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416700
软骨内成骨延缓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特征
http://www.100md.com 2004年6月17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23期
     本报讯 (驻地记者 胡德荣)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戴尅戎院士领衔的课题组,研究发现了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差及再骨折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特征及生长激素治疗的实验研究》阐明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特征。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根据上海市新近的一次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56%,而并发骨折者则高达12%。目前临床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老年人骨折的处理常忽视其骨质疏松的病理特点,最终由于骨折愈合不良而时常发生再移位、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戴尅戎院士等建立了卵巢摘除大鼠和老年大鼠的“雌激素缺乏型”和“增龄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动物模型,接着进行了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摘除卵巢大鼠骨折愈合和骨质疏松的影响等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软骨内成骨延缓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本质特征。他们发现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能力较一般性骨折低、愈合质量较一般性骨折差,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治疗疗效差及再骨折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他们开展了老年大鼠22月龄骨折后骨痂中TGF-β、BMP-2等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研究,发现了与低龄大鼠(8月龄)比较,两种生长因子在骨痂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他们探索应用r-hGH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发现r-hGH可有效保护和提高骨组织的骨量与力学性能,对实验性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增加卵巢摘除大鼠的骨量,改善骨结构,有助于防止其它部位骨折的再发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