予菊花绿茶饮、菊楂决明饮;血虚肠燥者,予菠菜猪肝汤、当归苁蓉猪血羹;精神倦怠,纳少便溏者,予白果乌鸡汤(白果、莲子、苡仁、扁豆与乌鸡煮汤)、参芪薏苡粥;气血亏虚,腰酸足软,头晕失眠者,予淮山枸杞炖猪脑、枸杞五味茶(杞子、五味子、元肉泡茶);免疫力低下者可选用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龟肉炖虫草等。
, http://www.100md.com
    3 调和情志

    情志,泛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多种情绪变化。中医认为情志变化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与五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和调的情志能够条达脏气,促进其功能活动,若七情异常,超越了生理调节范围,就会引起脏腑、气血的功能紊乱。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工作家庭 压力加重,为了生存不得不周旋于多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为了利益疲于算计,人们往往陷于过度的忧、思、恼、怒,使人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预防七情致病,前人已总结出:“笑一笑,十年少,恼一恼,老一老”。首先要陶冶性情,培养乐观性格,善于自我解脱。《中国养生说辑览》提出“凡遇不如意事,试取其更甚者譬之,心地自然清凉”,在经过退步思量还不能减轻烦恼时,一要以“理”制情,二要以“耐”养性。当怒不可遏之时,亦应当及时发泄和吐露,以免郁遏闷变生它疾。思虑过度多使心神过耗而不复,脾气留中而不行,产生头昏、心悸、失眠、多梦、纳呆、腹胀等症。节思的方法,主要是讲究用脑科学,如采取以运动调济心神和脑力,控制劳力用脑时间等方法来进行调节。其次,要以理制思,切实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思虑。对于心理亚健康,还可以用心理疗法,中医心理疗法常用的有:(1)说理开导法:针对患者病态心理之要结,有的放矢,晓之以情,说理开导。(2)以情胜情法:根据五行生克规律所限定,用一种情志去纠正相应的情志所产生的疾病,即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3)以常平之法:即现代心理学所指的“系统脱敏疗法”。(4)移情却病法:例如音乐疗法,春秋时代的管仲就提出以诗止怒,以乐去忧。
, http://www.100md.com
    4 调适劳逸

    亚健康主要表现为躯体慢性疲劳,近年来,中年知识分子体质普遍下降,主要原因是长期工作,疲劳过度,若不能及时缓解疲劳,积劳成疾,进一步恶化,可导致过劳死。中医认为:生病起于过用。劳和逸太过,均能损伤脏腑精气,削弱机体的抗病能力。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如劳动用力太过,可伤及肺脾之气,出现气短乏力、喘息汗出等症。久行久立可伤及肝肾之气,出现筋痿、骨弱等症。心神过度劳倦,主要伤耗心、脾、肾、脑之气,导致心悸、失眠、纳闷、眩晕等症。但若长期过度安逸,则使气血郁滞,脏腑组织失养,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导致肺脾之气耗伤,出现气短乏力,纳呆食少,倦怠等症。故要合理安排劳逸时间,有充足睡眠时间,严格把握劳动强度。忙碌者要学会忙里偷闲,张弛有度,不要为物役,为名累,为情牵,要能屈能伸,使自己忙而不累,忙中有闲。闲得无聊的人则需要确立好人生目标,付出勤奋和努力不断充实自己。

    5 运动保健

    中医学特别注重运动在强健脾胃中的积极作用。如华佗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说明运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还能增强脾胃的健运功能,促进脾胃对饮食物的纳运、吸收和输布,从而保证充足的气血化源。我国传统的健身术丰富多彩,如“五禽戏”、“天竺国按摩法”、“八段锦法”、“易筋经”、“太极拳”等,这些健身术在锻炼中既有肢体的运动,又有意气的配合,以意领气,以静御动,形神兼养,所以锻炼的效果较好。
, http://www.100md.com
    6 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在局部通经络,行气血,濡筋骨,通过气血、经络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并且推拿疗法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舒运安全、简便易学、免受针药之苦。亚健康主要表现为肢体的疲倦乏力,而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因此脾胃健运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保障。推拿法对脾胃功能和气血循环具有良好恢复作用,推拿对脾胃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加强胃腑功能,调畅气机而实现的。临床常用摩腹来促进胃的通降功能,用一指禅推、揉、按脾俞、胃俞、足三里,或用擦法在背部督脉及脾胃区域治疗,以促进脾胃及全身气血的运行。亚健康状态应属虚实夹杂之证,虚指人体心脾气虚或肺肾阴虚,实则包括肝火、气滞、食滞、痰湿。推拿治疗亦遵循中医“虚则补之,实者泻之”的基本法则,即攻补兼施,常以和法、舒法为主,配合通法、补法、泻法。如安神定志法、清肺宽胸法、舒肝理气法、清胃健脾法、摩腹运气法。对于偏于气虚者,可配合使用三伏天灸、火罐等疗法。

    中医养生学与防治学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临床经验,实践证明,以中医学理论为依据,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预防亚健康状态,简便经济,便于推广,患者容易接受,且疗效确 切,对人体无害。中医疗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盛行于世界各地,特别在防治亚健康方面,将成为一种趋势,并将展现其灿烂的发展前景。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董莉,董玉整.亚健康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医学与哲学,2001,22(12):54.

    2 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10.

    3 马寰,张伯礼,雒明池.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研究现状.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2):36.

    4 雷载权,张廷模.实用食疗方精选.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10.

    (收稿日期:2003-12-09)

    作者单位: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 辑 李年令), 百拇医药(易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