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4年第5期
编号:10445742
羟丁酸钠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并发脑缺氧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4年第5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4)05-0466-01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13岁,因双下肢红斑性肢痛症,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侧腰2、3、4交感神经节切断术。术前肌注鲁米那钠0.1g,阿托品0.3mg,胸椎11~12穿刺,成功后,分次予1.2%利多卡因共10ml,15min后针测平面胸9~12无痛,阻滞完全,肌松良好。术中患者诉双下肢胀痛伴躁动,手术无法进行。故加用羟丁酸钠10ml作辅助全麻。再次术始无不良反应,血压、脉搏、呼吸均正常,按时硬膜外追加麻药,手术1h55min。术毕时,突然感觉舌质麻木,口周抽搐,不能讲话,两眼持续向左上方偏斜,头颈僵直,颈后仰,两上肢出现扭曲及呈半握拳现象,似角弓反张样的表现,共持续25min。当时呼吸32次/min,脉搏108次/min,嘴唇紫绀,余无特殊。经及时吸入4L/min流量O 2 ,肌注鲁米那钠0.1g,15min后转为阵发性间断抽搐,故改用3L/min流量O 2 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历时8min,使用安定10mg静注,30min渐止,症状消失。术后随访4周,无中枢神经损害表现。

    2 讨论

    羟丁酸钠是各种大型手术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的常用药物之一,它是正常脑组织中参与生理性睡眠的代谢产物,是较好的睡眠剂,因为不能镇痛,所以很少单独使用,在临床上常与镇痛药如芬太尼或氯胺酮等配合使用,或作其它麻醉的静脉辅助药。其主要药理作用是首先作用于大脑皮层的灰质,海马回和边缘系统,引起和自然睡眠相似的睡眠,但它对脊髓和丘脑的传导系统无抑制作用所以不能镇痛。羟丁酸钠引起锥体外系症状产生原理,是否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同时作用锥体外系,致使锥体外系产生功能紊乱—锥体外系症状。由于此症状引起高代谢性缺氧及呼吸道不全梗阻,导致缺氧。如此同时未及时吸氧、镇静,必然缺氧进行性加重,两者引起严重的脑缺氧症。虽然氧吸入及给予镇静药后二次症状消失,证明有脑缺氧性损害,理应尽早给氧。因此,在应用羟丁酸钠全麻过程中要十分慎重。一旦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应及早采用给氧、镇静,并加强护理与监测SpO 2 ,以免发生意外。

    作者单位:245041安徽黄山解放军第532医院麻醉科

    (收稿日期:2003-12-09)

    (编辑李 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