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406273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27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20期
    

    对于大多数骨关节炎病人,关节置换手术在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并且被认为是骨科手术中最有价值的手术之一。这不仅要归功于手术技术的提高,同时也要归功于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康复医学的发展。

    人工关节术后的康复对于病人的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关节外科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关节置换手术在我国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然而,在术后康复这一领域的工作还相当欠缺,可以说是还处于相当幼稚的阶段,如何尽快开展和发展人工关节康复,使人工关节术后的康复制度化、标准化,进而个体化,是我国关节外科更上一个台阶的当务之急。

, http://www.100md.com     分阶段康复治疗

    人工关节置换的康复根据时间分为早、中、晚期。一般认为,术前和手术后4周为早期康复阶段;术后4周至12周为中期康复阶段;术后3个月以后为晚期康复阶段。

    早期康复

    早期康复在关节外科已经达成共识。术前的患者教育对于手术后病人配合和掌握正确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康复医师在手术前应该与病人共同制定康复计划,帮助病人了解手术后可能碰到的困难,这对术后的康复具有一定的帮助。手术前的肌力训练对于手术后的迅速康复也是十分有益的。术后的康复从手术当天开始,包括疼痛的控制使用自控式止痛装置PCA、踝泵、膈肌训练增加肺活量以及上下肢体的早期轻微活动练习等。手术后24至48小时,病人可以开始上下床、移动和行走的康复训练。这些早期训练的目标是使病人能够较早下地行走,对减少卧床并发症以及今后的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百拇医药
    膝关节的活动度和肌力对于病人的行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病人需要上下楼时。因此,术后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和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持续被动运动CPM机的使用目前仍然存在争议。尽管大多数关节中心都将术后CPM训练作为一种常规的康复手段,但也有学者指出,CPM可能造成伸膝装置松弛、肿胀和股四头肌反射抑制等不良影响。

     中期康复

    手术后4周至12周康复的目标是个人生活的完全自理,进而重返工作、社区。理想的情况是,病人应该获得伸直0~5度,屈曲110~120度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应该集中在达到最佳的肌力和耐久力、在不同地面行走、以及静止和动态的关节稳定性方面。

     晚期康复

    术后3个月后的康复一般多被忽略,因为那时大多数病人已经不再有疼痛,并且已经行走了一段时间,获得了较好的功能。一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能应付自如。但研究指出,远期的康复对于提高病人膝关节的稳定性、行走和上楼能力等均有一定的意义。

    总之,康复治疗在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手术病人的尽快恢复,同时在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保守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曾进修于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院成人关节外科, http://www.100md.com(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 陈云苏 对于大多数骨关节炎病人,关节置换手术在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