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急重症
编号:10411036
全身热疗合并化疗治疗鼻咽癌多发转移
http://www.100md.com 2004年6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53期
     全身热疗,在国外多用于晚期或经传统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恶性肿瘤。有资料显示,全身热疗联合放疗或化疗对恶性肿瘤多发转移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疗效。近年,我们利用红外辐射进行全身加温,同时给予卡铂全身化疗,治疗了5例鼻咽癌经放射治疗和化疗后出现多发性远处转移的病人。这一综合疗法的应用,在缓解鼻咽癌多发性转移引起的多发性顽固性疼痛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这5例病人,有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在31~58岁。他们均为原发性鼻咽低分化鳞癌,经放射治疗后出现多发性远处转移者。其转移部位有骨、肺、肝、脾等,但没有发现鼻咽局部复发者。这些病人在出现多发性远处转移后,均再经过了多个周期的全身化疗,但无效。所有病人都有较剧烈的、多部位的疼痛,按照疼痛程度分级法均为Ⅲ级,即重度。病人的疼痛症状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干扰,需用止痛药物,并常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被动体位。

    我们对于病人感到有明显固定位置的、经X线或 ECT检查发现是骨转移病灶的疼痛部位,预先给予外放射治疗6~10次,每次30Gy,共用2周时间完成。然后进行全身热疗及化疗。全身热疗的具体方法是,在给病人吸入与静脉注射复合全身麻醉下,利用全身红外辐射设备进行加热。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病人的心电图、呼吸、血压、血气及血糖等指标的变化,并维持各项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病人约400mg/d1的高血糖状态和动脉氧分压约250mmHg的高氧状态,是保证治疗安全的关键。同时,要注意给予病人足量的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等。用于监测病人体内中心温度的测温传感器,要分别置于鼻咽、食管中下段和直肠内,其中应以食管内的温度作为治疗的参考温度。治疗的平台温度设置为41.8℃,平台时间设为120分钟。同时,要多点监测病人体表皮肤的温度,使之控制在46.0℃以下,避免皮肤灼伤。在病人的体温达到治疗平台温度后,给予化疗药物卡铂400mg~450mg。在治疗后,当病人的食管监测体温降至38.5℃时,开始为其复苏;当病人清醒并呼吸正常后,送返病房继续吸氧和心电监护8~12小时。
, http://www.100md.com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了上述治疗。治疗后第2天,部分病例可见乳酸脱氢酶、转氨酶、肌酐、肌酸激酶等升高,约于1周后恢复正常水平。这一结果与国外报道相似。有3例病人出现了Ⅰ~Ⅲ度皮肤灼伤,但总面积小于2%体表面积。病人在上述全身热疗联合化疗后翌日,感到疼痛有所缓解,止痛药用量明显减少,症状缓解时间为2~5个月。但经X线胸片、腹部B超和ECT骨扫描等检查未见病灶明显缩小,然而疼痛缓解能稳定维持约2~6个月,其中2个月2例、4~5个月2例、6个月1例。这其中,也有病人在接受热疗后,又接受了支持治疗或顺铂、氟尿嘧啶全身化疗。

    从临床实际情况观察,单从温度对细胞的杀伤指数来看,41.8℃维持120分钟的热疗,并不能导致大量癌细胞的直接死亡。这可以解析,为何在治疗后不能看到恶性肿瘤明显地退缩或坏死?尽管有报道提示,全身热疗可以克服恶性肿瘤对铂类的抗拒。但我们认为:把局部热疗的经验和理论套用到全身热疗中是不够全面的,因为目前人们对于全身热疗的作用机理还不是非常清楚,所以全身热疗在上述综合治疗所得到的临床疗效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是何作用机制?并不是很明确。在恶性肿瘤转移和生长的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已经被证实。最近,国外有研究者已在实验中明确证实,经过4小时的42℃处理后,人类纤维瘤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并且,已有6例癌症病人在接受42℃全身热疗后,经检测已验证了上述实验结果。因而,国外研究者,提出了热疗用于防止恶性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可能性。我们也在临床上看到了,病人的病灶在全身热疗后有一段时间的稳定或进展减缓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国外研究者的结论。由于,远处转移仍然是恶性肿瘤病人的主要死因,而某些转移灶却因原发灶的切除或控制会出现加速增长现象。因此,寻找一个能有效遏止远处转移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全身热疗可能是一种方法,但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百拇医药( 邵汛帆 莫志文)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耳鼻咽喉异物及肿瘤 > 耳鼻咽喉肿瘤 > 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