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3期
编号:10443864
眼外伤致残盲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3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03-0265-01

    随着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及意外伤害事故的增多,眼外伤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成为眼科致残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兹将我科近3年收治的眼外伤住院病例539例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统计 眼外伤539例(545眼),男432例,女107例,男/女=4.04/1。右眼303眼,左眼242眼,双眼6人。年龄1~76岁,其中<20岁39例(7.24%),20~50岁421例(78.10%),>50岁79例(14.66%)。职业中农民275例(51.02%),占首位,工人174例(32.28%),学生28例(5.19%),干部25例(4.64%),军人6例(1.11%),其它31例(5.75%)。

    1.2 致伤原因 工矿建筑伤359例(66.60%),车祸87例(16.14%),打架斗殴39例(7.24%),日常生活31例(5.75%),运动23例(4.27%)。
, 百拇医药
    1.3 致伤性质 眼球钝挫伤291例(53.99%),眼球穿孔伤192例(35.62%,含球内异物),爆炸伤28例(5.19%,含球内异物),化学伤16例(2.97%),热灼伤12例(2.23%)。

    1.4 伤眼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211例,手术治疗228例,(占42.3%)。其中角、巩膜修补术168例,白内障摘除术46例(含角、巩膜修补及人工晶体术),前房积血冲洗术8例,玻璃体手术8例(近1年开展,含取异物),单纯经巩膜外路金属异物取出术5例,眼球摘除及眼内容剜除术9例。

    1.5 伤眼治疗前后视力对比 治疗前视力NLP≤0.05167例(30.98%),0.05~0.3283例(52.50%),>0.389例(16.51%)。治疗后视力NLP≤0.0574例(13.73%),0.05~0.03157例(29.13%),>0.3306例(56.77%)。根据我国1987年对残疾人的抽样调查标准,本组治疗前的致盲率30.98%,致残率52.50%;治疗后的致盲率13.73%,致残率29.13%。脱盲率55.69%,脱残率44.53%。
, 百拇医药
    2 讨论

    本组眼外伤中农民占51.02%,工矿建筑致伤66.60%,这与近年大搞经济开发,大兴开山筑路,大量农民进城从事工矿建筑业,而农民本身综合素质较差,从未经过行业规范培训,自我保护意识差等密切相关,值得全社会重视。眼球钝挫伤常见,占53.99%,是眼球组织受到钝性力量直接打击或间接打击(高压液体,气体,震动波)引起的损害。这种损害可发生在直接打击的部位,也可以因作用力通过眼内容物的传导,发生在打击相对应的部位,甚至整个眼球 [1] 。由于未造成眼球表面组织撕裂或出现破口,易忽视,延误诊治,导致系列并发症,后遗症。通常钝挫伤比锐器引起的穿孔伤预后更差 [2]

    眼球穿孔伤多为锐器所致。常伴球内异物,视功能预后取决于受伤时视力,受损伤机制,伤口解剖部位和大小,眼后部有无损伤及手术时机和方式。我们的体会是由于现代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强有力的高效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对角、巩膜穿孔伤,虹膜脱出超过24~48h,但污染不重的伤口,只要用抗生素稀释液冲洗后,可完整送回前房复位,以保留其生理功能。笔者曾处理一例虹膜脱出达72h才就诊者,恢复了原瞳孔,视力0.6。另外仔细的手术处理及术后治疗也可挽救一些严重的眼球破裂伤。本组一例眼被玻璃杯击伤者,当时光感及光定位均不确切,眼球明显凹陷,角、巩膜裂伤达20mm,延至外直肌附着点后3mm,色素膜及玻璃体脱出。经仔细的角巩膜修补加冷凝加巩膜硅压术,术后止血,抗炎,活血,细胞活化剂,弱激光等治疗,眼压恢复正常,视力0.1。目前一致认为预防性摘除受伤的眼球,并不能确保不发生交感性眼炎。对那些可摘可不摘的受伤眼应慎重 [3] ,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眼球摘除后可影响同侧眼眶及面部的发育,导致畸形,影响其身心健康。
, http://www.100md.com
    眼外伤对视功能损害极大,严重者不但留下残疾,甚至丧失全部功能。治疗眼外伤的目的在于保留眼球,挽救视力。随着显微技术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应用,眼外伤的并发症明显减少,本组病例治疗前后致盲率为30.98%和13.73%,致残率为52.50%和29.13%,脱盲脱残率为55.69%和44.53%,效果非常显著。但我们更要强调的是严重眼外伤的预防,动员全社会进行预防眼外伤的宣传,特别在工矿企业、农村应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意识,岗前规范培训教育,增添必要的防护设备用品。而基层的眼科工作者应不断提高处理眼外伤的业务技术水平,尽力挽救有用的视力和保留眼球,将致盲致残率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张效房,杨进献.眼外伤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9.

    2 杨雪竹.眼外伤住院160例临床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9,21:363.

    3 李丽.眼球摘除病因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9:533.

    作者单位: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眼科

    (收稿日期:2003-12-13)

    (编辑罗 彬),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