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泌尿外科 > 膀胱 > 压力性尿失禁
编号:10526260
应用Orem自理学说 护理老年尿失禁病人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26日 《现代护理报》 2004.05.26
     尿失禁是指膀胱内尿液失去控制而自行流出,包括真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和充盈性尿失禁3种类型。常见于老年病人。老年病人因泌尿系统退行性改变、感染、肿瘤、结石、糖尿病、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盆底肌肉韧带松弛至膀胱尿道括约肌张力减低等原因出现尿失禁。大部分病人是神志清醒的,形象的改变让他们感到自卑。病程长、反复出现、护理不当易导致皮肤完整性受损。针对这一系列原因,我们将自理学说应用于老年尿失禁病人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般资料

    2002年2月至2003年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病人中出现尿失禁的病人60例,男52例,年龄50~82岁,长期尿失禁的28例,病程1个月~10年,院外出现褥疮5例,神志清醒42例,意识障碍18例。

    护理问题

    自我形象紊乱:与尿失禁有关。
, http://www.100md.com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尿液长期浸湿有关。

    焦虑:与害怕病程延长及不能尽快缓解症状有关。

    护理措施

    Orem自理模式是美国护理专家奥瑞姆于1971年首次提出的护理理论。Orem强调人的自理能力。根据病人的自理能力,我们采用Orem自理模式的3个护理系统,即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对尿失禁病人进行护理。

    完全补偿护理系统

    1.首先向尿失禁病人解释尿失禁的原因,维护老人的自尊,对因尿湿衣裤而窘迫、自卑的老人应予同情,不埋怨、不厌恶老人,做好家属工作,取得家属的理解与帮助。

    2.为老人提供方便的排尿环境与条件,床位不宜远离厕所,必要时将便器置于床旁。
, 百拇医药
    3.老年病人大多为真性尿失禁,男性病人可使用保鲜袋套住阴茎,用简易夹夹住袋口,每排尿一次更换一个袋子;若为女病人,在掌握老人的排尿规律后按规律放置便盆。对于充盈性尿失禁的病人,可协助其排尿,如听流水声,下腹部热敷或用手掌自病人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排出膀胱余尿,当残余尿>100ml时,可给予导尿或留置导尿。

    部分补偿系统

    减轻或消除排尿异常对机体的影响

    1.做好皮肤护理:尿失禁易致会阴部、臀部潮湿,尿中分解的氨对皮肤产生刺激可发生皮疹。此外,局部皮肤潮湿、受压易发生压疮;留置导尿者则因尿道口易污染、损伤而继发感染,所以应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垫。

    2.留置导尿者按护理常规做好留置导尿护理。

    病情观察
, http://www.100md.com
    1.观察排尿情况,包括排尿次数、时间、尿量及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变化,以了解病情转归和治疗后的效果。

    2.观察有无排尿障碍所致机体的不良影响及其程度,经治后是否改善等。

    支持教育系统

    情感支持教育:由于尿失禁病因多元化或不明,病程迁延不愈甚至逐渐加重,病人普遍对治疗缺乏信心,产生焦虑心理,我们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注重了解病人的感受,耐心地倾听病人所提出的问题,深入浅出地向病人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及综合治疗的目的,及时解释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满足病人需求。指导家庭成员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不仅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平时也应多陪伴在老人身边。

    信息支持医护人员应多向病人讲解与疾病有关的治疗信息、康复知识并根据有关护理问题,指导病人进行自我护理,使其掌握自我护理技巧。
, 百拇医药
    指导功能锻炼教会老人做紧缩肛门括约肌锻炼方法(即肛门括约肌紧缩5秒后放松,每日重复数次),此法可增强骨盆底部肌肉的支持作用和尿道括约肌的力量,以改善症状。并嘱老人注意排尿前的“先兆”,如腹胀、出汗等特殊感觉。同时寻找刺激诱发排尿的“触发点”,“触发点”大部分位于外阴部、耻骨上区、大腿内侧、会阴部或肛门等区域,刺激这些部位能引起排尿。熟悉排尿“先兆”和“触发点”,有利于解决患者的排尿问题。

    效果评价

    通过运用Orem自理学说对老年尿失禁病人进行护理,病人能灵活运用所学到的自护知识和技术进行自我护理,改善了尿失禁所带来的并发症,提高了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广西水电工程局职工医院谭小燕),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