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种子类 > 枳具子
编号:10442380
枳惧子史话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76期
     枳惧子为鼠李科植物枳惧的带有肉质果柄的果实或种子,是一味能解酒,治疗烦渴呕吐二便不利等病症的中药。

    原植物枳惧为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一般在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其果实或种子,入药用。该植物不仅在我国生长历史悠久,《诗经》、《礼记》、《庄子》等经典中均有记载,而且分布广泛,遍及河北、河南、湖北、浙江、广东、云南等19个省。正因其分布广,加上枝茂而曲,果甜可食,故历代典籍载共果、种、叶、皮的别名甚多,约有惧、枳枸、枸骨、金钩木、梨枣树、鸡距子、树蜜、甜半夜、棘枸等40余种。

    枳惧子入药首载于唐代官方药书《新修本草》,云其“主头风,小腹拘急。”并未提及解酒。而同代的《食疗本草》首先发现了枳惧这种乔木的解酒作用,“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宋《本草图经》也经过了验证,“能败酒味,若以其木为柱,则屋中之酒皆薄也。”故多以原植物解酒。直到金元时期,用来解酒才偏重于枳惧的果实或种子,即枳惧子。当时名医朱丹溪曾有验案:一男子30多岁,因饮酒过多,加上房劳过度,出现发热不退,全身疲乏,治疗时先用补气血药加上葛根以解酒。服后得微汗,但发热懈怠症状不减。丹溪悟出是葛根过度发散之故,遂用枳惧子易葛根,果然药到病除。北宋名臣、文学家苏轼兼通医学,也记载了一则用枳惧子解酒的案例。同乡眉山的一个同僚叫揭颖,患饮水多、吃饭多、小便频数多年,时医皆以“消渴”治之,结果病情反甚,绝望欲死。苏轼延请蜀医张肱为其诊治。张肱按脉问诊后,认为揭颖臣所患并非“消渴”,而是“果实、酒物过度,积热在脾,所以食多而饮水。水饮既多,溺不得不多,非消非渴也。”于是取麝香当门子(即麝香呈块状颗粒状者)以酒濡湿,做十多丸,用枳惧子煎汤送服,病很快被治好了。张肱在解释原因时说,麝香能制酒果花木毒,枳惧子也能解酒,二物合用,去酒果之毒,故使病愈。自此,枳惧子解酒之功发扬广大。

    再后,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制枳惧子丸,取枳惧子二两、麝香一钱,为末,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治疗饮酒多发积。到明代,《滇南本草》、《本草纲目》等药书都肯定了本品的解酒作用,并拓展其功能。之后代有发挥,至今对枳惧子功用比较统一的认识是:性味甘酸而平,入肝脾心经,除解酒毒外,还能止渴除烦,止痛缓急,止呕降逆,驱风镇惊,补中利尿等。煎汤、浸酒服或入丸剂用,作食疗药亦佳,常用量10~30克。但或因名方少、识者寡、药源缺等原因,临床应用并不多。至于其解酒的机理,目前尚无定论,不过现代药理学已证实:其果实含有多量葡萄糖、苹果酸钙,并对家兔有显著利尿作用。, http://www.100md.com(尚学瑞)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