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和尺骨鹰嘴骨折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09-66
14(2004)06-0535-02 髌骨骨折和尺骨鹰嘴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多由跌碰所致。在煤矿地区,髌骨骨折和尺骨鹰嘴骨折尤为多见。这两种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治疗上要求较高,手术方法亦多,正确选择手术方法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骨科应用生物力学原理的范围越来越广泛。“AO”派率先应用张力带原理固定骨折,我国亦有报道。我院于1990年5月以来,对83例髌骨粉碎性骨折和16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患者施行了张力带内固定术,现报告如下。
1 手术方法
1.1 髌骨骨折 选用腰麻,在膝关节前部做一略呈弧形的10cm长的横切口,切口两端位于髌骨中部水平,中部位于髌骨下极处。以髌骨横形骨折为例。显露骨折,复位满意后,于髌骨侧位中央部,正位将髌骨分为3等份,各穿入一枚克氏针,将针尾折弯。穿出髌骨下缘的克氏针只保留3~5mm,多余部分剪除,用钢丝“8”字交叉绕在2枚克氏针上或分别用钢丝“8”交叉绕在克氏针上,进一步精确复位,伸直膝关节拧紧钢丝。
, 百拇医药
1.2 尺骨鹰嘴骨折 选用臂丛麻醉,取肘后纵行切口。显露骨折后精确复位。于尺骨近端侧位中央,正位将尺骨鹰嘴分为3等份,在内侧与中间2等份的交界部及外侧与中间2等份的交界处,从鹰嘴近端进针各穿入一枚克氏针,于尺骨中上1/3处出针。进针深度超过骨折线3~5mm,针尾折弯。克氏针穿出部分保留3~5mm,用钢丝“8”字交叉绕在2枚克氏针上或用钢丝分别“8”字交叉绕在克氏针上,伸直肘关节拧紧钢丝。对于粉碎性骨折,不论是髌骨骨折或尺骨鹰嘴骨折,克氏针的方向应尽量和骨折线垂直,视骨折情况可用3枚或4枚克氏针固定。对于骨折块只有2块的患者,如果1枚克氏针可固定确切,可采用单枚克氏针固定。对于各种情况,术者应视骨折程度和术中情况具体灵活掌握。
2 临床资料
本组99例中男84例,女15例,年龄在20~55岁之间,平均年龄23.8岁,髌骨骨折83例,右侧48例,左侧35例,尺骨鹰嘴骨折16例,右侧10例,左侧6例。99例均为闭合型骨折。碎裂3块及以上者为严重粉碎骨折70例,碎裂2块者29例。99例中9例经保守治疗失败,于伤后1周行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术,其余全部行急诊手术,伤口均为一期愈合。髌骨骨折83例中随访最长2年1个月,最短3个月,1例失访。患膝功能与健侧相同者78例,4例与健侧接近,均已去拐行走。其中76例已取出内固定。尺骨鹰嘴骨折16例中,随访最长2年1个月,最短5个月,其中有13例已取出内固定物,患肘活动度与健侧相同,骨折均于8周愈合。术后3天手术反应消失后开始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术后6周关节功能可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克氏针在骨矢状面(侧位中央平面)纵行穿过,可防止骨折断端前后、左右的移位或旋转移位,并维持关节面的平整、相平行的克氏针使骨折块只能纵向滑动,在压应力下可促进断端间的接触,而钢丝扣紧张力侧,可使骨折处更稳定,在关节活动时,可吸收张力并转化为压应力。用钢丝将克氏针固定于髌前和尺骨鹰嘴后侧,可消除剪力及对抗张力,有利早期关节活动,而关节活动时所产生的压力则可促进骨折愈合 [1] 。
治疗髌骨骨折及尺骨鹰嘴骨折不仅复位要求较高,保证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亦很重要。过去,对于不移位的这两种骨折采用石膏固定,移位轻的髌骨骨折采用丝线环形缝合等手术,尺骨鹰嘴骨折采用经皮缝合法,螺钉内固定术和髓内钉固定等,术后亦需用石膏固定4~6周,由于这些方法固定时间较长,往往使关节功能不能尽早恢复,或多或少遗留有关节功能障碍 [2] 。
此类病人均应急诊手术,因早期肿胀轻,易复位。克氏针不宜过浅,否则会使应力侧变为张力侧。钢丝应紧贴骨与克氏针的交叉处,否则固定不紧,将会影响复位后的位置维持和以后关节功能的锻炼。克氏针不宜太粗或太细以1.0~1.5mm为宜,钢丝以0.5~0.8mm为宜。固定时采用“8”字交叉环形绕扎。据国内外报道,“8”字交叉环扎钢丝其抗张力最强。术时针尾应折埋于股四头肌腱或肱三头肌腱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术后3天肿胀减轻时,即可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一般术后6周,关节功能可恢复或接近正常。
, http://www.100md.com
张力带内固定用于髌骨横断骨折及尺骨鹰嘴横断骨折 的治疗最佳。对粉碎性骨折,只要其张力环健全,将非主要碎骨块纳入环内亦可获得良好的治愈。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和尺骨鹰嘴骨折,固定稳妥,复位满意,使用器材简单,方法简便,宜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从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评价髌骨骨折的治疗.创伤杂志,1985,1:6.
2 徐莘香.当前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华骨科杂志,1996,16:204.
3 朱通伯.骨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08.
