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4年第5A期
编号:10445963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临床病理及发病学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5A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ymphogranuloma,ELG)的临床病理特点,对其发病机理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利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方法观察6例ELG病变组织中的CD21、CD35、IgE、IgA、IgG和肥大细胞,对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为男性,年龄13~36岁,平均25岁,病变均位于头颈部。组织学上以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嗜酸性粒细胞大量浸润、淋巴细胞浸润及滤泡形成、纤维组织增生为基本病变。免疫组化显示病变组织中IgE明显增多,主要分布在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内及生发中心外浆细胞内;肥大细胞大量增生。外周血IgE水平升高。术后随访,全部存活。结论 ELG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病理表现的良性病变,手术治疗后虽常复发,但预后良好。其发病可能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

    关键词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IgE 肥大细胞 I型变态反应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5-0579-03
, http://www.100md.com
    Clinicopathologic and pathogenetic studies

    of eosinophilic lymphogranuloma

    Shu Xiaocan,Wu Heping,Wu Yongjun,et al.

    Department of Pathology,Huaihua Medical Colleage,Hunan418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eosinophilic lymphogranuloma(ELG).Methods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histochemistry techniques were used on tissue arrays to show histological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of protein antigens.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are men.The patient’s ages at diagnosis are13to36years,it has a predilection for the head andnech region.Microscopically,characterized histologically by lymphatic follicles,vascular proliferation and marked eosinophilic infiltration.Immmuhistochemically,IgE positive reactions were found in most of the germinal centers.Furthermore,some cells with IgE positive reactions in their membranes were also demonstrated,mast cells hyperplasia was seen.Surgical excision was used for all patients,who are alive but with disease at last follow-up.Conclusion ELG has evident characteristics in age,sex,site and lesion duration.The clinical course is beˉnign,though some cases can recur.The lymphoid proliferation,mast cell hyperplasia and increase of IgE suggested that Type I allergy might be the main pathogenesis.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eosinophilic lymphogranuloma clinical path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IgE mast cell type I allergy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ymphogranuloma,ELG),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病程较长,以皮下肿块,浅表淋巴结肿大为表现的慢性良性病变。常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此病临床较少见且症状不典型,故常误诊误治。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我们收集6例,对其临床病理特点作进一步观察,并对其发病机制作初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病例选自怀化高等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病理科1995年1月~2003年10月存档材料。经重新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

, 百拇医药     1.2 临床资料 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范围13~36岁,平均25岁。病程从1个月~20年不等,平均4年。均发生于头颈部,其中2例位于腮腺区,2例位于乳突下(其中一例呈双侧对称性肿大),1例位于颌下,另1例位于颞部。临床表现为皮下软组织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大小为2~8cm不等,质地较硬。表面皮肤粗糙,有色素沉着并伴有瘙痒者2例。有3例患者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各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均>5%,最高达60%,平均8%。血清IgE也有不同程度增高。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8年,有2例复发,均为两个以上部位发病的病例,其中1例先后7次复发,此例第7次复发术后配合放疗,随访3年无复发。

    1.3 方法

    1.3.1 免疫组化染色 石蜡包埋组织连续切片,应用多种抗体(CD21、CD35、IgE、IgA、IgM、IgG)进行标记。抗体均购自DAKO公司。应用ABC法染色,以已知阳性病例及PBS替代一抗作阳性和阴性对照。
, 百拇医药
    1.3.2 肥大细胞染色 用Giemsa法染色,观察肥大细胞形态及分布。

    2 结果

    2.1 巨检 送检均为软组织肿块,3例附带区域淋巴结。软组织肿块直径2~8cm,平均5cm。呈扁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无明显包膜;切面灰白和/或灰褐色,质较韧。淋巴结直径0.8~1.5cm,切面也呈灰白和/或灰褐色。

