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信息07
编号:10425507
“没病找病” 老年人心理需调适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2日 北京医周刊
     陈女士今年56岁,是一名退休小学教师。长期以来,陈女士非常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身体稍有不适,便去图书馆翻阅书刊对照检查一番,而且还爱对号入座。三年前,她胃痛不止,后在杂志上看到有关胃癌的资料,便觉得胃癌的症状,自己条条都有。可是去医院检查,却只是一般的胃炎,但是开的药始终没有效果,胃一直在隐隐作痛。陈女士怀疑医生没有对自己说实话,吃药只是在拖延时间而已。去年,她又发现自己心脏跳动加剧,不时有心绞痛,可是心电图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医生劝她放宽心,她却怀疑是癌症转移了,竟和医生吵了起来,坚持认为自己有病,要求住院治疗。

    无独有偶,今年50多岁的李女士,由于去年丈夫因脑溢血身亡,以至于很担心自己的健康。今年春节期间,她被查出患有慢性宫颈炎。当得知宫颈炎有可能癌变,她便陷入反复查癌的怪圈。5月初,李女士先是到一家肿瘤医院复查,只有一项检查结果稍微超标,医生说没有多大关系。但她仍不放心,随后来到协和医院检查,依旧未查出问题。5月底,她又换了一家医院做局部组织活检,仍无大碍。前几天,她再次住进医院准备做“12项防癌检查”。

    专家指出,如果发现家中老人有类似的情况,极可能是存在老年期躯体化障碍。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于欣博士介绍,老年期躯体化障碍指老年人反复诉说自己躯体不适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经反复检查未发现异常,并给予解释仍不能打消病人疑虑,病人对疾病表现过分担心,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为各种形式的疼痛,而症状的发生常与环境因素及心因冲突有一定联系,但病人往往予以否认,坚持认为自己的疾病是躯体性的,希望得到周围人的重视和照顾,当病人情绪低落或面临不易解决的矛盾时,疼痛的症状就会加剧,此类老年人在青年时往往也存在疑病倾向和过多注意自身躯体变化的特点,焦虑和抑郁常伴随在一起,这种情绪经过治疗后可以改善,躯体化障碍也会获得改善。

    此外,心理学专家认为中老年人要留心疑病症。

    首先,那些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的人容易产生疑病症,患者往往有较强的自恋倾向,过度关心自己的身体,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却不感兴趣,有心理学家认为,疑病其实是自恋的另一种形式。

    其次,从根源来看,患疑病的老人往往接触过疾病的环境,例如家庭中有人患过病,或者亲密的家庭成员在患者成长的关键时期去世,或者在童年时家人对患者漠不关心等等,这些早期的不幸经历对患者造成心理创伤,也有可能引发疑病症。

    而外界的一些不良刺激也会加剧老年人的疑病倾向。例如,耳闻目睹自己社交范围内的老朋友或老同事患病或死亡,有疑病倾向的老人便往往会联想到自己,因而变得忧心忡忡。在求医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刺激,如医生的诊断失误或治疗失当,或者医务人员使用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都可能促使老年人疑病观念的产生。

    如果发现自己总在“没病找病”,不妨做些心理调节,设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使自己专注于某一项工作,或者热衷于某一种业余爱好,或者多交一些朋友,倾诉情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