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43154
华人生物科学家 国际生命科学领域一支重要力量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22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记者 王光荣 齐芳 田雅婷 来源:《光明日报》2004-7-21消息

    “生命科学领域现在所有的杂志中,30—40%的文章作者是中国人。应该说,华人生物科学家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贡献是很大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本届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执行主席陈竺院士说,华人生物科学家已经成为国际生命科学领域一支重要力量。

    据介绍,现在像《科学》、《自然》、《细胞》等一些国际顶尖科学杂志上,有关生命科学领域的文章,华人作者的文章已经占到了近40%。而且最近几年,在这些文章中,华人作为第一作者和作为通信作者的情况在明显增加。美洲华人生物学会前任主席、本届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主席陈景虹教授说:“华人在各方面做得都非常好,这一领域的国际同行现在对我们都很尊重。”

    这些年来,在世界生命科学前沿,一批年轻的华人生物科学家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陈竺介绍说,这其中像何大一、蒲慕明、王晓东、许田等都很出色。何大一在艾滋病治疗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广泛肯定。中科院上海神经研究所在蒲慕明的领导下,最近几年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文章,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博士今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派出的数十万海外留学人员中第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也是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谈及华人生物科学家的贡献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ALBERTS说,如果没有华人科学家参与生命科学研究,国际生命科学的一部分工作就不会得到开展。

    不仅如此,国内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这些年也做出了很大贡献。近年来,承担人类基因组1%的测序任务;克隆功能新基因的全长cDNA800多条;证明东亚人群的基因组与其他现代人群一样起源非洲;发表了水稻基因组的框架序列和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的工作。在疾病相关基因方面,首先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继而又克隆了耳聋、短指等一批致病基因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赞扬说,长期以来,广大华人科学家发奋努力,勇于创新,在国际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和良好声誉,为全球范围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关乎人类社会进步的雄壮舞台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