作者单位:037017山西大同同煤集团三医院骨科
(编辑黄 杰), 百拇医药
14(2004)06-0535-02 髌骨骨折和尺骨鹰嘴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多由跌碰所致。在煤矿地区,髌骨骨折和尺骨鹰嘴骨折尤为多见。这两种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治疗上要求较高,手术方法亦多,正确选择手术方法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骨科应用生物力学原理的范围越来越广泛。“AO”派率先应用张力带原理固定骨折,我国亦有报道。我院于1990年5月以来,对83例髌骨粉碎性骨折和16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患者施行了张力带内固定术,现报告如下。
1 手术方法
1.1 髌骨骨折 选用腰麻,在膝关节前部做一略呈弧形的10cm长的横切口,切口两端位于髌骨中部水平,中部位于髌骨下极处。以髌骨横形骨折为例。显露骨折,复位满意后,于髌骨侧位中央部,正位将髌骨分为3等份,各穿入一枚克氏针,将针尾折弯。穿出髌骨下缘的克氏针只保留3~5mm,多余部分剪除,用钢丝“8”字交叉绕在2枚克氏针上或分别用钢丝“8”交叉绕在克氏针上,进一步精确复位,伸直膝关节拧紧钢丝。
, 百拇医药
1.2 尺骨鹰嘴骨折 选用臂丛麻醉,取肘后纵行切口。显露骨折后精确复位。于尺骨近端侧位中央,正位将尺骨鹰嘴分为3等份,在内侧与中间2等份的交界部及外侧与中间2等份的交界处,从鹰嘴近端进针各穿入一枚克氏针,于尺骨中上1/3处出针。进针深度超过骨折线3~5mm,针尾折弯。克氏针穿出部分保留3~5mm,用钢丝“8”字交叉绕在2枚克氏针上或用钢丝分别“8”字交叉绕在克氏针上,伸直肘关节拧紧钢丝。对于粉碎性骨折,不论是髌骨骨折或尺骨鹰嘴骨折,克氏针的方向应尽量和骨折线垂直,视骨折情况可用3枚或4枚克氏针固定。对于骨折块只有2块的患者,如果1枚克氏针可固定确切,可采用单枚克氏针固定。对于各种情况,术者应视骨折程度和术中情况具体灵活掌握。
2 临床资料
本组99例中男84例,女15例,年龄在20~55岁之间,平均年龄23.8岁,髌骨骨折83例,右侧48例,左侧35例,尺骨鹰嘴骨折16例,右侧10例,左侧6例。99例均为闭合型骨折。碎裂3块及以上者为严重粉碎骨折70例,碎裂2块者29例。99例中9例经保守治疗失败,于伤后1周行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术,其余全部行急诊手术,伤口均为一期愈合。髌骨骨折83例中随访最长2年1个月,最短3个月,1例失访。患膝功能与健侧相同者78例,4例与健侧接近,均已去拐行走。其中76例已取出内固定。尺骨鹰嘴骨折16例中,随访最长2年1个月,最短5个月,其中有13例已取出内固定物,患肘活动度与健侧相同,骨折均于8周愈合。术后3天手术反应消失后开始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术后6周关节功能可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克氏针在骨矢状面(侧位中央平面)纵行穿过,可防止骨折断端前后、左右的移位或旋转移位,并维持关节面的平整、相平行的克氏针使骨折块只能纵向滑动,在压应力下可促进断端间的接触,而钢丝扣紧张力侧,可使骨折处更稳定,在关节活动时,可吸收张力并转化为压应力。用钢丝将克氏针固定于髌前和尺骨鹰嘴后侧,可消除剪力及对抗张力,有利早期关节活动,而关节活动时所产生的压力则可促进骨折愈合 [1] 。
治疗髌骨骨折及尺骨鹰嘴骨折不仅复位要求较高,保证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亦很重要。过去,对于不移位的这两种骨折采用石膏固定,移位轻的髌骨骨折采用丝线环形缝合等手术,尺骨鹰嘴骨折采用经皮缝合法,螺钉内固定术和髓内钉固定等,术后亦需用石膏固定4~6周,由于这些方法固定时间较长,往往使关节功能不能尽早恢复,或多或少遗留有关节功能障碍 [2] 。
此类病人均应急诊手术,因早期肿胀轻,易复位。克氏针不宜过浅,否则会使应力侧变为张力侧。钢丝应紧贴骨与克氏针的交叉处,否则固定不紧,将会影响复位后的位置维持和以后关节功能的锻炼。克氏针不宜太粗或太细以1.0~1.5mm为宜,钢丝以0.5~0.8mm为宜。固定时采用“8”字交叉环形绕扎。据国内外报道,“8”字交叉环扎钢丝其抗张力最强。术时针尾应折埋于股四头肌腱或肱三头肌腱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术后3天肿胀减轻时,即可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一般术后6周,关节功能可恢复或接近正常。
, http://www.100md.com
张力带内固定用于髌骨横断骨折及尺骨鹰嘴横断骨折 的治疗最佳。对粉碎性骨折,只要其张力环健全,将非主要碎骨块纳入环内亦可获得良好的治愈。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和尺骨鹰嘴骨折,固定稳妥,复位满意,使用器材简单,方法简便,宜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从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评价髌骨骨折的治疗.创伤杂志,1985,1:6.
2 徐莘香.当前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华骨科杂志,1996,16:204.
3 朱通伯.骨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08.
作者单位:037017山西大同同煤集团三医院骨科
(编辑黄 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