    2.2 镜检 各例均见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血管内皮以条索状排列为主,有或无管腔。在各组织切片中,均可见一至数种血管改变,血管内皮细胞无管腔灶性增生;可形成管腔,管腔内可有或无红细胞,在一些管腔内有均质粉染的纤维素性血栓;小血管管腔狭窄,管壁增厚呈同心圆成层排列而类似于洋葱皮样;管壁增厚的小动、静脉壁可出现玻璃样变;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部分向管腔内突起并脱落,形成星形管腔。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胞体可增大,胞浆染色浅,核大呈卵圆形,核仁清晰,未见明显异形性及核分裂像。病变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生发中心扩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区有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间质有较明显纤维化,病程长者纤维化更明显。淋巴结病变与其类似。
, 百拇医药
    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6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大致相同:CD21、CD35阳性细胞在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内呈网状分布。IgE阳性细胞分布在生发中心内和生发中心外;各例均见生发中心内出现网状分布的IgE阳性物质,与HE染色、CD21、CD35染色切片对照观察,阳性细胞的分布与CD21、CD35阳性细胞的形态及分布一致;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生发中心外的阳性细胞有2种,一种为胞膜着色,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大偏位;另一种为胞浆着色,具浆细胞形态。对照组未出现IgE阳性反应。病变组织中也可见一些IgA、IgM、IgG阳性细胞,均为胞浆着色,深浅不一,具浆细胞特征。这些细胞数量较少,主要呈灶性或散在分布于淋巴滤泡之间、结缔组织间隔处和血管附近。

    2.4 肥大细胞染色 6例均见肥大细胞广泛分布在生发中心外的组织中,以生发中心外围处为多见,在不典型增生血管内皮细胞周围尤为多见。部分病例可见少数着色较浅、胞膜不完整、大小形态不一的细胞及细胞破裂后的残存结构,考虑为肥大细胞脱颗粒的表现。这种改变在内皮增生明显的病例中较为多见。连续切片对照观察,生发中心外IgE阳性细胞的形态与肥大细胞相似,但其数量较肥大细胞少。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临床病理特征 ELG国内1937年由金显宅等首次报道 [1] 。日本在1948年木村哲二著文后,开始对本病有所认识,后称之为木村氏病(Kimura’s Disease) [2] 。欧美国家于1969年Wells等 [3] 报道了9例相似病例,称之为皮下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细胞增多症(Subcutaneous angiolymphoid hyˉ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ALHE),认为ELG与ALHE是同一疾病或同一病变的不同阶段。直到1979年Rosai等指出ELG与ALHE是各不相同的独立疾病 [4] ,目前多数学者同意这一观点,二者在临床、实验室及组织学表现上均有不同特点 [5]

