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疾病的心理分析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4-0328-03
疾病发生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躯体因素和心理因素。临床上许多异常表现不能单纯用结构异常或生化异常来解释,而是与机体的功能失调有关,即所谓的功能性疾病。随着病源性疾患的控制,功能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明显。此类患者可能具有强迫性格或焦虑症,而且常因对预后的过分担心而出现疑心病,以及难以忍受的腹痛。部分严重者还可发展为恶性肿瘤 [1,2] ,甚至自杀 [3] 。因此,研究人的心理承受力,提高人的心理素质,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心理承受力是人接受内外刺激的能力。心理承受力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社会心理承受力、群体心理承受力和个体心理承受力。由于社会和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所以,无论研究哪一种承受力都要先从个体着手,找出共同的规律 [4] 。
, http://www.100md.com
1 心理压力的种类
人生活在世界上,要承受许多刺激,这些刺激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人的心理压力。压力过大时,人的心理就会承受不住,出现异常行为,甚至发生心理疾病。那么,压力从何而来?这要有两个方面: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
外部压力是指人体以外的,包括社会的、环境的以及人际关系等外部刺激。首先,就社会压力而言是普遍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接受一定的影响和刺激。尤其是当社会处于前进、动荡或改革的时候,这种刺激就更加明显。这种新异的刺激作用于人就形成了外部压力。其次,人际关系不和谐,也会造成外部压力,在一个集体或一个部门内部,同事之间有了矛盾或意见分歧,若处理不得当,相处不融洽,内心就缺乏一种舒适感,容易引起相互之间关系紧张,造成精神上的压力。
内部压力是指人自身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刺激,如人的需要、情绪等。人的心理需要从儿童时期就有。例如,婴儿哭闹时,父母轻轻拍一拍、摇一摇,婴儿就会停止哭闹。这是一种爱抚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需要越来越强烈,需要的层次、水平不断提高,要求实现自身的价值,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实际上,生活中还有一些需要的层次水平更高,因为很难实现,以致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导致心情不愉快,形成压力。所以,人的需要是人的主要内部压力。
, http://www.100md.com
情绪作为人的内部压力应当引起重视。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的情绪变化是有周期的。一般28天一个周期。人从出生开始就有情绪周期,7天到达情绪高潮期的顶点,14天到达临界点,21天到达低落点,28天完成一个周期,进入又一个新的周期。情绪的生理周期变化从生到死一直存在。从生理角度看,人的情绪有高潮期和低落期,当人处于情绪低落期时,心理承受能力比较低。另外,情绪还与人的期望有关,当期望的东西不能实现时,也会出现不良情绪。而且,人们还有追求精神生活等其它许多需要,当客观上难以满足时,都可能造成精神上的压力 [5] 。
总之,以上种种压力,无论是来自社会的,还是来自人本身的,都会造成人的心理负荷过重,使人难以承受。
2 心理超负荷的原因
任何物体在外界压力下都有承受力大小的问题。当压力过大,超过该物体最大承受力值时,该物体就会扭曲、变形,甚至断裂。人的心理也是如此。人的心理在不同的压力下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要研究这种变化,研究心理超负荷的原因,必须首先考虑心理承受力的极限阈问题。所谓极限阈,是指最大的范围和限度。心理承受力的极限阈,就是心理接受内外界压力的最大限度。
, http://www.100md.com
一般压力出现时,心理承受能力开始提高,而且压力或刺激的次数越多,心理承受力就越大。此时,人处于积极状态,人的行为取向是向上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人没压力轻飘飘”,人有一定的压力,才会有行动的动力,正是这个道理。如果压力过大,人的心理承受力的极限阈被突破,心理负荷过重,就会出现负面效应。
需要重视的是,心理负荷如果长期过重,人的心理容易出现非常态的变形。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弹性变形是正常心理在内外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发生弹性的伸长或扭曲;压力去除后,变形了的心态能依靠内部的平衡力而恢复原状。塑性变形是在重大压力下心灵受到创伤而出现的永久性变形。这种变形很难恢复原状,但并非绝对。如同生活中,某些功能性疾病患者经过长期的治疗休养是可以痊愈的。最严重的是弹-塑性变形,它是由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组合而成,更难恢复原状。如久病不愈的精神病及癌症等 [6,7] 。
因此,社会环境通过心理活动影响机体健康的因素不容忽视。由于受到的压力过大,使很多人承受不住,造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8] 。
, http://www.100md.com
3 提高心理承受力,预防心理疾病
