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9期
编号:10445544
新生儿黄疸消退延迟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9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09-0832-01

    新生儿时期常有黄疸,其原因复杂。严重的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核黄疸。一般将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新生儿黄疸持久不退原因较多,排除溶血性疾病、肝炎、感染性疾病等原因后,我院自1998年5月~2003年期间,接诊8例患儿,其中2例有受寒史,其余6例考虑与母亲分娩后使用药物有关。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2例出生后5天出现巩膜轻度黄染,无进行性加重,持续至1个月。1例出生后7天出现,巩膜及皮肤轻度黄染,轻度皮肤瘙痒,持续至40天。3例生后3~5天出现,持续到20~25天。巩膜黄染较轻。

    1.2 病因 2例母亲分娩后因会阴侧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口服头孢胶囊,2粒/次,1日3次,连服5天。3例因分娩时会阴Ⅱ度裂伤,静滴菌必治。2g/次,每日1次,连用3天。1例因乳房受挤压致轻度乳腺炎,口服阿莫西林胶囊,2粒/次,1日3次,连服3天。
, 百拇医药
    1.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5~10×10 9 /L4例,10~12×10 9 /L2例。血清间接胆红素:180~200mmol/L5例,220mmol/L1例。6例患儿查肝功均正常。

    1.4 治疗与转归 (1)近期母亲应用抗生素者,暂停母乳喂养,改人工喂养。鼓励多饮葡萄糖水,提供足够热量。避免寒冷刺激。(2)症状重,持续时间长者(>1个月)给静滴白蛋白。按1g/kg计算,加入10%GS2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3~5天。无条件者可静滴血浆,25ml/次,每日1次, 连用5天。(3)上述治疗效果不佳者,配合蓝光照射疗法。每日照射时间,依病情轻重不同,重者6~8h,轻者2h,间断照射。连续5~7天。直至症状好转。照射时双眼用布遮盖,以免损伤角膜,因此期间患儿不显失水,比正常儿高2~3倍,应多喂5%葡萄糖水,20~30ml/(kg·d)。经上述治疗,6例患儿均在1周左右治愈出院,无1例核黄疸发生。血清胆红素降至160~180mmol/L。
, 百拇医药
    2 讨论

    上述6例患儿母亲分娩后均有应用抗生素史,属吮乳后引起的母乳性黄疸。因其所用菌必治、头孢氨苄、阿莫西林等分别为头孢菌素及氨苄青霉素类抗生素。母亲静滴或口服后,可通过乳汁排泄。新生儿吮乳后,抗生素随乳汁进入肠道。此二类药物对大肠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使大肠杆菌数量减少,进而使结合胆红素氧化受抑制。小肠腔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结合胆红素脱去葡萄糖醛酸重新形成未结合胆红素,后者由肠道重吸收,加重了肠肝循环。从而使肝细胞形成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过程受阻,进而使未结合胆红素不能还原生成结合胆红素,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重者可超过205mmol/L,致皮肤、粘膜不同程度黄染。患儿一般情况好,无神经精神症状。少数严重患儿未结合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甚至痉挛等临床表现。为预防或减少本病的发生,建议孕妇分娩后1周内尽量避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尤其是头孢菌素及氨苄青霉素类。必要时亦可选用青霉素等对肠道杆菌无明显抑制作用药物。同时避免受寒、缺氧等影响肝内酶活性的因素发生。

    作者单位:250215山东省章丘市第五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4-02-19)

    (编辑罗 彬),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