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32623
中科院院士王夔谈新药研发的三种途径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12日 科技日报
     “新药研发宜从医学研究入手,走生物医学和化学结合的道路。”在上个月召开的2004年国际医药卫生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的王夔教授,就中国新药研究开发问题发表观点。

    王夔教授说,一直以来,以组合化学合成建立分子库,以计算机设计分子并做虚拟筛选,再以高通量做实际筛选,是制药界追逐的高科技手段。后来,又加上由基因蛋白组寻找靶分子,四者结合构成的新药发现平台使新药发现工业化。这一直被认为是制药界和学术界结合的经典之作。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曾经出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在制药上的“蜜月时期”,可是近几年来,他们发生了悄悄的“争吵”。“争吵”的原因在于,依照原有模式,现在分子库越来越大,可能的靶点越来越多,高通量筛选的规模越来越大,选定可作用的靶点的工作同样复杂,加上生物信息不全,投入加大,而相应的成功率则降低。新药研发的工业化使科研经费成倍增加,但是新药诞生的数量一直是每年20-30个,没有明显增加。虽然在这期间,计算机技术的介入催生了虚拟筛选,就像是给新药研发打了一针强心剂,但新药数量还是依旧不变。到了2003年以后,人们甚至发现,每年新药出现的数量反而在减少。

    王夔教授介绍说,对于目前的状况,学术界有两种意见:维持上述模式,但强化基因组蛋白组研究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毒性分析(ADMET)的早期筛选,以减少后期淘汰率;改变模式,把原来基于小分子与靶分子相互作用的途径改变为基于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寻找药物的途径。前者从化学出发,后者从生物医学出发;前者从头做起,后者从中间切入。现在普遍认为,后者成功率较高。企业的看法也已经分化:有的仍然与学术界合作进行原有模式;有的采用生物医学模式;有的只研究一种疾病,范围确定,风险小;有的研究少见病的治疗药物;还有的不再以新的活性化合物为目标,而转头研究“老药新用”。

    他认为,我国的新药研发应该采取多种途径。首先一种基于分子结构,针对特定靶分子,寻求高亲和力的小分子的思路。它采用基因组蛋白组寻找靶标,用组合化学合成建立分子库,计算机虚拟筛选结构优化的药物分子设计高通量,是未来医药业发展的希望。但是,这种方法目前投入多,成功率低,适宜在少数有条件的单位使用,而且需要完善平台,集中各方面的力量进行药物开发研究。其次一种途径是结合中药研究,从已知有活性的成分出发,通过结构简化或改造,作结构优化,创造新药。这种方法命中率高,应该给予鼓励。还有一种是基于对生理或病理过程机理的研究,研究内源性小分子对发病过程中的某些环节的调控,并发现其结构功能关系,进行结构修饰或改造达到结构优化,设计类似物,最后得到药物。此途径从医学研究进入,是一种生物医学和化学结合的途径,命中率高,适宜于无靶标、多靶标或靶标不明的情况,应特别鼓励这种多种学科融合的研究。王夔教授最后特别提出:“这三条路,哪个更好?我推荐第三条路。”另外,他还说,非前沿思路和途径未必不对,也是值得注意的。, 百拇医药(刘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