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4年第4期
编号:10443794
B型超声诊断先天性马蹄肾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4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4)04-0300-01

    患儿,男,12岁。近2年来,患儿左腰部绞痛,反复发作,无恶心、呕吐,无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B超检查:肾脏长轴切面时,双肾下极向脊柱靠拢,呈倒“八”字改变。在左、右肾下极可见一低回声区,跨越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前方,有细小均匀的回声,与肾实质回声类似,厚度约1.70cm。在中腹部横切时,此低回声区与左、右肾下极相连,呈“不对称哑铃”形改变。左肾体积增大,集合系统分离,见最大前后径2.40cm的无回声区,其内未见异常回声。左侧输尿管结构显示不清。右肾未见异常回声。CDFI:双肾内彩色血流信号丰富,各级分支显示清晰。双肾下极均可见彩色血流信号通向腹主动脉前方低回声区内。其它辅助检查:肾分泌造影:(1)左肾积水(重度);(2)右肾旋转不良。磁共振:(1)双肾旋转不良;(2)左肾重度积水。手术所见:双肾下极可见一组织结构与双肾相连,位于腹主动脉前方。左肾体积略增大,左侧输尿管可见一异位血管压迫。术后诊断:先天性肾脏畸形:马蹄肾。左侧输尿管梗阻是异位血管压迫所致。

    讨论:融合肾有同侧融合和对侧融合之分。前者是两肾在同侧融合,后者是左、右肾从两侧融合在一起,常见的融合有“马蹄肾”,是两肾下极相连。肾旋转不良指的是患者肾门并未对向内侧。此时,肾门可以向前、向后,甚至向外旋转。旋转不良的肾脏,输尿管受压,角度异常。笔者认为,B超诊断先天性肾脏畸形有独特的价值。它可以多切面、多方位重复扫查,直观、简便、经济,而且,超声在腹主动脉前方很容易找到融合肾的峡部,类似肾实质的回声。这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作者单位:441021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

    湖北省南漳县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收稿日期:2003-11-22)

    (编辑黄 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