3.1 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 大千世界变化万千,如何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实在不容易。在不良的社会环境中可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提高意志力。例如,采用自我语言暗示,难过时,对自己说:“坚强些,别流泪”!起床时,对自己说:“该起了,要晚了”。自我行为暗示:“冲上去,别害怕”!“坐住,别动”。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支配行动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可采取疏导心理疗法,使之放松。以亲切、灵活、适当的语言,激励人的自我觉悟,增强人的信心,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自身的心理、生理、病理的转化,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培养主动的应付精神和应激反应能力,达到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目的。
此外,还有生物反馈疗法。它是一种通过学习来控制、调节自身机能(如心跳、血压等内脏活动和脑活动)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3.2 学会泄压 泄压是减轻和排解内外压力,减小刺激及提高心理承受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人人都应该学会泄压,提倡心理卫生。适时适度地经常发泄消散内心压力,才能有效地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维护健康的机体。
, 百拇医药
泄压主要有以下三种:(1)转化泄压:即充分利用兴奋与抑制的诱导规律,转移注意力。例如变换一下环境,到公园里散步,看到美好的景色使人心旷神怡,情趣盎然,心中郁闷烟消云散。听听音乐,把人的情绪带到美好的旋律之中,忘掉一切忧愁和烦恼。这是听觉和视觉的转移。此外,目标转移在实际生活中也有重要作用。当人们给自己制定的目标过高或过低时,都会适得其反。这时,就要实行目标转移。例如,当心目中的目标过高时,就会好高骛远,悬在半空中。当心目中目标过低时,又会觉得没有激情,缺乏满足感。此时,运用转化泄压来调整目标非常重要 [9] 。(2)冷化泄压:冷化就是降温,把高压降低。冷化泄压必须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头脑要冷静,有坚强的意志。同时,还可以把冷化泄压与转化泄压结合起来。以自控为主,达到有效的泄压效果。(3)环境泄压:指充分利用环境来调节自己的适应能力。这不是简单地对周围环境的随意发泄,而是有选择、有场合的。通过对环境的转移来达到泄压的目的。例如,当心情不好或精神紧张时,站到哈哈镜前去照一照,看到自己面目全非,顿时会使人发笑不已,心情自然就放松了。
, 百拇医药
总之,学会掌握泄压,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心理承受力,预防心理疾病,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及心境,投入学习、工作和生活。
综上所述,个体对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情绪体验能够引起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的反复出现或持续存在,可以损害防御系统功能而致病。心理承受力不够容易引起人的心理疾病及多种功能性疾病,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要引导人们努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增强自身对心理疾病的免疫能力,防患于未然。使心理疾病克服在萌芽时期。
参考文献
1 王纯巍,陆星华.p16基因失活致消化系肿瘤发生的机制.胃肠病学,2002,7(3):181-182.
2 徐蜀宣,王纯巍,郑军,等.空中乘务员隐性乳腺癌一例.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3,14(3):184.
, 百拇医药 3 张跃武,徐志勇,曹瑛.服毒自杀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治疗.中华中西医杂志,2002,3(21):2290-2291.
4 徐方.北京农业结构调整方向与应注意的问题.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3):57-61.
5 Musch J,Klauer KC.What is primed by emotion concepts and emotion words?The psychology of evaluation,1 st ed.New Jersey:Lawrence Erlˉbaum Associates,2003,307-334.
6 王纯巍,陆星华.p16基因变异与胰腺癌发生的关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0,22(5):491-493.
7 Wang CW,Lu XH,Liu GY,et al.Detailed deletion mapping on chromoˉsome region9p21in human periampullary neoplasms.ChinMed J,2001,114(6):588-591.
8 Kremer J,Sheehy N,Reilly J,et al.Health and illness.Applying social psychology,1 st ed.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61-80.
9 徐方.大部长选小主任.城市街居通讯,2001,4(4):26.
