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病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4-0341-02
美尼尔氏病是以发作性眩晕为主,伴耳聋和(或)耳鸣等症状群的一种疾病。中医属眩晕、耳鸣范畴,常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笔者在1998~2003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6例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男26例,女10例,年龄20~65岁,病程最短1h,最长8年。
1.2 治疗
1.2.1 西医治疗 (1)有明显诱因的进行针对性治疗,发作期病人卧床休息,肌注654-2针0.3mg或胃复安针10mg,眩晕较轻,不伴恶心、呕吐者可口服上述药物,必要时口服安定2.5mg,每日3次。(2)扩张血管,降低血粘稠度,减轻膜迷路积水。可用10%葡萄糖500ml,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低盐饮食,酌情使用利尿药同时给予补钾。
1.2.2 中医治疗 以泽泻汤合苓桂术甘汤为主,大便难者加大黄,呕吐者加姜半夏,睡眠不好者加磁石等。
2 结果
36例患者中痊愈24例,占66.7%,美尼尔氏病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好转9例,占25%,眩晕、呕吐及旋转感消失,耳鸣耳聋减轻。无效3例,占8.3%,症状、体征无好转。总有效率91.7%。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0岁,因突发性眩晕2h于2000年12月5日就诊,旋转性眩晕伴耳聋、耳鸣、耳内胀满感及呕吐,畏光闭目,不敢活动,口干不欲饮水,大便3天未解,胃脘痞坚,悸动不安,出冷汗,面色苍白,反复发作4年多,无明显诱因,舌苔白腻,脉滑,BP18/10kPa。西医诊断:美尼尔氏病。中医辨证:饮停胃中,引发眩晕。治疗: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静滴,肌注654-2针0.3mg,中药以温阳蠲饮,健脾利水为主组方。药用:泽泻60g,白茯苓30g,桂枝15g,炒白术30g,炙甘草6g,姜半夏10g,酒大黄6g(后入),1剂水煎服,治疗1天后,大便泻水样物夹粪块,眩晕、呕吐减轻。西医上方继续静滴3天,每天1次。中药前方 去大黄,每日1剂,服用3剂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继用上方中药10剂巩固疗效,随访2年无复发。
4 讨论
本病病因未明,从病理上发现膜迷路积水膨大,可能与变态反应,内分泌紊乱,病毒感染,疲劳、情绪波动,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致内耳血管痉挛,耳蜗供血不足、缺氧,内淋巴液减少,使膜迷路渗透压增加,外淋巴与血管内液体渗入膜迷路而形成膜迷路积水,产生眩晕、耳聋、耳鸣等症状。《金匮要略》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若冒眩,泽泻汤主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桂枝甘草汤主之。”饮停于胃则心下痞坚;清阳不开而巅眩;胃气上逆而呕吐。苓桂术甘汤具有温阳蠲饮,腱脾利水的作用,是治疗痰饮的基础方。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泽泻、茯苓、白术、桂枝均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消除膜迷路积水,桂枝又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减少内淋巴积水,消除和预防膜迷路积水而起到治疗作用,高渗葡萄糖具有脱水利渗作用,丹参液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作用。654-2针和胃复安针通过消除血管痉挛、镇静而调节植物神经。
作者单位:250021山东省济南市劳教所
(编辑 李阳), http://www.100md.com
美尼尔氏病是以发作性眩晕为主,伴耳聋和(或)耳鸣等症状群的一种疾病。中医属眩晕、耳鸣范畴,常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笔者在1998~2003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6例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男26例,女10例,年龄20~65岁,病程最短1h,最长8年。
1.2 治疗
1.2.1 西医治疗 (1)有明显诱因的进行针对性治疗,发作期病人卧床休息,肌注654-2针0.3mg或胃复安针10mg,眩晕较轻,不伴恶心、呕吐者可口服上述药物,必要时口服安定2.5mg,每日3次。(2)扩张血管,降低血粘稠度,减轻膜迷路积水。可用10%葡萄糖500ml,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低盐饮食,酌情使用利尿药同时给予补钾。
1.2.2 中医治疗 以泽泻汤合苓桂术甘汤为主,大便难者加大黄,呕吐者加姜半夏,睡眠不好者加磁石等。
2 结果
36例患者中痊愈24例,占66.7%,美尼尔氏病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好转9例,占25%,眩晕、呕吐及旋转感消失,耳鸣耳聋减轻。无效3例,占8.3%,症状、体征无好转。总有效率91.7%。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0岁,因突发性眩晕2h于2000年12月5日就诊,旋转性眩晕伴耳聋、耳鸣、耳内胀满感及呕吐,畏光闭目,不敢活动,口干不欲饮水,大便3天未解,胃脘痞坚,悸动不安,出冷汗,面色苍白,反复发作4年多,无明显诱因,舌苔白腻,脉滑,BP18/10kPa。西医诊断:美尼尔氏病。中医辨证:饮停胃中,引发眩晕。治疗: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静滴,肌注654-2针0.3mg,中药以温阳蠲饮,健脾利水为主组方。药用:泽泻60g,白茯苓30g,桂枝15g,炒白术30g,炙甘草6g,姜半夏10g,酒大黄6g(后入),1剂水煎服,治疗1天后,大便泻水样物夹粪块,眩晕、呕吐减轻。西医上方继续静滴3天,每天1次。中药前方 去大黄,每日1剂,服用3剂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继用上方中药10剂巩固疗效,随访2年无复发。
4 讨论
本病病因未明,从病理上发现膜迷路积水膨大,可能与变态反应,内分泌紊乱,病毒感染,疲劳、情绪波动,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致内耳血管痉挛,耳蜗供血不足、缺氧,内淋巴液减少,使膜迷路渗透压增加,外淋巴与血管内液体渗入膜迷路而形成膜迷路积水,产生眩晕、耳聋、耳鸣等症状。《金匮要略》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若冒眩,泽泻汤主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桂枝甘草汤主之。”饮停于胃则心下痞坚;清阳不开而巅眩;胃气上逆而呕吐。苓桂术甘汤具有温阳蠲饮,腱脾利水的作用,是治疗痰饮的基础方。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泽泻、茯苓、白术、桂枝均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消除膜迷路积水,桂枝又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减少内淋巴积水,消除和预防膜迷路积水而起到治疗作用,高渗葡萄糖具有脱水利渗作用,丹参液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作用。654-2针和胃复安针通过消除血管痉挛、镇静而调节植物神经。
作者单位:250021山东省济南市劳教所
(编辑 李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