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飞华健康网
概述
肾周围脓肿是指肾包膜与肾周围筋膜之间的脂肪组织发生感染未能及时控制而发展成为脓肿。致病菌可能来自肾脏本身或肾脏外病源。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桿菌、变形桿菌。以单侧多见,双侧少见,右侧多于左侧,男性较多,年龄常见于20-50岁之间。如不是继发于肾脏疾病的肾周围脓肿,早期进行切开引流术,预后良好。若延误诊断和治疗,预后欠佳,死亡率可高达57%。
临床表现
1.全身感染症状明显,寒战、高烧、食欲不振,贫血。 2.患侧腰部和上腹部疼痛,腰部饱满,患侧肋脊角叩痛,腰肌紧张和皮肤水肿,可触及肿块。腰大肌刺激征明显,当患侧下肢屈伸及躯干向健侧弯曲时,均可引起剧痛。
诊断依据
1.全身和局部感染症状和体征。 2.尿常规正常或可能有少许脓细胞。 3.X线检查:腹部平片显示肾外形不清,肾区密度增加,腰大肌阴影模糊,腰椎向一侧弯曲,凹向患侧。静脉尿路造影显示患侧肾显影差或不显影。 4.超声检查可测得肾皮质周围有液平面。 5.CT扫描对肾周围脓肿和定位具有特殊意义。 6.局部穿刺可抽出脓液。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脓肿一旦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 2.支持疗法。 3.抗生素治疗。
用药原则
一旦诊断明确,应在手术前后使用足量、广谱抗生素,最好在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针对性用药。
辅助检查
1.对单纯早期肾周围脓肿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慢性患者、晚期病例检查专案包括检查框限“A”、“B”或“C”。
疗效评价
1.治愈:体温正常,症状和体征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伤口愈合,无窦道形成。 2.好转:症状体征消失,脓腔明显缩小。 3.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脓腔无改善或窦道形成。
专家提示
略
肾周围脓肿是指肾包膜与肾周围筋膜之间的脂肪组织发生感染未能及时控制而发展成为脓肿。致病菌可能来自肾脏本身或肾脏外病源。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桿菌、变形桿菌。以单侧多见,双侧少见,右侧多于左侧,男性较多,年龄常见于20-50岁之间。如不是继发于肾脏疾病的肾周围脓肿,早期进行切开引流术,预后良好。若延误诊断和治疗,预后欠佳,死亡率可高达57%。
临床表现
1.全身感染症状明显,寒战、高烧、食欲不振,贫血。 2.患侧腰部和上腹部疼痛,腰部饱满,患侧肋脊角叩痛,腰肌紧张和皮肤水肿,可触及肿块。腰大肌刺激征明显,当患侧下肢屈伸及躯干向健侧弯曲时,均可引起剧痛。
诊断依据
1.全身和局部感染症状和体征。 2.尿常规正常或可能有少许脓细胞。 3.X线检查:腹部平片显示肾外形不清,肾区密度增加,腰大肌阴影模糊,腰椎向一侧弯曲,凹向患侧。静脉尿路造影显示患侧肾显影差或不显影。 4.超声检查可测得肾皮质周围有液平面。 5.CT扫描对肾周围脓肿和定位具有特殊意义。 6.局部穿刺可抽出脓液。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脓肿一旦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 2.支持疗法。 3.抗生素治疗。
用药原则
一旦诊断明确,应在手术前后使用足量、广谱抗生素,最好在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针对性用药。
辅助检查
1.对单纯早期肾周围脓肿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慢性患者、晚期病例检查专案包括检查框限“A”、“B”或“C”。
疗效评价
1.治愈:体温正常,症状和体征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伤口愈合,无窦道形成。 2.好转:症状体征消失,脓腔明显缩小。 3.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脓腔无改善或窦道形成。
专家提示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