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3年第1期
编号:10402699
电子注射泵报警原因分析与对策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年第1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01-0082-02

    电子注射泵具有及时、匀速、准量给药的优点,在心外科ICU中广泛用于心脏手术后病人的救治工作。本人通过作者单位:510080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 对佳士比、泰尔茂和贝朗三种类型的电子注射泵的使用观察,总结了电子注射泵报警的原因及对策,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应用佳士比及泰尔茂注射泵发生报警各20次,贝朗注射泵发生报警10次,见表1。

    表1 电子注射泵报警原因分类 (次)

    2.1 注射通道阻塞 包括:(1)使用变质药物、药物配伍不当产生沉淀物,引起的远心端注射通道阻塞;(2)血栓栓塞引起的近心端注射通道阻塞;(3)管道受压或扭曲导致药液注入受阻等。
, http://www.100md.com
    如上表所示,这种原因引发的报警较多见。针对引起阻塞的不同原因以及阻塞的不同部位,采取相应对策。对第一种情况,应更换延长管;遇到第二种情况,原则上亦为更换静脉穿刺管或头皮针。但对于危重病人且再度静脉穿刺有困难者,则可根据管道大小选用5~30ml注射器试行回抽,无效时可用1ml生理盐水或2‰肝素液通管,无法再通时,再行穿刺。针对第三种原因所致的注射通道阻塞引发的报警,主要对策是妥善固定管道,安置病人于正确舒适的体位,保持注射通道的顺畅。注射泵在ICU中主要用于血管活性药的匀速注入,在此提醒同行,在未排除上述第三种报警原因前,千万不要随意更改血管活性药的注入浓度,以免待各项对策无效再查出此原因并开通注射通道后,短时间内大量药液进入体内,导致病人血压骤变而加重病情。

    2.2 注射器放置欠妥 注射器的活塞末端未完全嵌入注射泵的活塞推进器及注射器型号传感器内,注射泵不能感受注射器的型号从而发挥推注功能。

    因ICU护理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在使用注射泵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因此因注射器放置欠妥所致的报警在ICU所占的比例较大。遇此情况,应及时调整注射器位置,将注射器活塞末端嵌入注射泵的推进器及注射器信号传感器内即可。
, http://www.100md.com
    2.3 药液注完 注射器内药物剂量<注射泵剂量感受阈值,使注射泵不能感受注射器内药物的剂量,从而减慢推注频率甚至停止注入药液,此时注射泵即显示“三分钟内注完”、“即将注完”等信号,直至注射器内药液完全注完,注射泵发生持续“滴滴滴”警报声。

    从表1可知,因这种原因引发的电子注射泵报警最多见,这种原因引发的报警一方面可为任务繁重的ICU护理工作提供帮助,提醒我们及时调配药物。另一方面,亦说明掌握预防及正确处理这种原因引发报警的重要性。当注射泵显示幕显示“三分钟内注完”时(特别是在急救中使用血 管活性药时)即应配药。当显示“即将注完”时,及时更换新的吸满药液的注射器,保证持续给药,有效地配合医生的救治工作。笔者于临床中曾见过不少因配药不及时而导致病人血压骤变的实例(特别是病情危重需血管活性药维持生命的病人),我们应引以为戒。

    2.4 供电不足或低电压 电子注射泵最宜采用交流电。正常情况下,电子注射泵在接通交流电后,其交流电显示灯(AC)亮。当交流电供给中断时,电子注射泵仍可依靠其内储电再连续使用3h。储电耗竭后,注射泵即发出警报信号“滴滴”响声,同时显示“低电压”,继而停止工作,对病人的病情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使用交流电。在不得不使用储电时,持续用1.5h后应及时充电30min~2h后再用,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 http://www.100md.com
    2.5 无效注射频率 启动了注射泵,而注射频率为0.00ml/h,即引发报警。对策:先根据医嘱及病情调节好注射频率后,再启动“开关”。

    2.6 暂停注药>2′30″,而未关闭注射泵电源开关。对策:根据病人病情需要,关闭电源停止用药或重新启动注射泵,继续注入药物。

    3 建议

    电子注射泵在使用过程的警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病人病情的转归,基于上述引发注射泵报警的种种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经实践证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大大减少注射泵的报警:(1)使用前认真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掌握注意事项;(2)安置病人正确体位,并选择粗直、不易受压的血管进行穿刺给药;(3)暂停注射时,为保持静脉通畅,应用2‰肝素液封管;(4)尽量用交流电,使用储电后,时充电;(5)及时配药、换药。

    4 展望

    现用的各种注射泵,虽然均具有及时、匀速、准量给药等功能及优点,但实践中亦不难发现它们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不能感受注射通路压力的改变,以致注射器与延长管或延长管与头皮针或静脉穿刺管分离而引起液体外流或血液反流等严重后果。笔者设想,若在注射泵内置入压力感受器,使其能感受注射通路压力的改变,将更为完美。

    (收稿日期:2002-11-12)

    作者单位:510080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

    (编辑晓 亮), 百拇医药(杨仲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