作者单位:1 100081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 100036北京空军总医院全军临床航空医学中心(通讯作者)
(编辑 李木), http://www.100md.com
疾病发生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躯体因素和心理因素。临床上许多异常表现不能单纯用结构异常或生化异常来解释,而是与机体的功能失调有关,即所谓的功能性疾病。随着病源性疾患的控制,功能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明显。此类患者可能具有强迫性格或焦虑症,而且常因对预后的过分担心而出现疑心病,以及难以忍受的腹痛。部分严重者还可发展为恶性肿瘤 [1,2] ,甚至自杀 [3] 。因此,研究人的心理承受力,提高人的心理素质,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心理承受力是人接受内外刺激的能力。心理承受力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社会心理承受力、群体心理承受力和个体心理承受力。由于社会和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所以,无论研究哪一种承受力都要先从个体着手,找出共同的规律 [4] 。
, http://www.100md.com
1 心理压力的种类
人生活在世界上,要承受许多刺激,这些刺激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人的心理压力。压力过大时,人的心理就会承受不住,出现异常行为,甚至发生心理疾病。那么,压力从何而来?这要有两个方面: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
外部压力是指人体以外的,包括社会的、环境的以及人际关系等外部刺激。首先,就社会压力而言是普遍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接受一定的影响和刺激。尤其是当社会处于前进、动荡或改革的时候,这种刺激就更加明显。这种新异的刺激作用于人就形成了外部压力。其次,人际关系不和谐,也会造成外部压力,在一个集体或一个部门内部,同事之间有了矛盾或意见分歧,若处理不得当,相处不融洽,内心就缺乏一种舒适感,容易引起相互之间关系紧张,造成精神上的压力。
内部压力是指人自身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刺激,如人的需要、情绪等。人的心理需要从儿童时期就有。例如,婴儿哭闹时,父母轻轻拍一拍、摇一摇,婴儿就会停止哭闹。这是一种爱抚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需要越来越强烈,需要的层次、水平不断提高,要求实现自身的价值,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实际上,生活中还有一些需要的层次水平更高,因为很难实现,以致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导致心情不愉快,形成压力。所以,人的需要是人的主要内部压力。
, http://www.100md.com
情绪作为人的内部压力应当引起重视。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的情绪变化是有周期的。一般28天一个周期。人从出生开始就有情绪周期,7天到达情绪高潮期的顶点,14天到达临界点,21天到达低落点,28天完成一个周期,进入又一个新的周期。情绪的生理周期变化从生到死一直存在。从生理角度看,人的情绪有高潮期和低落期,当人处于情绪低落期时,心理承受能力比较低。另外,情绪还与人的期望有关,当期望的东西不能实现时,也会出现不良情绪。而且,人们还有追求精神生活等其它许多需要,当客观上难以满足时,都可能造成精神上的压力 [5] 。
总之,以上种种压力,无论是来自社会的,还是来自人本身的,都会造成人的心理负荷过重,使人难以承受。
2 心理超负荷的原因
任何物体在外界压力下都有承受力大小的问题。当压力过大,超过该物体最大承受力值时,该物体就会扭曲、变形,甚至断裂。人的心理也是如此。人的心理在不同的压力下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要研究这种变化,研究心理超负荷的原因,必须首先考虑心理承受力的极限阈问题。所谓极限阈,是指最大的范围和限度。心理承受力的极限阈,就是心理接受内外界压力的最大限度。
, http://www.100md.com
一般压力出现时,心理承受能力开始提高,而且压力或刺激的次数越多,心理承受力就越大。此时,人处于积极状态,人的行为取向是向上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人没压力轻飘飘”,人有一定的压力,才会有行动的动力,正是这个道理。如果压力过大,人的心理承受力的极限阈被突破,心理负荷过重,就会出现负面效应。
需要重视的是,心理负荷如果长期过重,人的心理容易出现非常态的变形。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弹性变形是正常心理在内外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发生弹性的伸长或扭曲;压力去除后,变形了的心态能依靠内部的平衡力而恢复原状。塑性变形是在重大压力下心灵受到创伤而出现的永久性变形。这种变形很难恢复原状,但并非绝对。如同生活中,某些功能性疾病患者经过长期的治疗休养是可以痊愈的。最严重的是弹-塑性变形,它是由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组合而成,更难恢复原状。如久病不愈的精神病及癌症等 [6,7] 。
因此,社会环境通过心理活动影响机体健康的因素不容忽视。由于受到的压力过大,使很多人承受不住,造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8] 。
, http://www.100md.com
3 提高心理承受力,预防心理疾病