    ELG为好发于青年男性头颈部的深而大的软组织肿块,累及深部软组织和淋巴结,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 [6] ,组织学见血管、淋巴细胞增生及明显纤维化。ALHE则为好发于中年女性的皮肤或粘膜浅层的红色丘疹或小结节,淋巴结受累少,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不明显;组织学上见不典型的血管内皮细胞,纤维化及淋巴滤泡形成少见 [5] 。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5岁,所有病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IgE水平明显增 高。组织学所见与文献报道的相似。在各组织切片中,均可见一至数种血管改变:血管内皮细胞无管腔灶性增生;小血管管壁增厚呈同心圆成层排列而类似于洋葱皮样;管壁增厚的血管壁可出现玻璃样变;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部分向管腔内突起并脱落,形成星形管腔。病变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生发中心扩大。特染发现增生血管内皮细胞周围有大量肥大细胞。间质有较明显纤维化,病程长者纤维化更明显。
, 百拇医药
    3.2 发病机理 本病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文献报道 [7,8] ,ELG患者血清IgE值增高,病变组织中检出较多IgE抗体,并见肥大细胞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据此,竹中彻[7] 提出本病为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本实验与甘露等 [9] 的实验均见ELG病变组织生发中心内检出大量IgE抗体,并见较多产生IgE型浆细胞及显著增生的肥大细胞,部分肥大细胞膜结合有IgE抗体。连续切片对比观察发现部分抗体结合在网状树突细胞表面。我们推测,病变中淋巴组织增生是敏感宿主长期反复接触特异性抗原引起,至于抗原的种类至今未明。特异性抗原以抗原-IgE抗体复合物的形式结合在网状树突细胞表面,这种细胞将抗原信息传递给敏感B淋巴细胞,刺激其增殖、形成淋巴滤泡,并分化出产IgE的浆细胞,产生大量IgE抗体,IgE释放入血致血清IgE增高。IgE是I型变态反应的介导素,它以Fc段结合在肥大细胞表面,而肥大细胞是I型变态反应的效应细胞。不同类型肥大细胞由于胞浆颗粒所含成分不同分为成熟颗粒和幼稚颗粒两种类型。成熟颗粒中含有较多的含氨基硫酸多糖和硫酸酯的肝素,而幼稚颗粒由于缺少氨基硫酸多糖代之为含硫酸软骨素的组织胺。针对肥大细胞颗粒对异染染料有明显选择性和很强亲和力的特性,我们选用具异染作用的Giemsa染色法,将成熟型肥大细胞染成紫红色,将幼稚型肥大细胞染成蓝色。在我们的染色切片中两种细胞数量在不同病例比例不一。除组织胺和肝素外,肥大细胞颗粒内还含有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慢反应物质等,这些物质的释放,导致病变区局部瘙痒、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脱颗粒,嗜酸性粒细胞的释放物可抑制组织胺释放并中和后者。ELG的发病过程中,I型变态反应可能是主要的致病机制。
, 百拇医药
    3.3 治疗和预后 该病首选放疗和手术切除治疗,也可用激素治疗或化疗 [10] 。杨洋等观察了8例ELG放疗前后的组织学变化,发现放疗后血管形态及内皮细胞恢复正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消失,淋巴细胞浸润减少,滤泡减少,纤维成分增多,证明放疗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11] ;也有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 [12] 。本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对一些单发、界清、手术能完整切除者,单纯手术切除后未见复发;对一些多发、界不清、手术不能完整切除者,术后复发(2/6),有1例前后7次复发,最后一次手术后追加放疗,随访3年未见复发。本病预后一般良好,手术治疗后虽有复发,但也能带病生存。林汉森 [13] 报告1例并发“恶性肉芽肿部分呈网状细胞肉瘤变”而死亡者,国外未见类似报道,但有并发顽固性高血压和肾病综合征的报告 [14,15] ,本病与这些疾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尚不能肯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 金显宅,张天泽,李树铃,等.嗜伊红细胞性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的进一步观察.中华外科杂志,1957,5(11):877.

    2 木村哲二,他.淋巴组织增生を伴异常肉芽肿ヒつしいこ.日病理会志,1948,37:79.

    3 Wells GC,Whimster IW.Subcutaneous 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Brit J Derm,1969,81:18.

    4 Rosai J,Gold J,Landy R.Hum Pathol,1979,10(6):707.

    5 刘昕燕综述,郑麟潘,高岩,审校.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与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细胞增多症.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7,24(1):45-47,64.
, 百拇医药
    6 Shen Guangyind,Liu weichen.Kimura’s disease.Am J Surg Pathol,1988,12:843.

    7 竹中彻,他.软组织好酸球肉芽肿の组织学的免疫学的研究.临床免疫,1975,7(8):911.

    8 Moesner.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Kikuchi’s disˉease).Arch Dermatol,1981,117(10):650.

    9 甘露,任材年,于秦曦.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免疫病理研究.中 山医科大学学报,1991,12(2):130-132.

    10 陶正德.耳鼻咽喉科理论和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33-552.
, 百拇医药
    11 杨洋,王玉珍,刘汕宗,等.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临床病理分析及电镜观察.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3,28(4):237-239.

    12 Hermine O.all-trans-retino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kimura’s disˉease.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2002,71(1):66.

    13 林汉森.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中华皮肤科杂志,1984,17:264.

    14 Hsu PY,Yang HY,Lin CC,et al.Refractory hypertention and anemia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an unusualmanifestation of kimura’s disˉease.Renal Failure,2003,25(3):499-507.

    15 Chartapisak W,Opastirakul S.Steroid-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 Associated with kimura’s disease.Americal Journal of Nephrology,2002,22(4):38-384.

    作者单位:418000湖南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学系

    (收稿日期:2002-02-13)

    (编辑 小川),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