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其他
编号:10403039
131 碘治疗甲状腺癌术后转移灶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9月 第4卷 第1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用放射性核素 131 碘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以2例女性病人为例,分别为手术后6年和17年,手术后复发,出现远处转移,给予 131 碘100×37MBq,半年1次,每例口服3次。结果 甲状腺癌转移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结论 131碘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至今缺乏统一治疗规范。本文通过2例病案,均采用口服 131 碘100×37MBq,以消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经3次服用,致使病灶完全消除。此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费用低、疗效明显的理想方法,病人容易接受。

    关键词 131 碘甲状腺癌转移灶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8-2660-01

    关于甲状腺癌手术后用放射性核素 131 碘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报告很多,已被众多学者公认,它和其它治疗方法相比,具有副作用小,疗效佳的优越性。本文列举的2例病人,均是在手术后,多次采用放疗、化疗方法治疗转移灶效果不佳,我们采用了放射性核素 131 碘治疗后,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探讨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45岁,1990年甲状腺肿物切除手术,病理诊断为“甲状腺滤泡癌”。手术2年后,出现颜面浮肿,临床诊断为“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纵隔淋巴结转移”。化疗3个疗程,效果不明显。于术后4年时,颜面浮肿明显加重,伴有呼吸困难,来院就诊。经甲状腺核素扫描、胸部CT、B超等检查发现:气管左移,甲状腺右叶内可见一个6.0cm×4.7cm×4.0cm大小肿物,肿物与大血管关系密切,并延伸至胸骨后,右前上纵隔明显增宽,胸骨后、纵隔内实质性肿物,诊断为“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纵隔淋巴结转移”非手术适应证。经病人同意,我们给予病人口服放射性 131 碘100×37MBq,并先后于24h、48h行全身显像,可见颈部、纵隔内放射性异常浓聚,证明为甲状腺癌转移灶所致,对 131 碘有良好的摄取功能,经跟踪观察,病人服药前后血象、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及不适感觉。1年后复查,病灶缩小,病人颜面浮肿消失,自觉症状良好;再次给予病人口服 131 碘100×37MBq,半年后复查,病灶明显缩小,自觉症状良好;第三次给予病人口服 131 碘50×37MBq,3个月后复查,病灶完全消失。
, 百拇医药
    例2,患者,女,36岁,1979年因甲状腺肿大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部分癌变”,1990年因腰痛伴左下肢麻木来院就诊,CT检查诊断为“第二腰椎骨质破坏、椎体肿瘤”,行“第二腰椎切除再造术”,病理诊断为“骨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 131 碘全身显像所见:心脏左缘及肺内呈散在放射性异常分布,诊断为“甲状腺癌术后骨转移、心包转移、肺内转移”。经病人同意,给予病人口服 131 碘100×37MBq,1年中无不良反应;第二年同期再次给予病人口服 131 碘100×37MBq,服药后第三天,行 131 碘全身显像所见:心脏左缘及肺内呈散在放射性异常分布,腰椎放射性异常浓聚;半年后复查 131碘全身显像,见肺内转移灶明显减少,腰椎转移灶消失,第三次给予病人口服 131 碘100×37MBq,病人自觉症状良好。1年后复查 131 碘全身显像,各部位未见放射性异常分布,原有病灶完全消失。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131 碘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关于治疗方法,众多学者说法不一,至今没有统一的规范。 131 碘服用剂量以及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就本文列举的2例病案,均采用首次口服 131 碘100×37MBq,以消除残留甲状腺组织,1周后开始口服甲状腺素片40mg3次/日,长期服用,以替代甲状腺功能。每隔半年或1年,再次口服 131 碘100×37MBq,直至病灶消除。2例病案,服药后食欲下降,体软无力,恶心,转移灶处肿胀等副反应均可自行缓解。由此可见, 131 碘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是一种安全可靠,费用低,疗效明显的理想方法,病人无痛苦、容易接受。这是一种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治疗手段。目前,在国外已广泛被人们所接受,在我国,由于临床应用还不够广泛,部分医生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我国目前在 131 碘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的使用剂量上还没有规范化治疗的方案,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空军长春飞行学院门诊部

    (编辑维 兰), 百拇医药(左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