3.1 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 大千世界变化万千,如何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实在不容易。在不良的社会环境中可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提高意志力。例如,采用自我语言暗示,难过时,对自己说:“坚强些,别流泪”!起床时,对自己说:“该起了,要晚了”。自我行为暗示:“冲上去,别害怕”!“坐住,别动”。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支配行动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可采取疏导心理疗法,使之放松。以亲切、灵活、适当的语言,激励人的自我觉悟,增强人的信心,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自身的心理、生理、病理的转化,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培养主动的应付精神和应激反应能力,达到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目的。
此外,还有生物反馈疗法。它是一种通过学习来控制、调节自身机能(如心跳、血压等内脏活动和脑活动)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3.2 学会泄压 泄压是减轻和排解内外压力,减小刺激及提高心理承受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人人都应该学会泄压,提倡心理卫生。适时适度地经常发泄消散内心压力,才能有效地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维护健康的机体。
, 百拇医药
泄压主要有以下三种:(1)转化泄压:即充分利用兴奋与抑制的诱导规律,转移注意力。例如变换一下环境,到公园里散步,看到美好的景色使人心旷神怡,情趣盎然,心中郁闷烟消云散。听听音乐,把人的情绪带到美好的旋律之中,忘掉一切忧愁和烦恼。这是听觉和视觉的转移。此外,目标转移在实际生活中也有重要作用。当人们给自己制定的目标过高或过低时,都会适得其反。这时,就要实行目标转移。例如,当心目中的目标过高时,就会好高骛远,悬在半空中。当心目中目标过低时,又会觉得没有激情,缺乏满足感。此时,运用转化泄压来调整目标非常重要 [9] 。(2)冷化泄压:冷化就是降温,把高压降低。冷化泄压必须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头脑要冷静,有坚强的意志。同时,还可以把冷化泄压与转化泄压结合起来。以自控为主,达到有效的泄压效果。(3)环境泄压:指充分利用环境来调节自己的适应能力。这不是简单地对周围环境的随意发泄,而是有选择、有场合的。通过对环境的转移来达到泄压的目的。例如,当心情不好或精神紧张时,站到哈哈镜前去照一照,看到自己面目全非,顿时会使人发笑不已,心情自然就放松了。
, 百拇医药
总之,学会掌握泄压,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心理承受力,预防心理疾病,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及心境,投入学习、工作和生活。
综上所述,个体对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情绪体验能够引起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的反复出现或持续存在,可以损害防御系统功能而致病。心理承受力不够容易引起人的心理疾病及多种功能性疾病,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要引导人们努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增强自身对心理疾病的免疫能力,防患于未然。使心理疾病克服在萌芽时期。
参考文献
1 王纯巍,陆星华.p16基因失活致消化系肿瘤发生的机制.胃肠病学,2002,7(3):181-182.
2 徐蜀宣,王纯巍,郑军,等.空中乘务员隐性乳腺癌一例.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3,14(3):184.
, 百拇医药 3 张跃武,徐志勇,曹瑛.服毒自杀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治疗.中华中西医杂志,2002,3(21):2290-2291.
4 徐方.北京农业结构调整方向与应注意的问题.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3):57-61.
5 Musch J,Klauer KC.What is primed by emotion concepts and emotion words?The psychology of evaluation,1 st ed.New Jersey:Lawrence Erlˉbaum Associates,2003,307-334.
6 王纯巍,陆星华.p16基因变异与胰腺癌发生的关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0,22(5):491-493.
7 Wang CW,Lu XH,Liu GY,et al.Detailed deletion mapping on chromoˉsome region9p21in human periampullary neoplasms.ChinMed J,2001,114(6):588-591.
8 Kremer J,Sheehy N,Reilly J,et al.Health and illness.Applying social psychology,1 st ed.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61-80.
9 徐方.大部长选小主任.城市街居通讯,2001,4(4):26.
作者单位:1 100081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 100036北京空军总医院全军临床航空医学中心(通讯作者)
(编辑 李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