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26256
宽容是一座桥梁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25日 《现代护理报》 2004.05.25
     去年冬天妻子因病住进了医院。所住病房的护士长刚好是我同学,并且因为我和妻子都在医院上班,科里的其他医护人员见面时都很客气。一天,一位年轻的护士为她扎针,凭我在医院工作20多年的经验,一看就知这是一位新手。妻子虽然有点不高兴,但还是没说什么,主动准备好让护士为她扎针。可能因为紧张,结果连续三次都没有扎上。

    妻子显然有点不高兴了,护士可能也觉得尴尬,有点不知所措。我马上安慰妻子说:“你的手放在被子外面的时间比较长,血管不太充盈,是不是暖一会再扎?先让护士为其他人扎吧!”等护士将同屋另两名病人的液体输上后,又来为妻子扎时,可能因为情绪稳定下来了,也可能是积累了另外两例的经验,结果很顺利地就扎上了。护士临出门时脸上明显有感激的表情。

    护士出门后,妻子对我说:“以后让护士长扎吧!要不你给我扎也行!”说句心里话,看到妻子瘦小的胳膊上一下子挨了这么多针,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但我觉得总应该让年轻人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就安慰妻子说:“还是服从安排好,明天或许就能够一针见血了。”

    这使我想起二十多年前我在临床上见习时的一件事。我们所在的见习医院是一家县级医院。一天,带教老师带我去给高干病房的一位病人输液,到了病房后,病人主动提出来让我这个新学生扎针。说句心里话,一个县里本来就没有几个高干,在医院里都是县领导再三交待要好好照顾的对象,让我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去扎针还真有点紧张。结果可想而知,第一针在我的慌乱中没有扎上。我提出来让老师扎,这时,躺在病床上的老同志微笑着说:“没事,我又不是娇小姐,多扎两针没有问题。小同志,大胆点!”站在一旁的带教老师冲我微笑着、信任地点了点头。或许是老同志慈祥的微笑给了我鼓励、或许老师的鼓励让我树立了信心、也许是我有了第一针的基础,第二针还真扎上了。

    老同志叫孟厚,是1938年从山西参加革命的“三八式”老干部。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像他这样的老同志可以安排一个子女陪护的,但老同志不仅没有告诉在山西服役的儿子,而且也不让单位派人陪护。自从第一次扎针认识后,我和孟老成了忘年交。

    二十多年后,当我坐在这里写这篇短文的时候,孟老宽容而慈祥的微笑依然萦绕在我的心头。我常想,正是像孟老这样一大批敢于让新手实习的宽容者,才会使医护人员练就过硬的技术。孟老自己也许不会想到,二十多年前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朴实的安慰话语会对一个青年学子起到什么作用。但对当年真切感受到他的关怀的我来说,孟老处理病人与医护人员关系时的做法却影响了我一生。他教会我:无论对待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始终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宽容是通向人与人心灵之间的桥梁,它可以消弭人与人之间的任何隔阂,让人间充满爱的阳光。(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秦步盘),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