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4年第5A期
编号:10445058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5A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5-0649-01

    曾有多方资料报道应用UK治疗UA,2000年5月~2003年4月笔者对30例经内科常规治疗无效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予以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4%,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42~65岁,平均57.3岁,均为住院患者,入选病人均符合(1)胸痛反复发作,每次>20min;(2)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或压低>0.1mV或T波倒置;(3)入院后常规应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斯匹林、静点硝酸甘油20~50mg/min维持72h仍有静息胸痛发作;(4)无溶栓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病人绝对卧床、吸氧、心电监护、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下壁缺血加作V 7~9 ,V 3R~5R 。查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尿激酶40~60万U溶于生理盐水50ml于30min内滴完。溶栓后低分子肝素应用5~7天,长期服用消心痛、倍他乐克、阿斯匹林。溶栓后第2h、4h、6h……24h分别记录心电图,住院期间记录胸痛发作诱因、次数、时间、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1.3 疗效判断 显效: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后24h内胸痛消失,抬高的ST段恢复正常,下移ST段或倒T波恢复≥50%,住院期间胸痛未再发作;有效:住院期间仍有胸痛发作,其它同显效;无效:溶栓后24h内胸痛未消失,心电图未达显效标准。

    2 结果

    通过小剂量UK溶栓治疗后,19例显效,显效率占64%,6例有效,占20%,总有效率84%。5例无效,其中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1例猝死(SD)。

    本组病例全部耐受治疗,除3例局部出血,1例出现血尿外,无一例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上述4例经对症治疗(应用6-氨基已酸)症状消失。

    3 体会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满意。UA常为AMI和SD的前驱信号,其不稳定性大多是由于粥样斑块形成、出血、血栓形成所引起。

    UK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一方面能降低纤维蛋白原,解除高粘血症,防止血栓形成,另一方面使新形成的血栓内纤维蛋白溶解,使之再通,防止心肌坏死。另外,UK无抗原性,不发生过敏反应,故在基层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可供选择的手段。

    作者单位:033100山西省方山县人民医院内科

    (收稿日期:2003-12-22)

    (编辑 小川), 百拇医药